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10幾萬預算想買SUV,緊湊型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空間夠用、價格實在,日常通勤或周末出游都能輕松應對。如果你正糾結這個價位該怎么選,不妨先看看今天盤點的兩款車型再做決定!
本田皓影
2025款本田皓影官方指導價為18.59-26.99萬元,共11款車型,分燃油版(1.5T)、油電混動版(e:HEV)、插電混動版(e:PHEV)三大動力類型。其中燃油版入門車型“240TURBO 兩驅精英版”18.59萬,混動版起售價19.99萬,插混版22.59萬起。部分經銷商提供限時優惠,如兩驅精英版可低至14.08萬落地。
尺寸方面,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716×1866×1681mm,軸距2701mm,定位緊湊型SUV,在皓影通過縮短發動機艙布局,將更多空間讓渡給乘員艙,實測后排腿部余量可達980mm,身高180cm乘客膝部余量超兩拳。后備廂常規容積627L,后排座椅4/6比例放倒后可擴展至1520L,且地臺純平,實用性強。
內飾方面,中控臺采用“T”型布局,高配車型標配10.2英寸全液晶儀表+10.1英寸懸浮式中控屏,中低配為7英寸機械儀表+8英寸觸控屏。空調控制區保留實體旋鈕,阻尼感清晰,盲操友好。門板及扶手箱區域覆蓋大面積軟質皮革,座椅填充偏硬但支撐性佳,后排坐墊長度480mm,對大腿承托到位。需注意:入門版座椅為織物材質,且無座椅加熱/通風,高配專屬“馬鞍棕”內飾配色提升豪華感。
配置方面,全系搭載Honda CONNECT 3.0智導互聯系統,支持語音控制(“你好,本田”喚醒)、CarPlay/Android Auto手機互聯、OTA升級,導航實時路況更新精準。但屏幕分辨率僅1280×720,流暢度一般,且缺乏手勢控制、AR-HUD等功能。駕駛輔助方面,除入門版外均配備Honda SENSING 360安全超感系統,含全速域ACC、車道居中、主動剎車等,高速跟車邏輯成熟,但彎道居中精度弱于特斯拉FSD。
動力方面,燃油版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93馬力,峰值扭矩243N·m,匹配CVT變速箱,百公里加速9.2秒,中后段提速平順,適合城市通勤。WLTC綜合油耗7.31-8.12L/100km,較同級競品(如豐田RAV4 2.0L)高0.5L左右,且僅支持92號汽油。四驅系統僅頂配“240TURBO 四驅尊享版”可選,采用適時四驅,限滑能力有限,輕度越野尚可,重度脫困乏力。
油電混動版采用2.0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150馬力)+135kW驅動電機,綜合輸出215馬力,匹配E-CVT電子無級變速。WLTC油耗5.49-6.44L/100km,較燃油版低1.5L以上,日常通勤成本顯著降低。電池布局于后排座椅下方,不侵占后備廂空間,但電機高速噪音較明顯,時速超100km/h后發動機介入頻率增加。
插電混動版(e:PHEV)與混動版共享2.0L發動機+電機,新增17.7kWh電池組,純電續航73km(WLTC),支持快充(30%-80%需30分鐘),日常通勤可純電行駛,綜合續航超1300km(滿油滿電)。虧電狀態下油耗6.0L/100km,動力輸出略強于混動版,但車重增加120kg,操控靈活性稍弱。需注意:電池質保為8年/15萬公里,優于燃油版的3年/10萬公里。
車型缺點板:
1. 隔音表現一般:時速60km/h以上胎噪(配235/65 R17橫濱輪胎)和風噪開始凸顯,高配車型新增車門雙層密封膠條,改善有限。
2. 配置分布不均:入門版缺失倒車影像、無鑰匙進入、中控屏僅8英寸,且全系無后排獨立空調;HUD抬頭顯示、座椅通風僅頂配專屬,選裝不可行。
3. 底盤濾震偏硬:后多連桿懸掛調校偏向運動,通過減速帶時顛簸感直接傳遞至車內,舒適性弱于日產奇駿。
購車建議:預算有限+純燃油偏好:選“240TURBO 兩驅豪華版”(19.99萬),比入門版多全景天窗、無鑰匙進入、真皮方向盤,L2級駕駛輔助等功能,實用性提升顯著。
現代途勝
2025款途勝L提供4款配置(領先版/精英版/尊貴版/旗艦版),指導價15.98-20.78萬元,四驅系統僅在尊貴版/旗艦版可選(選裝費1萬元)。以入門領先版為例,優惠后的落地價約11.8萬元,含購置稅1.09萬、保險0.46萬,價格門檻較低。
尺寸方面,車身尺寸4670×1865×1690mm,軸距達2755mm,基于第三代i-GMP平臺布局,后排腿部空間較老款增加35mm,1米8乘客膝部剩余2拳。后備廂常規容積583L,后排座椅純平放倒后拓展至1904L,可容納6個20寸登機箱+嬰兒車,配合中央通道雙層儲物格(懷擋設計釋放空間),日常通勤與長途自駕均能勝任。
內飾方面,新車采用三輻式多功能運動方向盤,并采用旋轉式換擋結構。高配車型(尊貴版/旗艦版)標配12.3英寸全液晶儀表+12.3英寸中控屏聯屏,車機搭載Hyundai Connect 5.0系統:支持雙屏聯動+OTA升級等功能。中控臺下方預留手機無線充電區及開放式杯架,氛圍燈支持64色調節,BOSE音響(8揚聲器)音質細膩。入門版(領先版)則采用4英寸儀表盤+6.6英寸空調控制屏,方向盤為塑料材質,座椅為織物面料,科技感與豪華感稍遜,但基礎功能區布局清晰,物理按鍵保留空調調節,盲操便利性優于純觸控設計。
全車配備4個Type-C接口(前后各2個),取消傳統USB-A接口,雖支持快速充電,但使用老式數據線需額外轉接。此外,頂配專屬的HUD抬頭顯示可投射車速、導航等信息,配合AR實景導航,提升駕駛安全性,但入門版缺失此功能,需后期加裝。
動力方面,全系搭載1.5T渦輪增壓發動機(200馬力/253N·m),匹配8AT手自一體變速箱,WLTC綜合油耗6.9L-7.09L/100km(四驅版略高)。底盤為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掛,濾震偏向舒適,過減速帶時后排彈跳感輕微。
配置差異:
入門版(領先版):僅標配倒車影像、定速巡航、自動空調,缺失前后雷達、車道保持等主動安全功能,適合預算嚴格受限的用戶。
中配版(精英版):新增自適應遠近光燈、全車車窗一鍵升降、外后視鏡加熱、后排空調出風口、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剎車、CarPlay/Android Auto,駕駛輔助升級至L1級,性價比最高。
高配版(尊貴版/旗艦版):配備HyundaiSmart Sense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全速域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前方碰撞預警、疲勞駕駛提醒、DOW開門預警、道路救援呼叫、車道保持輔助、并線輔助、道路交通標識識別、倒車車側預警、360°全景影像、HUD、前排座椅通風/加熱、哈曼卡頓音響,旗艦版更獨享后排側氣囊、盲區監測,適合注重科技與舒適性的家庭用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