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銅仁市印江自治縣,有一種名叫蝦米的夏季限定美食深受食客喜愛,這種蝦米是用米漿制成,在水中時似蝦在游動,再配上酸水和特制辣椒攪拌一起,入口絲滑酸爽冰涼,清涼解暑。
入夏以后,家住印江自治縣朗溪鎮朗溪村的黃艷、田愛斌夫婦便忙碌起來。每天午時過后食客便從四方匯集而來,只為來上一口冰涼地道的蝦米去去暑氣。
淘洗粘米。王東攝
蝦米冰涼,秘方全出在手藝上。大米作為制作蝦米的主要食材,要做出形狀與口感兼顧,選料不可馬虎,選用上乘全粘米是第一步。黃艷說,“我們做蝦米這種米,要選粘一點的,做出來才光滑成形。”
一斤大米可做三碗米蝦,按照比例和每天銷量,黃艷需在前一天將所需的大米稱好浸泡,浸泡時間一般不低于三小時。浸泡好的粘米在高速飛轉的磨漿機研磨下變成了白色米漿,這時便要開始制作蝦米所用的關鍵食材——石灰水。
鍋中水燒開,將研磨成粉的石灰按比例加入開水進行攪拌,米漿下鍋后便倒入石灰水。黃艷說,“做蝦米下灰是最關鍵的,下灰下多了就辣嘴,下少了不成型?!?/p>
磨漿機研磨浸泡好的粘米。
熊熊火焰燃燒下,鍋中米漿開始變得黏稠粘鍋,此時需要不停地攪拌,防止米漿粘鍋變糊,這是做蝦米最累的一個環節。經過半小時的攪拌熬制,純白色米漿變成了淺黃綠色,且鍋中米漿表皮變得發亮,這時米漿熬熟了,打來一盆涼水,高溫的米漿通過特制漏斗,在水中快速冷卻定型,像在水中游動的蝦米。
晌午時分,氣溫回升,食客也開始向攤位聚集,一碗蝦米里加入冰酸水、特制辣椒和炒黃豆等配料,食客們便可食用了。
朗溪蝦米。
食客田露瑤說,“就我們這朗溪蝦米在熱天的時候都會來吃上兩碗,吃在嘴里都是冰冰涼涼的,很解暑、很好吃。”
黃艷介紹道,自己做蝦米已有27個年頭,一碗蝦米,價格也從27年前的5角一碗變成了現在5元一碗,人氣起來后,銷量翻了10倍,特別天晴的時候,一天要磨五六十斤米,買五六百碗。
食客正在吃蝦米。
而朗溪蝦米,也成為當地地域專屬美食,在蝦米經濟帶動下,周邊已有5家專門從事蝦米和農產品銷售,帶動周邊商販、菜農增收,小蝦米逐漸抱團成連鎖產業。(文/圖 田林、王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