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討論小米 YU7 的文章里我有一個假設,那就是 YU7 的訂單里有相當一部分來自 SU7 的轉單。
這個假設的支撐來自于 YU7 突破常理的銷量,以及身邊下定朋友的反饋,同時還有第三方對大定車主的問卷調研數據支持。
很顯然,這個假設以及這份小樣本的數據都錯了。
原因很簡單,雷總在返場直播里直接提到了 SU7 轉單 YU7 的用戶在總訂單占比里不到 15%。
我相信雷總,所以應該給小米道個歉,冤枉 YU7 了。
放心,這不是小米的人過來要我寫澄清文,而是我覺得就應該實事求是有一說一,這也是我一貫的風格。
如果就按照 15% 的轉單率以及發布 18 小時后大定 24 萬來計算,那 SU7 轉單 YU7 的訂單就是 36000 臺。
當然,根據實時最新數據來算的話,數量肯定會比這個更高。
根據網上可查到的數據現實,今年 4 月和 5 月小米 SU7 的月交付量平均在 2.8 萬輛左右。
也就是說,YU7 的上市直接讓之前排隊提車的 SU7 準車主們有希望提前提車了。
這也有一個前提,就是小米對 SU7 和 YU7 的排產規劃,畢竟 YU7 的交付壓力還是比 SU7 更大。
此外還有兩點爭議,我再額外補充一下。
首先,我說小米 YU7 一定不要選默認 19 寸的輪轂,因為放在實車上會很丑。
對此,我說的是從我的感覺出發,也就是說這是個人觀點,并不是說小米 YU7 的車和輪轂客觀很丑。
客觀的意思,就是本來的存在。
主觀的意思,就是不同人基于本來的存在去發表自己的觀點,其中帶有審美、偏好、傾向性。
就像很火的 Labubu 一樣,有人覺得好看,但我就欣賞不來。
同理,我覺得 911 這個車設計很好看,但也有人覺得看起來像個胖青蛙。
這種視角的差異對于做產品的讀者來說應該不難理解,其實類比用戶視角和產品視角的差異。
我舉個例子。
抖音,這應該是大多數人都用過以及每天在用的產品。
那么問題來了,你是怎么用抖音的?
我說幾個具體場景,比如有人把抖音當搜索引擎,準確說是視頻版的搜索引擎。
也有人把抖音當娛樂消遣工具用,刷短視頻就是大多數人的用法。
還有人把抖音當購物平臺來用,來回穿梭在各種直播間蹲優惠,看著看著就買了。
以及,還有人把抖音當視頻版的朋友圈在用,如果你授權抖音讀取通訊錄,會看到大量熟悉的案例。
你看,抖音這款產品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作用,有的是單一的,有的是組合的,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這就是用戶視角。
但是,抖音是一個短視頻社區,涵蓋了內容、直播、電商、社交等,這就是產品視角下的平臺屬性。
其次,關于車身顏色的選擇。
我說鈦金屬色的實車顏色和廣告圖片有差異,實車沒有圖片好看,對此又有人不同意了,覺得我在瞎說。
邏輯我就不贅述了,和上面講的一樣。顏色這個東西就更具主觀性了,總歸一句話,自己覺得好看就行。
我的目的也很簡單,提醒為主,以實物為準。
至于質疑白色需要加錢選配的問題,這里也額外展開一下。
小米這個白叫珍珠白,在光線下會呈現不同的角度顏色,原理應該就是內部加有金屬顆粒,俗稱金屬漆。
對應普通的白色就是素漆,這兩種漆面在陽光下的區別比較大,成本的話也是金屬漆高一點。
不過要說同樣要加錢的其他配色,我覺得白色加錢選配的性價比并不高,因為特殊顏色的車漆調制難度和成本更高。
要說好看,我覺得白色配 YU7 是最好看的。
好了,關于小米 YU7 就聊了這么多了,前后總共寫了三篇文章,該聊的也聊完了。
還是那句話,現象并不重要,從背后的邏輯里我們能學到一些啟發是最好的。
最后,如果不出意外,這個周末就會有第一批 YU7 車主提車了。
據說,依然會有雷總親自交車環節。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有讀者問,怎么最近寫小米 YU7 的頻率那么高?
很簡單,一個是我本身對它就很感興趣,畢竟算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的一個奇跡。
另外就是這個主題就是有流量,你們看我最近幾篇文章的閱讀量就知道。聊產品聊工作聊干貨的,沒人看。但凡聊小米的,熱鬧極了。
我會把一些思考和啟發融入到對現象的分析過程中,這樣你們就能在湊熱鬧的同時看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其實我的很多文章也都是這種風格,我想交付的,還是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