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丹丹:百次無償熱血 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
日前,在2025年度“6·14世界獻血者日”主題活動上,湖北省廣水市義工聯合會秘書長譚丹丹再獲“2020—202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同時摘取“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是今年廣水市唯一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更是廣水市婦女界獻血總量第一的“巾幗獻血達人”。
對普通人來說,偶爾獻一次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但譚丹丹把無償獻血當成一種習慣,這一堅持就是8年,“獻血是愛心奉獻的體現,可以幫助病人解除病痛、挽救他人的生命,很有意義。”
讓譚丹丹至今仍記憶猶新的是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時的情景:2017年3月初,她隨廣水市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員們一起來到隨州市中心血站,填表、測壓、檢驗、獻血。當挽起衣袖時,年輕的護士卻怎么也找不到血管,她笑著對護士說:“別著急,慢慢來,實在不行再換另一個胳膊”,放松的心態讓護士緊張的心情松弛下來,當冰涼的針頭刺入皮膚,看著自己的血液順著導管緩緩流入透明的獻血袋中,她的內心被一種從未有過的使命感填滿。
“我是一個普通人,沒什么本事,如果通過獻血能幫到他人是件很幸運的事。”這次難忘的經歷,如同點亮公益之路的明燈,讓譚丹丹與無償獻血緊緊相連,獻血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功課”,每當獻血周期到了,她都會準時去血站獻血,8年來從未間斷,累計捐獻血小板93次,獻血總量32000多毫升,我們暫且不去細究她救了誰,單就這個數字就足已震撼我們,我們按救一個人需要400毫升血液,到目前為止,譚丹丹相當于已經救了80個人,用她的愛延續了80條生命。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用自己的愛心和熱血挽救了一個個垂危的生命。
多次獻血之后,譚丹丹更深刻地認識到參與無償獻血的重要性。 “多一個人獻血,就會多一分希望為生命‘加油’。”譚丹丹說,無償獻血是她一生的榮耀,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無償獻血中。2021年6月,她隨丈夫回廣西公婆家探親,正趕上他們那里“集會”風俗,全村人都集聚一起談天說地、暢飲敘舊,她抓住這個不可失得的機會,通過自己的經歷大講無償獻血的好處、益處,全村18桌人都放下筷子,一場聚會餐,成了她的無償獻血演講會。第二天一大早,13輛轎車和摩托車閃電般地馳向縣城,參加他們人生的第一次獻血。
8年來,譚丹丹很少清閑過,她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志愿服務上,哪里需要幫助,哪里有召喚,她就在哪里。志愿服務,有苦有淚,有心酸有感動。“這些年太累了。”譚丹丹坦言,她也有想放棄的時候,尤其是被誤解、嘲笑、不理解時,但每當別人找上門來,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去幫忙。“習慣了,如果不幫別人,我會難受的。”譚丹丹說。“德不孤,必有鄰。”譚丹丹的堅持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她的付出也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在譚丹丹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務行列,不斷地傳遞愛心,持續地溫暖他人。2020年春,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血站頻頻告急,為助力隨州抗擊疫情,緩解臨床用血壓力大、血液供應持續緊張的情況,她和隊友們在做好個人防護后,一邊協助血站工作人員宣傳招募,一邊主動參與獻血行動。先后組織6次開展無償獻血活動,120人次獻血3萬多毫升。
她在獻血的同時,主動采集造血干細胞樣本,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愿者,后來又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填寫了器官捐獻登記表。2019年底,她被市紅十字會聘為廣水市紅十字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長后,用自己的事例打消身邊人的顧慮,宣傳倡議更多市民參與到獻血隊伍,鼓勵大家參與無償獻血,先后動員親戚朋友100多人加入到無償獻血隊伍中來。為了志愿者方便去隨州機采獻血,她無償地為志愿者提供車輛40多次,僅油費自費5000多元。
2022年6月,她被市十字會又聘為廣水市紅十字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隊長,更加勤奮工作,在市紅十字會指導下,耐心、細心、熱心地向市民深入淺出地講解紅十字“三獻”的知識,累計組織志愿服務活動200多場次,獻血人數達2000多人次,獻血量超20萬毫升,96人加入到中華骨髓庫,36人簽訂了人體器官捐獻協議,志愿服務隊被湖北省紅十字會授予“先進志愿服務組織”和隨州市“模范組織單位”等榮譽稱號。
今年6月,譚丹丹的兒子李嘉浩高考結束后,李嘉浩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印臺廣場愛心獻血屋,毫不猶豫地伸出臂膀獻上400毫升的青春熱血,李嘉浩坦言,選擇以獻血紀念“成人禮”是深受父母的言傳身教。如今,這個“熱血家庭”都成了無償獻血隊伍的一員。
“她的一腔熱血不僅流淌出了自己的精彩生活,也裝點出了別人的美好未來。”義工們無不稱贊。“我只是做了一名黨員、一個普通人應該做的事。”譚丹丹說,在這條漫長的獻血路上,她收獲的不僅是挽救生命的成就感,更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年齡和背景,但他們都懷著一顆熱愛公益、樂于助人的心。手捧榮譽證書,譚丹丹目光堅定而溫暖:“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獻下去,也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加入到獻血隊伍中,為更多需要救助的患者送去關愛和重生的希望。”(撰稿:程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