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行走人民城市 智學思創未來”2025年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人文修身主題活動暨普陀區第21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式在普陀區舉行。活動旨在深入貫徹全國及上海市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動市民終身學習方式多元化發展。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葉霖霖、普陀區副區長王玨、上海開放大學黨委副書記孫向彤等出席。
活動現場
藝韻融學潤心田數字賦能啟新程
活動通過豐富的藝術形式展現了終身學習與城市生活的深度交融。來自普陀、楊浦的師生代表帶來了唯美舞蹈《教育之光》、獨具韻味的滬語創演《跋涉思政征途 賡續民族精神》,以及溫暖人心的共融演唱《你是我的眼》等節目。充滿活力的說唱《全民學習向未來》、學習故事《學色年華 綻放最美銀齡》展示普陀區各年齡段、不同職業人群全民學習的蓬勃朝氣,描繪普陀區終身學習的美好畫卷,生動詮釋了終身學習在涵養城市文明、筑牢人文根基中的力量。
市民終身學習人文行走積極整合多領域資源,推動學習與社區治理、志愿服務、助殘公益等社會事業協同發展。活動現場,為人文行走“陽光助殘”導學志愿者服務隊舉行了授旗儀式,為志愿者頒發證書,并贈送了特別設計的人文行走科普體驗聯名手賬,彰顯了社會關愛的力量。
順應教育數字化浪潮,人文行走移動課堂研究專委會自2023年在虹口區社區學院成立后,已吸引七所社區學院共同探索。活動中,與會嘉賓跟隨虹口師生的行走微課《朝花夕拾,行?尋?憶》,在移步換景間聆聽城市故事,于行走實踐中感悟學習的深層意義,展現了數字賦能學習的新路徑。
節目展演
陽光照進行走路思政聯建育新篇
活動共發布了18條全新人文行走線路。其中,6條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人文行走“陽光行走”線路(“與‘光’同行”“人民城市為人民”“行走人文新華 感受海派文化”“魅力濱江 文化樂途”“古風遺韻 魅力三林”“漫步濱江大道 走進城市驛站”),共覆蓋20個學習點。這些線路特別設立了無障礙學習點,致力于讓行動不便或有視聽障礙的市民也能便利參與,共享人文行走的學習樂趣,體現了學習的普惠與溫度。
同時,活動舉行了第二批“大思政”聯建單位聯動儀式。上海市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上海市民辦中小學協會、上海市第二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人文行走工作辦公室等新成員加入。多方攜手將構建更廣闊的資源共享平臺,進一步深化終身教育的育人格局,使人文行走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
長三角共繪行走圖品牌聚力譜華章
人文行走的區域協作持續深化。目前,長三角地區已有上海六個區及江蘇、浙江、安徽六個市共同組建人文行走長三角區市聯盟。本次活動全新推出的12條長三角主題學習線路,進一步織密了跨區域學習網絡,讓學習足跡在更廣闊的空間延伸。普陀區也同步啟動了人文行走學習聯盟共建儀式,區教育局聯合區文旅局、區科委、區總工會、區婦聯等多部門共同打造區域性學習共同體,促進終身學習資源的協同共享與深度發展。
作為全國“特別受百姓喜愛的終身學習品牌項目”,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人文行走已形成顯著品牌效應。2024年,參與人文行走線上打卡的市民達50萬人次,線下參加活動的市民達104萬人次,全年舉辦各類精彩活動超過300場,彰顯了其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蓬勃活力。展望未來,人文行走將進一步深挖紅色文化、非遺技藝等寶貴資源,開發更具教育性、互動性的行走線路及沉浸式學習工具。同時,項目將緊密對接城市更新、數字化轉型、鄉村振興、社區治理等重點工作,積極探索“行走+產業”“行走+公益”等創新模式,著力構建全域覆蓋、全時可用、全民參與的人文行走生態體系,持續擴大其輻射力與影響力。
近年來,普陀區始終致力于構建全民終身學習體系,通過完善“15分鐘社區學習圈”讓學習融入生活,緊扣“行走人民城市”內涵,在蘇河岸線、工業遺存等特色場域設計了7條線路,讓市民在行走中共建共享美好生活。會上同步啟動普陀區第21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普陀將聚焦“智學思創未來”,推動數字技術與終身教育深度融合,高度關注老年群體需求,確保數字時代“一個都不掉隊”。
本次活動由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會新聞中心(上海教育電視臺),區教育工作黨委、區教育局,石泉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上海市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上海市民終身學習人文行走辦公室、秘書處主辦。
原標題:《普陀區第21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吳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