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帶“京”字的城市,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北京和南京。由于“京”字比較特殊,所以不是什么城市都能帶上“京”的。
不過我國確實不止這兩座城市的名字里帶“京”,其實還有第三座名字里帶“京”字的城市,你知道它是哪里嗎?
此京非彼京
從很早之前開始,“京”字就代表著國都,最早能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周朝。
周朝其實有很多都城,但鎬(hào)京和豐京是這些都城中最重要的兩座,而且鎬京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京”的國都。
雖然大家都是這么認為的,但是也不一定就是真的,因為我們對于上古時期的事并不了解。說“鎬京”是最早的,也是根據(jù)已知的部分來推測的,誰也不能保證沒有更早的。
而且“京”這個字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時候,除了“王之居所”,就沒有別的意思。
不管是甲骨文還是后來的這些字體,“京”的字形看起來就像是一座房子,但是這座房子高高在上,一看就不是一般人住的。
能夠住在這種地方的人,就只有一國之君。
在很早的時候,每個部落的首領都要住在部落的最高處,一是為了保證安全,二是為了隨時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
為了形容首領的住所,那時候的人便創(chuàng)造了甲骨文中的“京”字,雖然后來的人們已經(jīng)不用再這么做了,但是“京”字的含義保留了下來。
因此,將“京”用在國都的名字中,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并非什么開天辟地的壯舉,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但是這種理所當然,卻擾亂了很多人的思維,讓人下意識地以為,名字里有“京”的城市,就得是“某京”,難道“京”字不能在前面嗎?
在湖北省荊門,有一個京山市,這便是中國第三個名字里帶“京”的城市。
別看這地方不怎么出名,這地方的東西可不少。
京山市傳承
在距今7000年前的石器時代,京山市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人類活動的痕跡,而且這些人已經(jīng)學會了種地和養(yǎng)殖,農(nóng)耕文明已經(jīng)在這里出現(xiàn)。
幾千年前的上古遺址非常稀有,因為想要將這些東西保存下來非常不容易,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京山就有一個。
京山的屈家?guī)X文化遺址,便是我國在長江中游地區(qū)典型的聚落遺址,這里出土的東西來自5000多年前。
不過,時間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上古稻田”的痕跡,這就證明,新石器時代的老祖宗已經(jīng)學會了種植水稻。
京山市也因此成為了我國農(nóng)耕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這可是很重要的信息。
在發(fā)現(xiàn)這里之前,中華文明的搖籃就一個,那就是黃河流域。
雖然人們都知道長江流域也是,但是苦于沒有證據(jù),找不到人們定居于此的遺跡,就沒辦法證明這件事。
而京山市屈家?guī)X遺址的出現(xiàn),就填補了這塊空缺,證明了我們的老祖宗也在長江流域種過地,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當然,我們的老祖宗在此定居,也不光是種地,屈家?guī)X還出土了很多精美的“小玩具”。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有四種技能:耕種、養(yǎng)殖、紡織、制陶。這四種技能在屈家?guī)X遺跡中全都表現(xiàn)了出來。
除了之前提到的水稻遺留,還有紡織機上的紡輪以及陶制的雞、羊等動物,這些陶制小玩具就是幾千年前最厲害的東西,一般小部落都做不出來。
京山市名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京山市也在進步,春秋時期,這里成為了楚國的地盤,而且還出現(xiàn)了一位名垂千古的人物。
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就是京山市新市鎮(zhèn)人。他的一生感人至深,他的出色事跡還被寫成了京劇和豫劇,被廣大人民熟知。
伍子胥和申包胥是生死之交,他們發(fā)誓一輩子不會背棄對方,而他們也確實做到了。
由于奸臣費無忌的誣陷,楚平王誤以為伍子胥一家試圖謀反,于是便下令讓伍子胥的父親以及伍子胥兩兄弟進宮面見楚王。
伍子胥當時有事不在家,因此只有他的父親和兄長去了王宮。
伍子胥本以為父親和兄長是去領賞了,結果楚平王卻把他們倆給殺了。而楚平王殺他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伍子胥的父親是太子的老師。
楚平王的太子叫熊健,這人本來挺老實的,但是費無忌卻一直在楚平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氣得熊健直接離開了楚國。
可是熊健這一走,費無忌直接就把他說成了“畏罪潛逃”。伍子胥的父親想要為太子申冤,但是卻被認定為太子的同黨,然后就被殺了。
僥幸逃過一劫的伍子胥馬上出逃,他發(fā)誓要讓楚國為自己的父親和兄弟陪葬。
此時他身邊只有申包胥,申包胥還為他加油,并且讓他不必有顧慮,一定要完成自己說出的諾言。
申包胥告訴伍子胥:“你努力去做吧,一定要覆亡楚國!就算真的消滅了也沒關系,我會再把楚國救回來的。”
伍子胥本就是楚國人,他要覆亡祖國,要背負很大的輿論壓力。
雖然楚國對不住他們伍家,但是為了一家亡一國肯定是不對的。而有了申包胥的復國保證,伍子胥也就沒那么大壓力了,反正有好兄弟幫他保底。
伍子胥離開楚國后,來到了吳國,并且?guī)椭鷧菄墓庸猱斄藚峭酢?/p>
這位吳王其實也很有名,他的名字是闔閭,也就是吳王夫差的父親。
在伍子胥的幫助下,吳國很快便富強起來,擁有了與楚國一戰(zhàn)的實力。
而楚國這邊,申包胥并沒有出力,因為他在等著伍子胥覆亡楚國,現(xiàn)在的楚國依然是費無忌在主導。
費無忌別的本事沒有,天生就會做壞事,他不僅將楚國的能臣都趕到了其他國家,還要帶著楚國四處征伐,四處樹敵。
到最后,楚國周邊的國家全都成了敵國,連一個盟友都沒了。
伍子胥認為時機已到,于是便聯(lián)合楚國周邊的國家,一舉覆亡了楚國,為父兄報了仇。
楚國被攻占后,接下來就該輪到申包胥出手了。他為了得到兵馬,跑到秦國去求秦哀公。
但是秦哀公沒理由招惹這些國家,因此并不想借出兵馬。
申包胥不想放棄,他在秦國城墻外哭了七天七夜,終于感動了秦國君臣,答應幫他這個忙。
有了秦國的精兵以后,申包胥帶著楚王返回楚國,將楚國的失地全部收復,成功復興楚國。楚國經(jīng)此一難,活得更好了,甚至成為了秦國統(tǒng)一天下時,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秦國出兵幫楚國復興,到最后又要親自消滅楚國,這便是因果輪回。
而這位帶著秦軍復興了楚國的申包胥,就是京山市新市鎮(zhèn)人。
全中國僅有三個名字里帶“京”字,除了北京、南京以外,第三個就是京山市。
京山市之所以叫“京山”,是因為他們市境內(nèi)有一座山。大業(yè)三年,隋煬帝為這座山改名為“京山”,京山市的市名也由此而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