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乃全國知名的古都,其歷史底蘊極為深厚。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眾多游客紛至沓來。
不過不要忘了,在這座繁華的金陵城里,還有一個特別的、值得親自感受的地方,那就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網圖
走進大門,雕塑、照片、文物映入眼中,1937年那場慘絕人寰的屠殺也再次刺痛無數人的心臟。
當年的那場浩劫,日軍暴行完全超乎一個正常人的想象。
南京城經歷過怎樣的噩夢?
網圖
1937 年,盧溝橋的槍聲驟然響起,無情撕破了不抵抗陣營的虛幻之夢。日本侵略者以其蠻橫之舉警示全體中國人:若不抵抗,便只能坐等亡國。
由于兩國的綜合國力差異比較大,所以侵略者還相當狂妄地放話稱,只需要用三個月,他們就能把中國從世界上抹去。
網圖
民族危急存亡的時刻,總會有一批最勇敢的人站出來。很快,淞滬會戰爆發。
這次戰役,中國軍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資源損耗嚴重,戰士們每一天都死傷無數。
然而與此同時,中國也打破了日本用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重振了中國人民的抗日信心。
網圖
這一年,注定艱辛坎坷,也注定不平凡。
從夏季到冬季,日本人的腳步無法阻擋,走到了中國無數座城市。而南京,則不幸地成為了苦難中的城市縮影。
網圖
當日本人進入南京城的時候,他們已經不像幾個月前那樣氣定神閑,游刃有余。
他們敏銳的意識到,中國人并沒有那么容易對付。另外。還有一個現實的困難擺在他們面前,那就是補給情況不理想。
網圖
日本本來就是個資源貧瘠的小小島國,后方補給前線,會對國內生產造成巨大的壓力。
日本兵得不到足夠的物資,便把人性全都丟到一邊,朝著中國人下手。
等到日軍憲兵司令一聲令下,侵略者們就像栓不住的野狗,瘋狂啃咬中國土地上的每一個中國人。
網圖
他們會強行闖入民宅,要求主人家拿出家里所有的財物,以及糧食藥品。如果有人不配合,那么他們會當場開槍,收割人命。
千萬不要以為,只要中國人乖乖配合,日本人就會手下留情,留他們一條性命。
網圖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樣的話,完全不適合當時的南京城。
因為就算日本人拿到想要的東西,沒有當場殺人,等到他們走出去,但凡在任何一個別的看見中國人,他們照樣會馬上開槍。
網圖
有人說,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找機會離開南京,先到其他地方避難。等到日本人撤出南京城,再回來也不遲。
這樣的想法,只能說太過理想化。且不說進出城的路口全都在日本人的把控之下,出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就說南京隔壁的幾座城市,以及郊外鄉村,照樣沒法兒幸免。
網圖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中國承載的傷痛,遠遠超出大家的想象。
對待南京城里的中國人,日本人也有不同的手段。
網圖
那些青壯年勞動力,他們一般不會輕易殺掉,而是會把這些人集結起來,讓他們到憲兵隊的管理體系下做勞工。
青壯年勞動力有力氣,能干活兒,所以他們要負責日本部隊的一切臟活累活,還得參加一些體力勞動,勉強求生。
網圖
為什么說是勉強,因為在惡劣到極致的環境中,就算日本人不殺他們,這也不意味著他們可以活著。
當一個正常人每天干活兒,但沒有飯吃沒有水喝時,只需要一兩天,他就會徹底衰弱,最多再撐一兩天,他就得一命嗚呼。
網圖
日本人也不會覺得可惜,死了人,把尸體扔到荒郊野外就算完事。反正南京城里不缺人,他們不愁沒有中國人可以使喚。
