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梧桐樹智庫報道,截至2024年底,內蒙古農村金融機構的總資產9347.92億元,2024年全年虧損363.89億元。
2024年,內蒙古農村金融機構存款總額7921.91億,貸款總額4671.88億。
而2019年到2023年,內蒙古農村金融機構盈利34.52億元、16.45億元、16.46億元、4.27億元和6.09億元。
根據內蒙古金谷農商銀行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該行虧損25億,凈利潤同比下降1656.48%。導致金谷農商銀行凈利潤大跌的主要原因是資產減值損失猛增到了25.75億,2023年這一數據僅為3.81億。
內蒙古農信長期面臨機構分散、風險承壓的困境,2023年末,內蒙古農信系統不良貸款率高達3.15%,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為破解困局,2024年8月,內蒙古啟動新設合并程序,120家機構同步完成內部決議。今年5月16日,內蒙古金融監管局批復同意內蒙古農商銀行開業,內蒙古農商行的注冊資本為580.17億元,在農村金融機構中最多。
內蒙古農商行成立后,內蒙古120家農村法人機構被宣布解散,具體包括54家農信機構(52家聯社)、26家村鎮銀行、37家農商行、3家農合行等。內蒙古農商行也成為全國首家一次性整合120家農信機構及村鎮銀行的省級統一法人銀行。
新成立的內蒙古農商銀行構建起“總行—盟市中心支行—旗縣級支行”三級管理體系,內設23個職能部門和3個區域審計中心,下轄14家盟市中心支行、103家旗縣級支行,覆蓋2192個營業網點,3萬余名員工。
內蒙古農商行的股東結構比較分散,前五大股東是內蒙古自治區農村金融學會、內蒙古金融資產管理局、鄂爾多斯市財政局、內蒙自治區財政廳、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19%、12.92%、12.41%、12.06%、7.75%,32家地方財政局持股比例從0.17%、0.4%、0.8%到1.03%、4.82%不等;其他股東還有多家地方國企以及民營企業和自然人。
內蒙古農商銀行在籌備期間就將不良資產清收列為頭號任務。從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內蒙古農商銀行(籌)黨委書記、董事長(提名)劉豐連續主持召開五次專題會議,部署清收策略。
在第五次會議上,劉豐傳達落實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專題調度會精神,聽取系統建設、數據治理和不良資產清收處置進展情況,研究部署工作措施。
其強調,不良資產清收處置要緊盯重點,抓住關鍵,上下努力,提速見效。要把債權債務關系對應清楚,把歷史欠賬梳理完整,把與屬地政府及財政、工信等部門的對接工作層級往上提。
根據梧桐樹智庫報道,除農村金融機構外,內蒙古的城商行體系及在內蒙古經營的政策性開發性銀行亦陷入困境。根據梧桐樹智庫報道,截至2024年底,內蒙古城商行的總資產5840億,全年虧損達到44.96億元。在內蒙古經營的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總資產4746億,2024年全年虧損85.76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