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肥東到肥西,拎著一只老母雞。
曾經的肥西老母雞,已經變成了今天的老鄉雞,中式快餐領頭羊,全國有1500多家門店。
而且已經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
在很多地方,成為人們餐桌的首選。小編從十幾年前,還是肥西老母雞的時候就開始吃,一路走來,也能感受到老鄉雞在菜品、質量、衛生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不過,食品安全終究是關乎百姓生活的重要事情,尤其是在門店數量多、受眾越來越廣的情況下,各種問題也就難免。
最近,就有南京的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料,她點的老鄉雞外賣,在小炒肉里吃出了創可貼,甚至還連著菜品一起,當作小炒肉咬了一口,感覺極度不適,引起反胃。
于是,她將這件事情反映給門店,可涉事門店拒絕賠償,并要求她提供相應的視頻證據,可她并沒有從接收外賣到吃出創可貼全過程的證據。
門店人員也表示,在接到消費者的投訴后,他們內部做了檢查,并沒有工作人員使用創可貼,也查看了視頻監控,所有的操作流程都沒有問題,也未發現異常。
她表示,如果消費者認為是門店的問題,那要拿出證據,“誰反映誰舉證”。
這件事情,有兩點值得去探討一下。
一是商家的反應。
雖然很多網友都評論說,老鄉雞的這個反應讓消費者無法接受。因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門店在接到這類問題,基本上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式,采取退款,或者給一定補償,以化解消費者的情緒。
老鄉雞門店工作人員這樣很直接給懟回去的這種方式,在很多人看來,有點強硬,但這背后可能是基于他們在門店內部調查之后,發現這事責任并不在門店,而且門店環節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敢于這樣懟回去,這是有道理的。
這讓人想起了某些平臺推出“僅退款”措施后,就有很多商家反映,不少買家就買了東西點僅退款,惡意利用這種政策,讓商家損失慘重。
餐飲行業也有不少類似情形,比如有些甚至自己制造一些東西,然后去讓商家賠償,這顯然是應該被制止的。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一種擾亂正常消費秩序的行為。
二是消費者維權的困境。
在這件事情里,門店要求消費者提供證據,比如從拿到外賣拆包,再到吃出創可貼這個全過程的視頻,可實際上,有幾個人正常吃個外賣,還全程錄視頻呢?
但是如果不這么做,就沒辦法自證清白。
在經視直播的報道中,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表示,消費者無法提供從取餐到發現問題的完整視頻證據。執法人員到現場檢查后,也未發現異常,商家也堅稱絕不可能出現此類情況。這種情況下,執法人員也無法強制要求商家按消費者訴求賠償,只能幫忙與商家溝通協商。
律師也表達了差不多的觀點,也就是商家已經盡到了一定的責任,而消費者又沒有全程證據,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協商了,或者也可以通過司法途徑。
但是對于消費者維權來說,這點小事情就去起訴打官司,顯然不可能。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真遇到這樣的事情,很多時候也只能自認倒霉,選擇下次不要再吃了。從商家的角度來說,完全擺脫掉自己的責任之后,給予一定的賠償,也是常規手段,但只是在這種尷尬的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卻有些艱難。
小編就曾在老鄉雞外賣里吃出訂書釘,但這事也就算了,因為很簡單,我們沒法證明訂書釘就是老鄉雞里的。
您有遭遇過這樣的情形嗎?怎么處理的?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