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河水可干凈了,直接舀起來喝,甜滋滋的?!?曾經,射陽人心中的母親河射陽河,河水清澈,滋味甘甜。然而,隨著上游來水的污染物增多、沿河兩岸生活污水排放等多重因素疊加,射陽河漸漸失去了往日的面貌。
面對嚴峻的生態困境,射陽縣委、縣政府堅決作出決斷,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將射陽河水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列為重點任務,誓要讓母親河重煥生機。
高位推動 凝聚守護的磅礴力量
2023年7月,射陽縣委、縣政府堅持一盤棋謀劃、一體化部署,主要負責人牽頭掛帥,把射陽河水生態修復(一期)工程當作重中之重來抓。
該工程總投資4.7億元,覆蓋射陽河千秋大橋至射陽河閘全部河段(含明湖),全長62.5公里,總修復面積589公頃。
精準施策 打造修復的全新樣板
河流治理遠非簡單的清淤截污,而是一項系統且龐雜的工程。射陽縣依托專業團隊編制方案,實施濱河濕地修復、支流河水凈化、尾水濕地凈化和生態隔離帶建設等工程,打造望鶴里濕地、海通灣濕地、明湖濕地、蒲港濕地,原位修復27條支流水系、改建16座水利涵閘,種植樹木、水生植物等,構筑射陽河生態綠廊。
管理模式創新為工程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他們采用EPC模式提升效率,并配套水質自動監測站、生態監測區和視頻監控系統,實現智慧化管控。同時,創新公眾參與機制,鼓勵居民參與河道巡查、濕地維護。
綠色蝶變 繪就美麗的生態畫卷
治理方式科學得當,治理成果顯著提升。經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射陽河水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向全縣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水質改善最為直觀。通過濕地凈化系統,射陽河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明湖水源地部分時段水質可達到Ⅱ類。生物多樣性也顯著提升,魚蝦鳥類紛紛回歸,生態質量顯著提升。
射陽河的綠色蝶變之旅,是射陽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未來,射陽縣將繼續秉持生態文明理念,守護好這方碧水清流,讓射陽河成為生態之河、發展之河、幸福之河。
(解曉鈺 姜海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