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宋冰霜
7月4日,河南多地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最高氣溫升至40℃以上!
高溫天氣下,該如何給孩子做好健康防護?趕快收藏這篇“兒童過夏指南”,幫助孩子安然度夏!
警惕兒童中暑
相對于成人,兒童由于體溫調節中樞未發育成熟對熱的調節能力不足,是中暑的易感人群,且更易并發器官損傷,家長一定要警惕孩子中暑。
這些癥狀都是中暑
先兆中暑
口渴、乏力、多汗、頭暈,體溫正常或略微升高。
輕度中暑
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血壓下降、心率加快,體溫超過38°C。
重度中暑
高熱、痙攣、驚厥、休克、昏迷等。
預防兒童中暑
·要多喝水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水要“少量多次”,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不要在高溫時段外出
切忌長時間暴露在大陽下,盡量避免在10時至16時外出運動。
·衣著合適
應選擇輕便透氣、淺色的衣服,及時更換掉被汗浸濕的衣物。嬰幼兒選擇輕薄包被,切忌過度捂熱嬰幼兒。
·不要忽略身體狀況
當發現自己或孩子有中暑癥狀時,請立即停止活動并做好中暑急救措施;對于易受高溫天氣影響的特殊人群應加強看護。
應對中暑,4步急救超關鍵
1.快速轉移
一旦發現孩子有中暑跡象,應以最快速度脫離高溫高濕環境,轉移至陰涼通風處。讓孩子平躺,去除全身的衣物。
2.科學降溫
用冷水反復擦拭患兒身體,同時扇風進行降溫。若條件允許,用毛巾裹住冰塊,放在孩子頸部、腋下、腹股溝這些大血管經過的部位。
3.合理補水
如果孩子意識還清醒,可以喝一些運動飲料或加了少許鹽的冷開水。但要記得別大口猛灌,應少量多次飲用。
4.及時送醫
若患兒中暑情況嚴重,立刻撥打120送醫。
不要將孩子留在車內
當外界氣溫達到35℃時,陽光照射15分鐘,不開空調、封閉車廂里的溫度就能升至65℃,人在這樣的環境里待上半小時就可能致命。
高溫下,兒童體溫上升、體內水分散失的速度遠比成年人快,在這種情況下更容易發生“熱射病”,也是中暑最嚴重的一種情況。
熱射病的主要癥狀:高熱,核心體溫常在40℃以上,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及多器官功能障礙,一旦發生,死亡率極高。
家長一定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日常做好安全宣教,教會孩子按響車喇叭,也可在車內準備兒童哨子、小喇叭等發聲工具,讓孩子能夠在緊急情況下發出訊號求救。
氣溫攀升,謹防“病從口入”
炎炎夏日,大內科主任、消化科學科主任李小芹特別提醒,兒童夏季消化道疾病已進入高發季,而不當飲食是最大隱患。“消暑神器”西瓜雖清甜解渴,卻暗藏風險,建議現切現食,并確保刀板經過沸水消毒,冷藏時需裹保鮮膜且存儲不超過12小時,二次食用時應當削去表層以保證安全。
關于冰箱使用,需要明確“低溫≠滅菌”。隔夜飯菜存在較高風險,特別是葉類蔬菜亞硝酸鹽含量隔夜后可能激增60%;冷藏食品食用前需充分加熱,要求中心溫度達到70℃并持續2分鐘才能有效滅菌;同時要注意生熟食品分層存放,生鮮食材應放置在專用保鮮盒中。
臨床數據顯示,7-8月兒童急性胃腸炎就診量會激增40%,其中冷刺激是主要誘因。冰鎮食物會突然刺激稚嫩胃腸黏膜引起血管痙攣,持續低溫環境會使消化酶失活造成功能紊亂,更會導致免疫力急劇下降,讓致病菌有機可乘。
需要特別警惕的是,當孩子出現持續嘔吐超過6小時、24小時內腹瀉超5次、體溫突破38.5℃,或出現眼窩凹陷、皮膚彈性差等脫水癥狀時,必須立即就醫。
李小芹提醒,預防勝于治療。建議家庭配備專用砧板、刀具,外出就餐選擇衛生環境達標的餐廳,共同為孩子們構筑堅實的夏季飲食安全防線。
做好監護,警惕兒童溺水
您知道嗎?溺水事故往往在幾十秒內就會發生,且過程極其安靜迅速。孩子一旦嗆水,很可能連呼救的機會都沒有。即便及時獲救,缺氧也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腦損傷等嚴重后果。
預防溺水四牢記
◆不私自下水:小朋友絕不能單獨或和小伙伴結伴去野外水域玩耍,游泳必須由家長陪同。
◆遠離危險水域:水庫、河邊、工地水坑等區域不靠近、不逗留,選擇正規泳池活動。
◆做好安全防護:游泳前熱身,穿戴救生衣或浮具,不在水中嬉鬧推搡。
◆學會正確呼救:發現他人溺水,切勿盲目下水施救,應大聲呼救并撥打119/120,尋找竹竿、救生圈等工具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