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前咱們對菲律賓一直手下留情,想著好好勸他們走正路,所以主要就是口頭勸說加警告,哪成想菲律賓壓根不聽,為了巴結背后的勢力,最近鬧得更厲害了。
上個月菲律賓拿 “護漁” 當幌子,大搖大擺闖進中國半月礁這些海域,偏偏這時候美國海岸警衛隊和日本海上保安廳還搞起聯合演習,明擺著就是沖中國來的。
菲律賓一直覺得,中國頂多就是把他們的船趕走,再批評幾句完事,可這回他們算錯了,中國沒按老套路出牌,直接拿出硬手段宣布制裁菲律賓議員托倫蒂諾并禁止其入境,這是不是表明中國要認真對待了?
中國終于亮劍了
這段時間南海局勢越來越嚴峻,根源就在于菲律賓不停地挑事。
中國一直不想把事情搞大,想著大家都是鄰居,出點問題能溝通就溝通,能勸就勸,最多也就是派海警船過去喊幾句話,讓對方撤一下,沒想著把事情推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可問題是這份好心在菲律賓眼里,完全被理解成了“好欺負”,他們不但不收斂,反而像打了雞血一樣各種挑事。
一會兒以“保護漁民”為由,把船開到我們半月礁周邊試探,似乎真覺得我們的海警是裝飾品,一會兒又聯合美國、日本搞所謂的“聯合軍演”,甚至還專門安排了船只相撞的情節。
這些操作背后的算盤就是:認為中國不會認真較真,最多是來驅趕一下,然后就不了了之,可惜這次他們看走了眼。
中國的回應不再是口頭警告,而是直接甩出了一份制裁清單,把一位菲律賓重要政客,托倫蒂諾點名拉黑,這不僅是對菲律賓的正面打擊,更是對整個東南亞的一記警鐘。
南海局勢之所以越變越復雜,菲律賓的“小動作”是個關鍵原因,他們總想在“規則”上搞事,試圖用法律把他們的非法占領包裝成“合法存在”。
比如他們自己國內通過了一個“海洋區域法”,就是想用國家法律圈定中國的海域,然后反過來說“你們侵犯我主權了”,這個法案的操盤手就是那個被制裁的托倫蒂諾。
菲律賓這種做法的危險性在于,一旦他們內部立法得逞,就能名正言順地在南海搞事,把原本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問題變成單方面的強硬操作,那時候中方的選擇只剩硬碰硬。
抱美國大腿?菲律賓自找死路
除了在法律上耍心眼,菲律賓最近在行動上也愈發膽大妄為,比如他們那次以“護漁”為名的小規模海上行動,說穿了就是挑釁。
最后被中國海警趕走時,臉上還一副“我來是為了正義”的樣子,讓人更擔憂的是,他們還一門心思想要抱美國大腿,不僅給美國提供軍事基地,現在連建彈藥庫的請求都點頭答應了。
蘇比克灣以前可是美國海軍在亞洲的重要據點,美軍在這里駐扎了大量軍艦和人員,各種軍事設施一應俱全,現在美國又盯上這塊地方了,打算把蘇比克灣重新利用起來,改建成存放大量武器彈藥的大型倉庫。
菲律賓國防部長還一副特別歡迎的樣子,似乎忘了當年正是因為美國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傷疤,他們才把美軍趕走,現在好了,又熱情歡迎“狼”進家門,簡直是歷史倒退。
尤其是小馬科斯執政后,美軍在菲律賓的軍事部署越來越多,甚至把防空系統都安排上了。
他可能覺得,自己這是請來了“保鏢”,結果很可能成了“炮灰”,真到了擦槍走火的時候,美國會不會真的替他頂槍?
菲律賓不光拉攏美國,還滿世界找幫手,連遠在歐洲、跟南海八竿子打不著的立陶宛都找來,倆國竟然還簽了防務合作協議。
最離譜的是,立陶宛防長還整天嚷嚷著要 “一起捍衛自由”,這話聽著簡直就是個政治鬧劇。
菲律賓最近還在琢磨 “一體化戰區” 的計劃,想把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都拉入伙,說白了就是想聯合這些國家,湊成一個小團體專門跟中國對著干,在地區事務上給中國找麻煩。
他們這種“拉外人進村”的行為,不但讓局勢更復雜,也讓原本可以內部協調的問題,變成了多方角力的火藥桶。
這就意味著,中國也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時刻,這次制裁來得很精準,沒有把整國打擊,而是點名托倫蒂諾這種關鍵人物,讓他身敗名裂、寸步難行。
這不是發泄情緒,而是一種非常清晰的信號:以后誰再這么搞,就等著被“點名”。
殺雞儆猴
中國這次制裁菲律賓議員托倫蒂諾,可不是普通的反制手段,而是直擊要害的精準回擊,官方直接公開宣布,把托倫蒂諾列入制裁名單,明確禁止他踏入中國內地、香港,還有澳門的任何地方。
這種做法在中國以往的對外關系操作中,可以說是很少見的,為什么會用這么硬的一招?
就是因為中國忍無可忍,要把話挑明,制裁托倫蒂諾其實就是殺雞給猴看,這人是馬科斯的心腹,不僅主導“海洋區域法”,還在媒體上大肆造謠攻擊中國,使館、政府全是他“炮轟”的對象。
中國把他點出來,就是告訴所有人,別以為自己是議員、退役政客、非官方身份就能為所欲為,想搞事,那你也得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
過去我們之所以克制,是因為不想把事情搞僵,但這不代表我們沒底線,更不代表我們沒辦法,現在中國用一次“精確打擊”讓大家看明白了:誰再碰紅線,就別想全身而退。
菲律賓之所以最近這么跳,也和他們國內的政治局勢有關,現在小馬科斯比杜特爾特要強硬得多,可能覺得中東局勢讓美國暫時顧不上亞太,于是他敢于冒險。
再加上他正在清理杜特爾特一派,連杜的女兒都面臨訴訟,一旦清算成功,他就能獨掌大權,而托倫蒂諾,就是這場布局中的重要棋子。
對比之下,杜特爾特在任時反而更務實,甚至南海仲裁案被他主動“壓下”不再炒作,所以說菲律賓內部的權力斗爭,其實和南海局勢息息相關,誰贏了誰就決定下一階段的外交政策和走向。
另外南海問題的復雜程度還體現在更廣泛的區域不安定上。
比如最近泰國和柬埔寨的矛盾也升溫了,起因竟然是柬埔寨洪森公開了和泰國總理的私下對話,這一下子點燃了泰國國內政治的炸藥桶,兩國關系急轉直下,連邊境都開始緊張。
這對中國來說不是個好消息,中泰鐵路正在建設,中國企業大量進駐泰國,本來一切都在往好方向走,可現在洪森這一“火上澆油”的行為,很可能讓整個地區局勢變得更復雜。
中國的態度已經再清楚不過:誰愿意合作那就一起發展,但誰要在家門口興風作浪,就別怪中國不客氣。
制裁托倫蒂諾是在棋盤上落下關鍵一子,也在給所有想看熱鬧或有別樣心思的人敲響警鐘,善意不是軟弱,克制不是妥協,該出手時就得出手。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散播涉華負面言論,干擾破壞中菲關系,中國制裁菲律賓反華政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