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說:“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五十五歲,正好站在這兩個年紀中間,半生的奔波漸漸慢了下來,該明白“什么該爭,什么該放”了。
老話常說“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和安寧”,有些地方年輕時去著熱鬧,到了這個歲數再常去,就容易惹麻煩、耗心神。
“人過五十五,五地不久留”,這五個地方能少去就少去,不是矯情,是對自己的晚年負責!
一、少去“東家長西家短”的是非窩——家長里短嚼舌根,聽多了心不靜,老話“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要記牢
小區樓下的涼亭、菜市場的角落、老同學的八卦群……總有些地方聚著一群人,張口就是“誰家媳婦不孝順”,閉口就是“誰賺了黑心錢”。
你本來是路過湊個熱鬧,聽著聽著就被卷進去,要么跟著議論幾句,要么心里添了堵。
五十五歲的人,最該求個“耳根清凈”,這些是非話聽多了,容易跟著生氣、瞎操心,甚至不小心傳錯話,還得罪人。
老話說“禍從口出,病從氣入”,天天泡在是非窩里,心就像被蒼蠅叮過的粥,怎么都清爽不了。
就像老輩人說的“是非止于智者”,遇到這種場合,打個招呼趕緊走,把時間留給出太陽的院子、沒看完的書,比啥都強。
二、少去“攀比炫耀”的酒局飯局——你炫車子我炫房,比來比去心發慌,老話“人比人,氣死人”是實在理
有些飯局,名義上是“聚聚”,實際上是“比富大會”:有人拍著桌子說“我兒子剛換了輛寶馬”,有人掏出手機曬“剛買的學區房”。
你要是沒這些“資本”,坐著渾身不自在;就算有,跟著湊趣炫耀,回家也得琢磨“下次該拿啥比過他”,累得慌。
五十五歲了,該明白“各家有各家的日子”,房子夠住、孩子平安,就是福氣,沒必要跟人比排場。
老話說“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那些用來攀比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爭贏了面子,輸了心氣,不值當。
這種飯局能推就推,不如回家跟老伴喝杯小酒,踏實!
三、少去“熬夜拼酒”的熱鬧場——身體經不起折騰,逞一時之快遭罪的是自己,老話“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要當真
年輕時跟朋友喝酒,通宵達旦都不叫事;五十五歲再這么折騰,第二天準頭疼腿疼,好幾天緩不過來。
有些場合,別人勸酒就說“不喝不給面子”,你抹不開臉硬喝,喝多了失態不說,傷了肝、壞了胃,醫藥費比酒錢貴多了。
老話說“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到了這歲數,身體就像老舊的機器,得輕拿輕放,熬夜、拼酒就是往機器里塞沙子。
真正在乎你的人,不會逼你喝傷身體的酒;逼你喝酒的人,也沒把你的健康當回事。
這種熱鬧場,去一次傷一次,不如早點回家睡個好覺——畢竟,健康沒了,啥熱鬧都跟你沒關系了。
四、少去“別人家的是非漩渦”——清官難斷家務事,摻和多了引火燒身,老話“各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不是冷漠
親戚家夫妻吵架,你跑去當“和事佬”;朋友家孩子惹了禍,你忙著出主意“怎么擺平”。
本來是好心幫忙,可清官難斷家務事,你說的話未必中聽,辦的事未必周全,最后可能兩邊不落好,還把自己氣得夠嗆。
五十五歲該明白,“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別人的家事就像一團亂麻,你伸手去捋,很可能被纏住脫不開身。
老話說“救急不救窮,幫理不幫親”,真要幫忙,遞杯熱水、說句“別氣壞身子”就夠了,別往深里摻和。
守住自己的界限,別人的是非少沾邊,才能保住自家的安寧。
五、少去“超出能力的發財場”——高回報背后藏陷阱,貪心一動福氣跑,老話“天上不會掉餡餅”是古訓
“我這有個好項目,投一萬賺十萬!”“跟著我炒股,保你半年翻番!”——這種話聽著是不是很誘人?
五十五歲的人,手里攢了點養老錢,最怕的就是“錢貶值”,一聽“高回報”就容易動心,想給兒女多留點。
可你想過沒,真有這么好的事,輪得到你嗎?多半是騙子盯上了你的養老錢,設個圈套讓你鉆。
老話說“貪小便宜吃大虧”,這歲數輸不起了,辛辛苦苦攢的錢,要是被騙了,不光日子難過,還可能氣出病來。
踏踏實實存銀行、買點穩健的理財就好,那些“一夜暴富”的發財場,躲遠點——平安比啥“財”都金貴。
人過五十五,就像莊稼到了灌漿期,得穩住心神,少折騰、多靜養。老話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你不去是非地,就少了口舌是非;不貪不屬于自己的熱鬧,就多了幾分安寧。把時間留給老伴、留給孫輩、留給自己喜歡的事,這才是晚年該有的樣子——畢竟,日子是過給自己看的,舒心比啥都重要,你說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