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僅僅是巧合。但極為罕見!
同時出現在天空中的明亮新星V572 Velorum(左)和V462 Lupi (右)。
Eliot Herman
這幾天,南半球的天空中同時出現了兩顆“新星”,亦即所謂的“客星”。
6月12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全天超新星自動巡天系統在豺狼座方向探測到一次劇烈的恒星亮度激增事件,后續觀測揭示這是一次新星爆發。這顆新星被編號為V462 Lupi。其亮度從原本昏暗的22等,快速增加到了大約5.5等,肉眼可見。
星等是天文學家用來標識天體在夜空中亮度的方法,星等數值越小,亮度就越大。人類肉眼能夠感知到的最暗星等大約是6.5。
6月25日,V462 Lupi被發現后大約不到2周時間,天文學家又在南天船帆座發現了第二顆爆發的新星。這顆編號為V572 Velorum的新星亮度迅速上升到了與前一顆新星相似的5.5等。南半球天空中由此同時閃耀著兩顆新星。
新星(nova)和Ia型超新星(supernova)有所不同。雖然它們都是由一類特殊的雙星系統觸發的現象。這類雙星由一顆白矮星和一顆較為普通的伴星組成。在這樣的雙星系統中,由于距離較近,白矮星會通過引力持續地從伴星身上攫取物質,并在其自身表面堆積。當物質堆積超過物理學極限后,就會觸發熱核爆炸,使其亮度陡增。
但二者的當量差別巨大。一般來說新星表面發生的是局部性的氫聚變,爆發后白矮星還會保留,而Ia型超新星發生的是碳聚變,爆發后白矮星整個會被炸碎。新星可反復爆發,而Ia型超新星則通常是“一次性”的。
新星的前身通常十分昏暗,甚至從未被看到過。新星爆發后,看起來就好像天空中憑空多出了一顆星,因此叫新星。而在中國古代,新星和超新星等突然出現后又神秘消失的星被統稱為“客星”。
據記載,1936年9月25日,天鷹座出現過一顆名為V368 Aquilae的新星;僅僅8天后,人馬座又出現了一顆名為V630 Sagittarii的新星。但是這兩顆新星可見的時間都不長,兩者的亮度在達到峰值后很快消失,因此它們可能并未在夜空中并存過。也有天文學家稱2018年出現過類似現象,當年有兩顆新星的亮度在同一天上升到了肉眼可見的程度。但總體上兩顆新星同時出現在天空中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現象。
新星亮度的維持時間大多在幾周左右,有一些會快速消失,也有少數能夠維持更長時間。這次的新星V572 Velorum維持時間已經超過13天,爆發期持續了3至4天。
目前這兩顆新星依然高掛在南半球的天空中。V462 Lupi的位置與豺狼座亮星Delta和半人馬座亮星Kappa相去不遠。除了在南半球可以看到,北半球緯度較低地區可能也有機會在地平線上方很低的天空中一睹它的風采。
V572 Velorum則位于南天星座船帆座內,靠近船帆座亮星Mu和Phi。北半球無緣得見。
“客星”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有著豐富的象征意義。
參考 'An exceedingly rare event': See a pair of nova explosions shining in the southern sky this week. https://www.space.com/stargazing/an-exceedingly-rare-event-see-a-pair-of-nova-explosions-shining-in-the-southern-sky-this-wee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