隨著時間的變遷,小區植被稀疏、公共活動空間老舊等問題日益凸顯。如何讓社區重新煥發生機又不失“煙火氣”?在寶山區楊行鎮福地苑二居黨總支的引領下,“社區微更新”如同一場“微整形”,悄然開啟蝶變之旅。
花開滿園 點靚空間細節
改造前
49號西側小區草坪隨著時間推移出現了荒疏現象,與旁邊舒心廊的紫藤花形成了鮮明對比。
改造中
在黨總支的牽頭下,居委會、業委會提出改造想法,物業、志愿者、居委會一起參與綠化種植,如今已蛻變成兼具生態美感與人文溫度的小區打卡地。
No.1
改造后
功能共生 激活社區“微細胞”
改造前
“居委會嗎?59號東側池塘邊的涼亭都是野貓。現在天氣越來越熱了,走到那里就一股味道,里面環境也是一言難盡。小區現在越來越好了,這個涼亭什么時候也能整治一下。”居民致電居委會提出治理需求。
改造中
為了切實解決居民提出的治理需求,黨總支攜手業委會、物業一起進行現場查看、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時間。經過2周的時間,完成了涼亭的環境清理、線路維修、座椅安裝,解決了因好心喂養而導致的野貓聚集、環境臟亂的問題。
改造后
“現在這里干凈清爽多了,帶娃在這里玩也放心,還可以乘涼話家常。”居民看著煥然一新的涼亭高興地說。
居民共治 讓美可持續生長
改造前
靠近小區西面停車區有一個大型花壇,因多種因素導致里面的綠化出現大面積荒疏現象,住在周圍的居民反映這么好的一個花壇就這樣閑置著太可惜了。
改造中
在聯席會上,由黨總支牽頭,業委會、物業共同參與,聽取居民建議,多方共商改造方案。同時推出綠化點網格化管理制度,設置點位綠化養護管理者、環境衛生管理者、消防安全責任人、“小先生”志愿者,將后續管理責任到人。
改造后
隨著小區越來越美,居民在微信群里留言:“我現在散步都有勁了,希望多一些驚喜,小區能變得越來越好!”
以花為媒、以人為核,以黨建為引領,以居民需求為畫筆,海尚明城西區通過社區微更新,讓老舊角落綻放詩意,繪就“社區美、人氣聚、氛圍活”的新畫卷。
首批8臺高層電梯率先煥新,為居民幸福生活加速~
一站式養老新地標!寶山新增一家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
荷香隨晚風私奔,寶山這里的蓮葉與荷花正合寫著夏日的情箋
通訊員:顧穎飛
編輯:頡廉杰
資料:楊行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