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196,醫生說我是慢性腎功能不全,這指標還能降回去嗎?”
后臺每天都能收到類似的留言。肌酐升高,就像懸在腎友頭頂的“警報燈”,尤其當數值超過133μmol/L(腎功能不全代償期上限),很多人就開始慌了:是不是腎已經壞透了?中西醫調理到底有沒有用?今天就用最實在的話,把這個問題講清楚。
一、先搞懂:肌酐196,你的腎到底“壞”到哪一步了?
肌酐是肌肉代謝的“廢物”,正常情況下會被腎臟過濾后排出體外。當腎功能受損,肌酐排不出去,就會在血液里“堆積”。
1.正常值:男性57-111μmol/L,女性41-81μmol/L(不同醫院參考值略有差異)
2.196μmol/L:處于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肌酐133-442μmol/L),說明腎臟濾過功能已經下降,但還沒到尿毒癥階段(肌酐≥707μmol/L)。
這個階段的關鍵是:腎臟還有“挽回”的空間!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目標都是阻止肌酐繼續升高,甚至通過調理讓數值往下走。
二、西醫:降肌酐的核心是“止損+護腎”
很多人覺得西醫只開降壓藥、降糖藥,不直接“降肌酐”,其實是誤解。西醫的邏輯是:先控制“傷腎”的元兇,再給腎臟“減負”。
1.揪出“幕后黑手”:高血壓、糖尿病、腎炎是最常見的誘因。比如血壓超過130/80mmHg,會持續“碾壓”腎小球,必須用沙坦類、普利類藥物把血壓壓下去;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mmol/L以下,否則高糖會像“糖水”一樣泡壞腎臟。
2.給腎臟“減負”:少吃高蛋白食物(比如每天吃1個雞蛋+1兩肉就夠了),避免熬夜、劇烈運動,別亂吃藥(尤其是偏方、止痛藥)。這些做法能減少肌酐的“來源”,讓腎臟少干活。
3.特殊情況“應急降肌酐”:如果肌酐突然飆升(比如脫水、感染導致),通過輸液補水、抗感染,肌酐可能快速回落;但如果是慢性損傷,西醫不會追求“快速降肌酐”,而是穩住腎功能,避免發展成尿毒癥。
三、中醫:不只是“排毒”,更要“修功能”
中醫眼里,肌酐高是“脾腎虧虛、濕濁瘀血堵在體內”。就像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污水排不出去,光通下水道不夠,還得修好漏水的管道。
1.健脾益腎:補“動力”
脾負責“運化”,腎負責“排泄”,兩者虛了,毒素就排不動。常用黃芪、黨參補脾氣,熟地、山藥補腎氣,就像給腎臟加“發動機”,增強它的排泄能力。
2.利濕泄濁:清“垃圾”
用大黃、六月雪、土茯苓等中藥,通過大小便把濕濁排出去。比如大黃,既能通大便,又能抑制腎臟的炎癥反應,臨床常用它做灌腸,幫腸道“分擔”排毒任務。
3.活血化瘀:通“管道”
腎臟的小血管堵了,毒素也排不出去。丹參、川芎這些中藥能打通血管,讓腎臟的血流更通暢,就像疏通了淤堵的河道。
注意:中醫講究“辨證”,比如同樣是肌酐高,有人是“濕熱型”(怕熱、舌苔黃),有人是“陽虛型”(怕冷、水腫),用藥完全不同,千萬別自己抓藥吃!
五、中西醫聯手:這些情況,肌酐真的能降
不是所有肌酐高都能降,但這3類人概率更高:
1. 剛發現肌酐升高,病因明確
比如因為急性腎炎、藥物損傷導致肌酐突然漲到196,及時用西醫控制炎癥、停藥,配合中醫利濕排毒,肌酐可能降到正常。
2. 有可逆因素沒控制
比如血壓飆到160/100mmHg、血糖長期10mmol/L以上,或者最近吃了太多蛋白粉,先通過西醫把血壓、血糖穩住,調整飲食,再用中醫調理脾腎,肌酐可能降20-50μmol/L。
3. 腎功能不全早期,尿蛋白不多
此時腎臟損傷較輕,中西醫結合控制蛋白尿(比如用沙坦類+黃芪),改善腎臟血流,肌酐可能維持在150左右,甚至更低。
六、大實話:別迷信“快速降肌酐”
1.別信“偏方神藥”:很多聲稱“3天降肌酐”的藥,可能加了瀉藥,讓你拉肚子“臨時排毒”,但會傷腎,停藥后肌酐反跳更高。
2.肌酐不是“降得越低越好”:慢性腎損傷的腎友,盲目追求“正常數值”,可能過度節食導致營養不良,反而加速腎衰。
3.中西醫不是“二選一”:西醫控基礎病,中醫調體質,就像給腎臟“雙保險”,比單打獨斗更靠譜。
最后想說:肌酐196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任不管。現在開始,把血壓、血糖穩住,少吃高鹽高蛋白,找正規醫院的中西醫腎內科聯手調理,很多人都能把肌酐穩住,甚至降下來。#你的腎臟健康嗎##肌酐高吃什么藥降得快?##奕健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