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行舟,心向暖陽
文/蘇蕊
“書以明志,文以清心。”此句源自諸葛亮寫給兒子諸葛瞻的家書——《誡子書》。那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恰似黃鐘大呂,穿透千年歲月,直直撞擊著我們的心靈。遙想金戈鐵馬、風云變幻的三國時代,身為千古名相的諸葛亮,以這封家書,將拳拳父愛與殷切期望傾注其中,也讓后人深刻領悟到讀書的重要性。
這封飽含深情的家書,不只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切期許,更是對讀書明志、寧靜致遠這一深刻哲理的生動闡釋。千百年來,時光悠悠流轉,可這些文字的力量絲毫不減,始終熠熠生輝,讓我們得以窺探讀書在塑造靈魂、指引人生方向時蘊含的非凡意義。
董宇輝曾說:“我沾了閱讀的光,修了心也修了容顏,所以總覺得讀過的書里,是藏著一些福氣的。”這番話,如同一縷輕柔卻有力的春風,悄然吹進這個愈發浮躁喧囂的世界。對他而言,閱讀是一場虔誠的心靈修行。在字里行間,他尋得一方寧靜天地,外界的紛擾與內心的欲望被層層過濾,知識的瓊漿緩緩注入,將內心填滿,使之變得充實而富足。他以平和的心境、愉悅的狀態,從容擁抱生活的種種,讓我們真切領略到讀書的神奇力量——既能賦予人內心深處的安寧,又能外化為人由內而外的優雅與從容。
于我而言,閑暇時分,坐在灑滿陽光的陽臺上,一邊翻看手中的書籍,一邊賞著花草,便是生活里最愜意的時光。從小到大,總有人夸贊我文章寫得好,可他們不知,這背后是我自幼對閱讀的熱愛打下的堅實基礎。
小時候,我對閱讀的癡迷,常常讓我忘記時間,也因此沒少耽誤功課,沒少遭受長輩的斥責。那時,父母總覺得我不該把大把時間花在“閑書”上,認為這是不務正業,可他們不知道,正是這些所謂的“閑書”,讓我的閱讀理解能力遠超同齡人,在征文大賽中屢屢獲獎,如今也能在寫作之路上筆耕不輟,常有稿件發表。
回首那些被斥責的日子,我從未想過,這些看似“不務正業”的閱讀,竟會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愈發深刻地體會到,那些讀過的書,早已化作筆下源源不斷的靈感,自然而然地融入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那些積累的詞匯、精妙的語句、獨特的視角,都成了我寫作時最有力的武器。每一次提筆,往昔閱讀的畫面便會在腦海中浮現,為我指引方向,讓我能夠用文字精準地表達內心的想法與情感。
如今,身邊的世界被內卷的浪潮無情吞沒,人們在激烈的競爭漩渦中苦苦掙扎,身心俱疲。此時,不妨走進書的世界,尋得一片寧靜的心靈港灣。“讀書破萬卷”,每一本書都是一位智者的靈魂所化,每一次閱讀都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在書中,我們能暫且忘卻外界的紛擾,全身心沉浸在知識的浩瀚海洋,盡情汲取智慧的養分,讓自己的內心在磨礪中愈發堅韌,足以勇敢無畏地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