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簽約到落地僅用4個月,政府在場地、租金、設備等方面都給了我們全程支持!”四川牙谷微齒馨口腔門診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趙的感慨,道出了中國牙谷核心區首家醫療機構——微齒馨口腔門診的落地速度。近日,這家集“數字化工廠+高端門診”于一體的口腔診療中心啟動試運營,每日接診量持續攀升,不僅為資陽市民帶來前沿診療體驗,更以“前店后廠”模式填補了中國牙谷全產業鏈中醫療服務板塊的空白。
政企協同筑巢引鳳:審批提速背后的營商密碼
“相比其他園區,這里辦證速度快近60%,牙谷的‘一條龍’服務讓企業少走了不少彎路。”鄭趙在將微齒馨口腔門診落地中國牙谷的同時,其主導的隱形矯治器生產基地也同步啟動建設。他口中的“效率奇跡”,源于資陽高新區“政策+服務”的創新組合拳——通過“廠房即產房”政策提供標準化生產空間,搭配從注冊審批到人才供給的全周期服務,實現了“診療門診先行運營、生產基地同步籌備”的高效推進節奏。
四川牙谷微齒馨口腔門診部。
據資陽高新技術產業服務中心投資促進二科科長吳成良介紹,今年2月,高新區通過“廠房即產房”政策與全周期服務,成功招引天津微齒馨落地隱形矯治器生產基地;僅4個月后,口腔門診項目便在6月同步啟動試運營。“我們不僅提供場地租金補貼,高端診療設備也由牙谷統籌配置。”吳成良透露,這種“拎包入駐”模式讓企業前期成本大幅降低。
政策紅利不止于此。中國牙谷構建的“產學研銷醫養”生態已吸引143家企業入駐,檢驗檢測聯盟將產品注冊周期縮短60%,華西口腔臨床資源與口腔學院人才供給形成閉環。“旁邊就是人才公寓,技師招聘不愁。”鄭趙指著正在裝修的隱形矯治器工廠表示,待二類注冊證獲批后,這里將實現“診所需求直連生產線”,成為西南地區首個門診與工廠無縫銜接的口腔醫療綜合體。
為患者查看口腔情況。
牙谷智造硬核支撐:口腔產品本地化供應與價格“親民化”實踐
“上午備牙,下午就能啃蘋果!”微齒馨口腔門診負責人何洪霞在診室展示的3D口掃儀正在快速生成患者牙模。診所內CBCT、顯微根管設備等產品均來自牙谷企業,消毒室采用“雙傳送口無菌流程”,全鏈條避免交叉感染。這種“頂配”設備矩陣,正是牙谷產業集群的直接賦能——護家衛士的齲齒預防產品、頻泰科技的掃描設備等本地耗材,讓診療成本較市場同類低15%-20%。“我們與牙谷多家企業達成耗材直供合作,等我們自己的工廠開始投產后,患者牙套丟失可當場換新。”何洪霞的介紹揭開了“自產自銷”的成本優勢——傳統翻倍定價的兒童矯治器,在這里實現價格“腰斬”。
全鏈閉環開啟產業新篇:從臨床反饋到全球布局
試營業現場,一位佩戴WarmAlign隱形牙套的患者正在復診。這套由微齒馨自主研發的矯治器,未來將全部由牙谷工廠供應。鄭趙透露,企業已規劃5年內于川渝、華中開設5-10家連鎖門診,依托“工廠直供+社區診所”模式下沉三四線市場。“就像口腔診療的‘芯片工廠’,我們要讓優質醫療資源像流水線一樣觸達基層。目前,我們正在與華西口腔醫院洽談合作,期望邀請華西口腔專家坐診,并提供技術支持,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診療方案,進一步提升微齒馨在口腔醫療領域的技術實力與服務水平。”
患者正在復診。
這種“醫療服務+制造”的雙輪驅動模式,是中國牙谷完善產業鏈的關鍵一步。吳成良表示,該門診的示范效應將推動更多口腔護理、門診機構入駐,形成“臨床反饋-技術迭代-產品升級”的良性循環。目前牙谷電商平臺“牙e在線”已覆蓋全國80%口腔機構,未來微齒馨的診療數據可直接反哺上游研發,助力資陽打造全球口腔產業“第四極”。
從審批提速到技術落地,從產品自研到連鎖布局,微齒馨口腔門診的每一步都踩在中國牙谷產業鏈完善的節點上,正如鄭趙所言:“在這里,我們不僅做門診,更在搭建一個貫通口腔醫療全產業鏈的創新平臺。”
全媒體記者黎暉
來源:資陽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