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科技發展的軌跡就藏在一些不起眼的消息里。
最近,小米宣布在YU 7上面搭載高通第三代驍龍8,小鵬宣布將在G7 Ultra上面搭載圖靈AI芯片,這兩件事標志著AI座艙將成為新的競爭熱點。
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但社會是由少數人推動的,所以,喬布斯老爺子才有了那句至理名言: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放到他們的眼前。
對于智能座艙而言,大部分消費者的普遍期待是有個流暢的車機,和一個可以執行用戶控車指令的語音助手,最好再給配上沙發、冰箱、大彩電。
二三十萬甚至大幾十萬買一臺冠以“智能”二字的電動汽車,對智能座艙的需求卻如此小心翼翼、低聲下氣,就像個花出去大把錢卻連女神的手都不敢牽一下的舔狗一樣,卑微到了塵埃里。
AI時代撲面而來,多模態大模型紛紛涌現,人們對包括智能座艙在內的智能系統的需求著實應該再上一個臺階了。
參照自動駕駛,智能系統包含感知、決策和執行三大模塊,以分模塊視角看智能座艙,目前的智能座艙在這三個方面都存在短板。
感知方式單一,不夠多模態,導致無法充分理解用戶需求;決策依賴云端,受限于敏感信息不出車的法規限制,端和云之間存在巨大的信息鴻溝;執行端缺少實用的Agent助手,個人助手要處理更多個性化的信息,形成獨屬于用戶自己的知識庫,才能知冷知熱,千人千面。
針對這些短板,結合大模型帶來的理解能力和生成能力的巨大進步,新一代智能座艙應該有一個基于自然語言、手勢、表情的多模態交互UI,以實現場景感知與用戶行為理解。
同時要部署一個本地大模型,不僅要有通用大腦的能力,還可以通過覆蓋個人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和知識庫實現千人千面,主動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智障座艙真正能在場景理解、用戶行為理解、個性化服務這些層面上一個臺階的話,就能升級為AI座艙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看看PC時代基于文本指令的DOS到基于圖形界面的Windows的巨變,瞧瞧智能手機時代按鍵式功能手機到觸屏式智能手機的轉變,就能得出一個結論:交互方式的改變往往會重塑智能終端設備的格局。
對于AI座艙或智能空間這個新一代移動智能終端,其智能等級的躍遷也體現在交互方式的改變上。
目前,主流智能座艙的人機交互方式是依賴中控屏的觸控交互+基于規則的語音交互,但是,對于一些內部空間相當大的汽車來說,中控屏安裝位置的固定性使得很多成員無法方便地使用中控屏,只有文本能力的語音助手根本無法精準理解用戶的需求。
所以,當AI能力進一步增強以后,高等級智能座艙必然會走向多模態自然交互。
在這個迅猛發展的AI時代,交互方式的背后是AI模型,座艙越智能,人與座艙之間的人機交互就應該越接近人類的自然感知和交互方式,AI模型也不可避免地要從單一模態的小模型進化為多模態的大模型,更具體地說,便是包含視覺(攝像頭)、聽覺(麥克風)、文本(觸摸屏)、觸覺(毫米波雷達)多種模態的視覺語言模型VLM。
多模態之所以意味著自然的感知和交互,是因為這個精彩的大千世界本身就是多模態的,人類日常生活、工作和娛樂體驗不僅包括文本,還包含聲音、圖像、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輸入,我們在這個多模態的世界里生生死死,自然的感知和交互方式也必然會是多模態的。
為了讓AI模型更好地模仿人類的感知和交互方式,它們就得能夠處理和生成多種模態的數據,并通過整合多種模態,以提供更豐富、更真實、更沉浸的體驗。
在信息不足或存在思維定式的情況下調侃車企的技術方案,果然非常容易被打臉。
前段時間,在討論小鵬和理想VLA在端云結合上的區別時,我曾經調侃道,小鵬汽車該不會是真的指望本地部署的幾B參數智駕模型的語言理解能力可以處理復雜任務語音指令吧。
時間不長,我就被啪啪打臉了。原來,小鵬靠的不是高幀率、幾十億參數的智駕VLA模型,而是要在座艙里部署幾百億參數的VLM模型,這個參數規模的確可以處理用戶控車那種“復雜任務語音指令”。
或許有人會懷疑小鵬的圖靈AI芯片到底能不能真正實現在端側本地部署幾百億參數大模型,其實是可以的。
做個類比就是了,小鵬圖靈AI芯片的有效算力與英偉達Thor-U接近,既然理想汽車可以在700 TOPS算力的Thor-U上部署幀率為十幾赫茲的幾十億參數智駕VLA大模型。
那么,小鵬汽車當然也可以在同樣是700 TOPS算力的圖靈AI芯片上部署幀率為1-2赫茲(大約是智駕模型幀率的十分之一)的幾百億參數座艙VLM大模型。
小鵬這次將超大算力芯片搬進座艙、本地部署幾百億參數VLM座艙大模型的舉動再一次開了風氣之先。
在小鵬將圖靈AI芯片、小米將第三代驍龍8搬進座艙之前,智能座艙的主流芯片是30TOPS算力的驍龍8295或采用雙NPU、算力為60TOPS的驍龍8295P,不止算力比較低,內存帶寬等各種指標也落后一代,所以只有運行十幾二十億參數的小模型。
現在,第三代驍龍8可以運行最多一百億參數的大模型,小鵬圖靈AI芯片更是可以運行幾百億參數的座艙VLM模型,此舉將毫無疑問地直接將座艙的智能等級或AI等級提升一個代際。
正如小鵬曾經在智駕領域遙遙領先其它車企一樣,小鵬這一次又要在AI座艙的賽道上劃下頭部陣營的門檻了。
和自動駕駛領域的突飛猛進相比,智能座艙領域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大的跨越式發展了,這一次,小鵬汽車打響了進軍AI座艙的第一槍,相信其它車企很快也將入局參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