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夏天越來越不像話了?以前大中午在院子里乘個涼,扇扇蒲扇還能熬過來??涩F在,連樹蔭底下都覺得像蒸籠。
前幾天醫院里,河南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竟然因為中暑去世了,體溫高得連醫生都搖頭,說“這不是發燒,是煮熟了”。
聽起來有點嚇人對吧?可別以為這是危言聳聽。這不是電影情節,也不是科幻小說,而是實打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人,是可以被熱死的。
這事兒可不光是河南的太陽毒,咱們全國各地,這幾年都有因為中暑身亡的案例。
尤其對于我們中老年人來說,真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是我們矯情,是身體真的扛不住了。
那問題來了:高溫天,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把人“熱死”的?中暑,為什么不是“出出汗”那么簡單?
咱今天就不講大道理,我想跟您聊聊——這個看似普通的“熱”,到底有多致命。
天這么熱,不是說說而已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熱死人不償命”,以前是調侃,現在成了現實。
我們先來捋一捋,這幾年夏天到底有多嚇人。
2024年,全國平均高溫日數達到了1961年以來的新高。很多地方連著十幾天40℃+,比蒸桑拿還狠。
可問題是,人的身體對溫度的忍耐,是有極限的,不是你扛得住就能硬扛。
你知道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嗎?大概是36.5℃到37℃。當體溫超過40℃,就已經是重度中暑的危險信號了。
超過42℃,很多器官開始“罷工”;超過43℃,身體的蛋白質開始變性,心臟可能亂跳、腦子可能糊涂,甚至直接昏迷。
而河南那位男子,據醫生說,被送到醫院時體溫接近43.5℃,這已經不是“熱壞了”,是“熱沒了”。
中暑不是小事,它是“熱中毒”
很多人對中暑的印象,還停留在“頭暈、出汗、喝水就好”的程度。
可中暑分輕重,嚴重的叫“熱射病”,那可是要命的病。
熱射病,一聽名字就嚇人——“熱”是誘因,“射”是直擊要害,“病”是致命的結果。
它不是普通的暈倒,而是身體的“冷卻系統”徹底崩潰,連調溫都調不了了。
人就像個空調,一直在調節體溫??筛邷靥?,尤其濕度一高,汗也出不去了,血管擴張、心跳加速,身體就像燒開的鍋爐,一旦散熱通道堵了,內部溫度就會一路飆升,直到“燒壞”。
你一分鐘體溫升高一度,可能就決定一條命的去留。
為什么“熱死人”的多是中老年人?
你會發現,這些高溫天中暑身亡的,很多是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這不是巧合,而是有原因的。
年紀大了,身體的“調溫能力”自然下降。
年輕人出汗快、散熱快,心臟也有勁兒;中老年人汗腺功能退化,心血管又老化,熱一熱就容易中招。
再加上,很多人覺得“自己挺得住”,舍不得開空調,舍不得喝涼水,甚至還在大太陽下干活。
這不是身體出問題,是觀念“太能扛”。
別說別人,我父親就是這樣的人,夏天能不開空調就不開,說“習慣了熱”。我跟他磨破嘴:“爸,這不是熱不熱的問題,是命的問題啊!”
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也增加了中暑的風險。像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這些都讓身體的“抗熱能力”大打折扣。
而且很多降壓藥、利尿藥,還會讓人更容易脫水,真是熱上加熱、險上加險。
你以為在家就安全?最危險的其實是“自己家”
這事兒說出來您可能不信,很多中暑身亡的案例,都是發生在自己家里。不是工地,不是馬路,是家里。
為啥?因為很多人覺得“反正我在家,沒事的”。不開空調、不通風,門窗一關,家里像個大燜鍋,溫度比外頭還高。
我看過一個數據,在高溫日的中午12點到下午4點之間,房間內溫度常常超過40℃,特別是頂樓和朝西的房間,有時候比室外還熱。
而很多老年人白天在家,窗也不開,空調也舍不得開,還習慣午睡,一覺醒來,可能已經神志不清了。
不是家不安全,是我們太信任它了。
“出汗就是排毒”?別被這句話害了命
這年頭,“出汗排毒”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連廣場舞上都有人說:“今天跳得多,出好多汗,排毒排得好!”
可我要告訴您一個扎心的事實:出汗不是萬能的排毒法,尤其是高溫天的出汗,更多的是脫水。
汗里95%是水,剩下也就是點鹽和微量元素。
你一出汗,不僅水沒了,鉀鈉鈣鎂這些電解質也跟著走了。如果不及時補充,輕則頭暈乏力,重則抽筋、中暑,甚至休克。
有些人喝水還講究,“不能喝涼水,傷胃”,結果高溫天猛出汗,還堅持喝熱水,這不是養生,是養“熱射病”。
防中暑,靠的不是“硬抗”,而是“認慫”
很多人覺得,防中暑就是多喝水、多休息。這是基本操作。但更關鍵的是——要懂得“認慫”。
什么叫認慫?就是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別硬扛。該開空調就開,別想著省電;該躲太陽就躲,別想著“曬一曬排濕氣”;感覺頭暈眼花,就趕緊坐下、喝水、降溫,千萬別想著“忍一忍就過去了”。
認慫,不是懦弱,是智慧。
特別是進入三伏天,老年人務必要做到:
少出門,尤其是中午;多喝水,每天不少于1500毫升;注意通風,空調溫度不低于26℃;飲食清淡,別吃太油太咸;穿寬松衣服,別捂汗;多留意身體反應,別拿命硬撐。
最后幾句掏心窩子的話
我知道,很多叔叔阿姨都覺得:“我們那代人,從小吃糠咽菜過來的,這點熱算啥?”可我要說一句大實話:不是你們不行,是這熱,真的太不講理了。
咱們這一代人,扛過了饑荒,熬過了風雨,別再栽在一個“熱”字上。身體是自己的,命也是自己的,你不心疼,孩子看著都揪心。
作為一名醫生,我見過太多因為中暑送來急診的病人,有的還沒進門就已經失去了意識。每次看到那樣的場景,我心里都堵得慌——這明明是可以避免的。
咱不求活得多風光,但求平平安安。這個夏天,愿您多點警惕,少點逞能。
別讓“熱”成為你我生活的終點。
參考文獻
[1]劉維忠,李寧.高溫環境對人體健康影響及防護對策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2023,39(5):629-633.
[2]張玉芳,宋春芳.熱射病的臨床特征及防治對策[J].實用急診醫學雜志,2022,20(9):1347-1350.
[3]中國氣象局.《2024年全國高溫氣候趨勢分析》[R].20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