面對女性,他們則獸性大發,在女性的身上發泄自己所有丑陋的欲望,不管是生理上的欲望,還是更加殘酷的破壞欲和殺戮欲。
網圖
他們除了會強奸女性,把女人抓進慰安婦的隊伍,還會用刀在女人的身上刻字,欣賞女人因為疼痛和恐懼而顫抖流淚尖叫的樣子。
失去興趣之后,他們會用刀砍在女人的身上,把完整的身體砍得四分五裂。
網圖
面對只有五六歲的小姑娘,以及已經六七十歲的老婦人,日本人同樣不會放過。就算是本著獵奇的想法,他們也要把老弱婦孺全部欺負干凈。
而那些慘遭日本人的毒手的無辜女性,絕大多數都落得個面目全非,死無全尸的結局。
網圖
日本人會把她們的衣服全部剝得干干凈凈,一邊瘋狂的笑著,一邊隨意擺弄她們的尸體。南京城里的女人,大多數都一絲不掛,無論是生還是死。
從有些受害者身體的傷痕上,人們隱約能夠想象到,她在臨死之前遭受過怎樣的凌虐。
網圖
沒用的老人和小孩兒,日本人殺起來就更不費工夫。
他們經常用繩子把人串成一串,要求這些人全部主動走進河中,眼睜睜看著受害者在河水里掙扎,然后慢慢死去。
網圖
看得想殺人手段時,他們也會簡單粗暴地把人集合起來,拿著機槍掃射,然后把所有受害者的尸體一把火燒掉,或者全部丟到河里。
那段時間,南京的地面上血流成河,南京的河流也全部被染成了紅色。尸體的腐臭味,魔鬼的腥臭味,全部混雜在空氣當中。
網圖
很多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終其一生都走不出這場噩夢。
哪怕他們成功活到了新中國成立,不用再擔心侵略者的刀槍,每到夜晚,他們還是會無數次被驚醒。
南京城中,日本人的暴行隨處可見。等到他們最終離開時,南京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座空城。
網圖
難怪有人說,現在的南京人,可能都是祖上遷徙過去的外地人。因為真正土生土長的南京人,早就已經煙消云散。
在遇難同胞紀念館里,一切展出的內容,都相當觸目驚心。即使是酷暑時節去參觀感受,背后也會冒出一陣一陣的冷意。
網圖
中國人的情感共振,在那樣一個特殊的地方,來得又急又痛。
一場證據確鑿的屠殺,制造了一個滿目瘡痍的城市。可恨的是,屠殺的制造者,卻始終不肯正視歷史,承認這段黑暗的往事。
網圖
劊子手多么義正言辭,只要他們不承認,南京大屠殺就不存在,日本就還是一個克己復禮的民族。這樣的論斷,實在是可笑至極。
張純如女士用盡畢生心血,把更多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歷史資料整理展現在公眾眼前。
張純如
幸存者們明明非常痛恨,卻還是一次次揭開自己的傷疤,公開講述那些噩夢。
甚至就連個別日本人,都良心發現,用實際行動向政府喊話,要求政府承認錯誤。
這么多人,他們一直在努力,可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回應。
網圖
現在,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已經所剩無幾。就像電影《二十二》里的受害者慰安婦一樣,還活著的人已經不多了。
他們是真正的受害者,是日本政府最需要表達歉意,給出補償的對象。
哪怕日本的補償實際上也并沒有什么意義,但最起碼能夠讓受害者幸存者們知道,他們等待多年的公道就要來了。
網圖
只要日本政府負隅頑抗一天,社會各界的力量就一天不會停止努力,歷史這一頁,誰都不能理所當然翻過去。
我們始終相信,總有一天,正義的光芒會到來,趾高氣昂的日本人,也會在幸存者面前低下他們那可恥高昂著的頭顱。
參考資料:
1、南京大屠殺歷史創傷的影像化敘事分析——《視聽界》2024年第3期117-118,共2頁
2、南京大屠殺與南京人口——《南京社會科學》1990年第3期75-80,共6頁
3、羅瑾保存南京大屠殺照片的啟示——《檔案與建設》1995年第12期44-44,共1頁
4、日本侵華戰犯筆供中的南京大屠殺——《中國檔案》2023年第11期80-81,共2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