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反詐勸阻的案例中,當事人被深度洗腦,面對家人和民警的勸說,往往會固執己見,堅持表示自己沒有被騙,甚至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落入騙局。山東禹城警方在一次勸阻中就發現,被害人正是他們前幾天剛剛勸阻過的人。
女子被深度洗腦
一而再再而三掉陷阱
山東禹城警方接到預警信息,轄區內一名女子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并準備向騙子交付17萬元現金,然而對于女子的身份和交付的時間地點都不確定。民警立即聯系轄區內所有的銀行網點,對當天取現人員展開排查。
禹城市公安局反電信網絡詐騙大隊副大隊長 葉小舟:很快有一名銀行的工作人員就向我們反饋,說有一名女子,上午說是家里要裝修,取走了兩張定期存單和工資卡里的所有余額,總計金額是17萬元。我們再進一步了解取款人的身份,正是之前勸阻過的張女士。
原來,就在一周前,張女士曾到另外一家銀行,要給一個外地賬戶轉賬28000元,而對轉賬用途和收款人信息,她卻無法準確表述。
隨即,銀行工作人員將這一情況反饋給警方。民警到達現場后發現,張女士正在使用一款聊天軟件與犯罪嫌疑人進行溝通。
禹城市公安局反電信網絡詐騙大隊副大隊長 葉小舟:到了那里之后,看到張女士的手機上安裝著一款小眾的聊天軟件,聊天的主要內容就是誘導投資和催促她轉款。根據經驗基本上就可以判定,張女士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對她進行勸阻的過程中,她十分抗拒,很不配合。
民警通過聊天記錄看到,對方正在使用語音通話指導張女士進行轉賬操作,在得知她正被民警勸阻時,對方就把她拉黑了。隨后民警把張女士帶回了派出所,繼續進行勸說,同時把她手機上的相關軟件卸載了。
禹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 王巖:我們明確告知其這就是詐騙,并刪除了對方聯系方式,清除了相關的網站網址,張女士明確表示不再與對方聯系。
險!攜帶17萬元現金
正欲交給陌生人
一周前張女士明明已經表示不再聯系對方,她怎么又被騙了呢?此時的她已經取出了17萬元,準備交給騙子,當務之急就是找到她,然而民警撥打她的電話,卻始終無法接通。隨后,民警一邊聯系張女士的兒子,一邊根據她當天取錢時的衣著特征,派出警力四處尋找。半個小時后,終于找到了張女士,而此時她正要把錢交給一名男子。
前來取錢的男子名叫劉某,他說他是在網上看到一個兼職信息后,對方安排他上門取錢,并承諾會給他一定的好處費,對于其他情況他并不了解。而張女士見到突然到來的民警后,一直在旁邊解釋自己沒有被騙,而是在做一個投資的項目。
張女士說,她正在進行一個投資項目,因為自己不會操作,所以她的投資導師才安排人上門來幫她進行操作。只要完成這17萬元的投資,10天之后她就可以獲得1萬多元的收益,而且機會難得。上次因為民警的阻攔,她就已經失去了一次收益的機會,所以這次她急切地想進行投資。
張女士兒子:沒必要你這么犟,現在有三個派出所找你,我圍著禹城轉了一圈找你,你還沒理解過來問題的嚴重。
見張女士仍然執迷不悟,民警將她帶回派出所繼續勸說,而張女士始終對她投資的事深信不疑。民警了解到,一周前他們雖然刪除了騙子的聯系方式,但對方很快用其他賬號再次添加了張女士,并不斷給她發來收益圖。張女士再次相信了對方的說辭,并越陷越深。
為了讓張女士徹底放棄投資的念頭,民警輪番對她進行勸導,并給她講解了類似的投資詐騙案例,經過一天的耐心勸說,張女士終于醒悟過來,表示不再相信此類投資。同時,民警叮囑張女士的家人,對她的這筆資金進行妥善保管,防止張女士再次掉進詐騙陷阱,造成資金損失。
目前,負責上門取錢的劉某,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對涉嫌詐騙張女士的人員,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禹城市公安局反電信網絡詐騙大隊副大隊長 葉小舟:在此提醒廣大群眾,凡是網上的陌生人推薦的投資理財渠道,都極有可能是電信網絡詐騙,如果有投資理財的想法,盡量多與家人、朋友溝通交流,以免落入詐騙分子的圈套。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