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智能設備隨處可見的時代,從手機、電腦到智能穿戴設備,我們的眼睛很多時刻都籠罩在電子屏幕的光芒中。眼睛作為我們感知外界的窗戶,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長時間電子產品的使用,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視頻終端綜合征”,包括視疲勞、眼睛干燥、刺激感、充血、視物模糊等,還有的人合并頭痛和肩頸痛。這不僅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眼部疾病。因此,了解智能時代我們眼睛面臨的問題,并掌握科學的應對方法,是守護視覺健康的關鍵。
智能時代常見眼病哪些呢?
1、干眼癥:長時間盯著智能設備屏幕,會導致眨眼次數減少,淚液分泌不足,進而引發眼睛干澀、刺痛、異物感等癥狀。與閱讀文本不同,數字設備長時間使用后不完全眨眼率明顯增加,造成眼表淚液分布不良,炎癥增加,加劇干眼。
2. 視疲勞: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導致眼睛睫狀肌持續處于緊張狀態,容易出現視物模糊、眼脹、頭痛等視疲勞癥狀。研究發現,數字視疲勞在我國青少年中的發生率在70%左右。
3. 近視:兒童青少年的近視與智能設備的關系,大家已經熟知。對于成人,過度使用智能設備也會導致眼軸變長,近視度數不斷加深。近視已經不再是兒童青少年限定。
4. 黃斑病變:長期暴露于智能屏幕的藍光可能對眼睛的黃斑區造成損傷,導致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等嚴重后果。
那么智能時代我們如何應對?
1. 改善用眼環境:確保室內光線柔和、均勻,使電子設備的亮度與環境亮度基本相似,避免屏幕反光和強光直射。推薦使用護眼燈,減少眼睛在明暗交替環境中的負擔。
2. 調整用眼習慣:遵循“20-20-20”法則,每用眼20分鐘,向20英尺(約6米)外看20秒,是有效緩解視疲勞和干眼的策略。
3. 選擇合適的智能設備:優先選擇屏幕較大、分辨率高、具有護眼模式的智能設備,減少眼睛在觀看過程中的負擔。雖然目前研究中還沒有防藍光眼鏡可以有效預防視疲勞的證據,但是對于高度近視以及眼底病變的人群,防藍光眼鏡可以減少視網膜的光損傷,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4. 促進眼部保健:每天眼保健操,促進眼部血液循環;保證充足的睡眠,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飲食適當補充漿果類提取物、類胡蘿卜素、以及ω-3脂肪酸補充劑,是經過研究證實可以有效促進眼健康的方法。
5. 定期眼部檢查: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檢查,包括視力、眼壓、眼底等項目。對于高度近視或者合并黃斑問題的患者,更要定期隨訪,尤其是合并眼底黃斑病變的患者,要在家里準備Amsler表格,出現線條彎曲或方塊變形時及時前往醫院。
雖然智能時代到來讓我們的眼睛受到挑戰,但是智能科技卻也可以助力我們維持眼部健康。一些智能設備可以通過紅光等方式刺激視力發育或者預防近視;還有部分智能照明系統可以根據不同使用場景和時間,自動調整光亮和色溫,為眼睛創造更為舒適的視覺環境。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關注眼睛健康,科學用眼,享受智能時代帶來的便利與精彩,讓眼睛在智能科技浪潮中依然明亮有神,繼續捕捉世界的美好與精彩。
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 李芳主治醫師周激波主任醫師
原標題:《科普|眼睛干癢模糊還頭痛?小心“視頻終端綜合征”》
欄目編輯:李芳主 周激波 題圖來源:上觀AI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