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了減肥可以說什么方法都用,運動,節食,吃各種熱量低的食品,但完全不吃飯減肥的還真沒見過。
巴比里就是這樣一個狠人,他為了減肥,382天沒吃飯,僅靠一些不怎么含熱量的飲品和醫生對他身體的維護,就把體重從414斤,減到了162斤,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是禁食減肥成功的第一人,這樣的減肥方式適用于每一個人嗎,巴比里又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公安格斯·巴比里,他在父親的炸魚薯條店里工作,每天吃著油炸食品,熱量攝入過高,他的體重一天比一天高,甚至一度達到了414斤。
過度肥胖已經嚴重影響了巴比里的正常生活,他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而且稍微動一下,關節就疼的難受。
肥胖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不便,還有健康,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也找上了他。
看著鏡子里臃腫的自己,巴比里意識到,必須做出改變,不然他的生命將岌岌可危。
在當時,減肥的方法并不多,對于巴比里這樣過度肥胖的人來說,傳統的“少吃多運動”根本沒用。
運動,對他沉重的身體而言,根本不行,而節食,效果也微乎其微。
一次偶然的機會,巴比里聽聞有人通過禁食來減肥,于是他想既然常規方法行不通,為何不不試一試這種方式呢。
1965年,巴比里去鄧迪皇家醫院大學醫學系,向醫生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通過長時間禁食來減肥。
當巴比里向醫生提出禁食減肥的想法時,醫生們都驚呆了。
在當時,雖然有通過禁食治療肥胖癥的理論,但如此長時間的禁食,風險極大。
不過,鑒于巴比里的特殊情況,醫生們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在嚴格的醫療監控下,支持他的嘗試。
從醫學角度來看,人體在禁食初期,會優先消耗血液和肝臟中的葡萄糖,接著是肝臟和肌肉中的糖原,這個過程大約能維持1-2天。
之后,身體就會開啟“脂肪燃燒模式”,分解脂肪來提供能量,像巴比里這樣的肥胖者,體內儲存了大量脂肪,理論上具備長時間禁食的條件。
但長時間禁食,身體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必需的微量元素攝入不足、器官功能受損等。
為了應對這些風險,醫生們為巴比里制定了詳細的方案,他雖然禁食,但并非完全斷絕營養。
醫生允許他喝咖啡、茶、蘇打水等幾乎不含熱量的液體,還為他補充復合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含有重要氨基酸的酵母,以維持基本的生命體征。
同時,醫生們定期為他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包括血液、尿液檢測,密切關注他的身體各項指標。
一旦出現異常,就準備隨時終止禁食,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就這樣,在醫生們的監督和全面的維護下,巴比里開始禁食減肥。
禁食的日子并不好過,一開始,巴比里和所有人一樣,被饑餓感折磨的痛苦不堪。
胃里沒有東西,饑餓感非常強烈,這種情況讓他幾乎無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但在禁食差不多幾周后,他的饑餓感逐漸消失,仿佛身體適應了這種“零食物”的狀態。
在這期間,醫生們密切監測著他身體的各項變化,尿液檢查顯示,他尿液中的無機磷鹽酸顯著增加,這一跡象表明,由于長期禁食,他的骨骼肌可能出現了溶解。
而血糖方面,在禁食的前四個月,巴比里的血糖持續下降,到了第四個月后,竟然穩定在了一個極低的水平,大約只有正常范圍下限的一半,即30mg/100ml。
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并沒有出現心慌、易怒等低血糖的常見癥狀,依然能保持意識清醒,行動自如,各個器官的運轉也基本正常。
這種情況讓醫生們大為震驚,甚至一度懷疑他是否偷偷進食了。
但通過對比他重新進食前后的生化指標,以及檢測他血液中的酮體水平(脂肪分解會產生大量酮體),醫生們確認,他確實在嚴格遵守禁食計劃,沒有偷吃。
隨著禁食時間的不斷延長,巴比里的體重開始飛速下降,平均每天減少約800克,每月減重近20斤。
看著體重秤上不斷變小的數字,巴比里心中充滿了希望,這也成為他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1966年7月11日,經過長達382天的禁食,巴比里的體重從最初的414斤,成功減到了162斤,整整瘦了252斤,這個數字,震驚了整個醫學界。
當巴比里穿上過去的褲子時,那條曾經勒的很緊的褲子,現在變得非常寬松,甚至可以容納兩個現在的他。
而他不僅用禁食的方式減肥成功,還在1971年,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成為了人類減肥史上禁食減肥成功第一人。
巴比里的成功并沒有引發人們的盲目模仿,因為醫生們深知,他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
在他禁食的過程中,雖然身體沒有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但這是在專業醫療團隊的24小時監護下實現的。
而且,他本身擁有大量的脂肪儲備,為長時間禁食提供了物質基礎,一旦脫離了這些條件,普通人進行長時間禁食,極有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成功減肥后的巴比里,不再被肥胖帶來的各種疾病困擾,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自由的行動。
他不僅回歸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還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了兩個兒子。
根據鄧迪大學研究者的5年跟蹤觀察發現,巴比里的體重保持情況良好,5年后,他的體重是178斤,只增重了16斤,并沒有出現大幅度反彈的情況。
在他去世的時候,體重也只比剛剛絕食結束時重14斤,可以說,他最初斷食的成果保持了一輩子。
而吉尼斯世界紀錄官方,在知道了巴比里的極端減肥過程后,出于對公共健康的考慮,決定不再收錄與禁食相關的世界紀錄。
因為他們擔心,一旦這類紀錄被廣泛傳播,可能會引發一些人盲目模仿,從而給自身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從醫學研究來看,普通人長期禁食的風險極大,一般來說,普通人禁食超過3周,就可能出現腦損傷、幻覺等癥狀。
超過4周,身體會開始大量分解肌肉組織來供能,導致骨骼脆弱,危及生命。
有人在3周的斷食后,重新進食時會死于乳酸性酸中毒,有人在斷食過程中,因心臟衰竭離世,還有人在斷食第13天,死于小腸梗阻。
雖然在1964年,權威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曾刊登長期斷食是一種能有效治療肥胖癥的療法,但這也是建立在嚴格的醫療監控之下的,且僅限于肥胖癥患者。
對于正常體重的人來說,絕不要嘗試這樣長時間的斷食。
而且,如今的醫學倫理準則,《赫爾辛基宣言》也對長時間剝奪食物的研究表示否定態度,因為這涉及到對人體基本權益的侵犯。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一種相對溫和的“間歇性斷食”方法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這種方法是把每天的進食時間壓縮在幾小時內,其余時間不攝入卡路里。
一些研究指出,間歇性斷食可能會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釋放,有助于神經元的生長和突觸的形成。
但即便如此,在嘗試間歇性斷食之前,也應該咨詢專業醫生的意見,確保自身健康狀況適合這種方式。
安格斯·巴比里用382天的堅持,證明了人體在特定條件下,大體重可以減肥成功,但他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
而我們在追求美麗與健康的道路上,應該保持理性,選擇科學、安全的減肥方法。
無論是合理飲食、適量運動,還是在專業指導下嘗試一些新的減肥方式,都比盲目模仿要靠譜的多。
畢竟,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沒有了健康,一切都將無從談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