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在渝東南武陵山區腹地,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的鋼軌正向著大山外延伸。重慶市黔江區公安局正陽派出所一級高級警長黃勝華站在新建成的黔江高鐵站前,望著往來調試的列車,59歲的臉上漾起欣慰的笑容——這位還有14個月就要退休的老民警,在職業生涯最后階段主動請纓,成為守護黔江“高鐵夢”的警務站站長。
黃勝華正在處理群眾求助
從警37載,黃勝華的足跡踏遍黔江的機場跑道、鄉村阡陌。2023年黔江高鐵站建設進入沖刺階段時,他毅然從服務了12年的機場警務崗位轉戰高鐵前沿。“變化的是一線崗位,不變的是扎根基層、建設家鄉的初心。”面對全新的智能安檢系統、人臉識別平臺,黃勝華每天提前一小時到崗,對照操作手冊逐項標注重點;下班后拉著年輕民警當“老師”,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智能監控平臺的操作要點。警務站年輕民警小羅感慨:“華哥就像個‘定海神針’,有他在,再忙也不慌。”
作為渝廈高鐵重慶段首個警務站,黃勝華帶領3名民輔警戰友構建起“立體防護網”。他們每天對站前廣場、候車大廳、軌道區間開展“三巡兩查”,聯合交巡警、特警建立“3分鐘應急處突圈”。今年6月23日,兩名施工工人因臨時電箱使用爭執不下,甚至剪斷電線阻撓施工。黃勝華聞訊趕到,將雙方分開安撫,結合《治安管理處罰法》逐條釋法說理。經過兩小時調解,工人握手言和,施工得以繼續。這樣的矛盾化解,警務站入駐以來已成功處置17起。
在售票廳、進站口,總能看到黃勝華手持宣傳單的身影。針對山區群眾首次乘坐高鐵的實際,他牽頭制作“乘車指南”漫畫冊,用方言講解安檢禁限帶物品,累計發放資料2300余份。為保障夜間到站旅客安全,他協調公交公司增開“高鐵專線”,推動站前路燈全部更換為智能感應燈。正陽街道居民王大爺說:“現在晚上接孫子放學,看著警務站的燈亮著,心里踏實得很。”
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渝廈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武陵山區400萬群眾的熱切期盼。黃勝華和戰友們用腳步丈量著每一寸鋼軌,用初心守護著這份期待。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站前廣場,這位老民警整理好警服,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巡查——他要用最后14個月的堅守,為黔江的高鐵時代站好“第一班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