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謂保護大熊貓的旗號下,打造人設、編造謠言、收割流量,兩人被判刑。近日,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白某某、徐某尋釁滋事案,并當庭宣判,兩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和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
據警方介紹,白某某等人利用旅美大熊貓回國帶來的熱度,通過線上線下配合,不斷編造大熊貓被虐待的謠言,甚至到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多處基地進行聚集滋擾。另外,每次白某某組織煽動粉絲到四川的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聚集滋事,都會收到粉絲數量可觀的捐助,而這些錢最后都被白某某據為己有。
大熊貓不僅是中國的國寶,還是世界的“團寵”,一舉一動都格外引人關注。互聯網上,大熊貓也是當之無愧的流量擔當,出于對大熊貓的關心和喜愛,很多人高度關注大熊貓的日常生活。然而,一些無孔不入的網絡騙子也盯上了大熊貓帶來的流量,大肆編造大熊貓被虐待的網絡謠言。2024年5月至6月,四川成都、攀枝花等地警方根據線索成功打掉4個犯罪團伙,依法移送起訴主要犯罪嫌疑人12名,行政處罰線下滋擾人員9名。
從警方披露的信息看,造謠大熊貓被虐待案件背后大多有犯罪團伙。這些犯罪團伙內部分工明確,一方面在線上大肆造謠,另一方面在線下起哄鬧事,同時搜集現場素材,拼接加工后發布到網上,為網絡謠言推波助瀾。線上炮制謠言吸粉引流,線下不擇手段制造話題,這不僅是對網絡秩序的巨大破壞,同時也是對公共秩序的嚴重擾亂。
以白某某、徐某為例,被兩人煽動的粉絲,多次騷擾科研人員,干擾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正常工作;有的反復撥打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110報警電話等,進行虛假投訴和報警,惡意占用公共資源,造成惡劣影響;更有甚者,對科研人員和飼養員進行網暴,不但影響個人及家庭生活,而且導致相關工作難以正常進行。
經公安機關鑒定,截至白某某、徐某到案時,相關虛假視頻累計播放50余萬次。司法機關重拳出擊,再次彰顯了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的態度,同時也對各種帶節奏、蹭熱度行為發出了嚴厲警告——流量不能跑偏、放毒,網絡謠言下的每一個點擊,都是無法洗脫的有力罪證。
值得一提的是,多個犯罪團伙不約而同盯上國寶大熊貓,實際上也暴露出網絡平臺的監管漏洞。在算法加持下,流量總是會被導向公眾關注的話題領域。當造謠大熊貓被虐待成為一條賽道,網絡平臺是否盡到了內容審核的責任和義務?國寶大熊貓不是肆意編造謊言的流量池,打擊網絡謠言,相關部門一直在行動。在此過程中,網絡平臺有必要提高技術防范的意識和能力,主動筑起內容防火墻。無論如何,不能讓網絡黑灰產業成為隱秘賽道。(趙志疆)
來源:河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