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晚,小鵬汽車(09868/XPEV)全新純電SUV車型G7正式上市,并推出三個版本:602長續(xù)航Max版、702超長續(xù)航Max版和702超長續(xù)航Ultra版。三個版本售價分別為19.58萬元、20.58萬元和22.58萬元。
上市發(fā)售價較預售價直降4萬元,“加量不敢加價”,“加價也是為了再降下去”。(詳見財中社《“三重門”焦慮:小鵬G7營銷失據》)
高調“宣戰(zhàn)”,務實降價
這一價格策略迅速引爆市場,上市僅9分鐘大定訂單突破1萬輛,成為繼3分鐘訂單20萬輛小米(01810)YU7后又一現(xiàn)象級產品。
“20萬-30萬元級中大型純電市場上半年很熱鬧,今天小鵬G7來了。”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高調“宣戰(zhàn)”。何小鵬將矛頭直指特斯拉(TSLA)Model Y這一細分市場霸主,但同時面對小米YU7的壓力更大。
一個最明顯的例證是,Model Y標準版售價26.35萬元;小米YU7定價比Model Y低1萬元,25.35萬元起。而6月11日晚,小鵬G7在小米YU7定價公布前,宣布的預售價是23.58萬元起;結果小米YU7三分鐘訂單破20萬后,小鵬G7抓緊將售價直接調低4萬元。
內部踩踏
降至19.58萬元的小鵬G7定價甚至與小鵬2025新款G6(售價17.68萬元-19.88萬元)高配價趨同,陷入自相踩踏環(huán)節(jié)。
小鵬G7以702km CLTC續(xù)航(Model Y為593-750km)、從10%充電到80%僅12分鐘(Model Y需24分鐘)、2250TOPS算力(Model Y FSD需要6.4萬元訂閱,算力720TOPS)三大核心參數展開競爭。
“充一臺Model Y的時間能充兩臺小鵬G7。”何小鵬聲稱。
在產品定位上,G7與之前的P7+一樣,專注家用場景。其傳統(tǒng)SUV造型設計帶來寬敞的前后排頭部空間,較Model Y分別高出45mm和53mm,并預留設計了可變形露營餐桌、掛鉤等實用功能的空間;與華為合作的AR-HUD追光全景抬頭顯示,為首個真正融入AI的HUD解決方案,“可以讓人像玩游戲一樣看著屏幕開車”。(詳見財中社《行業(yè)首發(fā)三大場景,小鵬聯(lián)手華為做出世界最好AR-HUD》)
同時,此次定價背后有小鵬供應鏈體系的深度重構。有媒體指出,G7借鑒了大眾的成本管理體系,并通過小米式預期管理制造價格反差。
何小鵬在發(fā)布會后強調,“G7既有銷量又有利潤,四季度盈利不是挑戰(zhàn)”。目前,小鵬2025年上半年累計交付19.72萬輛,已超2024年全年。但值得注意的是,G7 Ultra版的三芯片架構尚未完全落地。有媒體實測,當前Ultra版車輛僅搭載兩顆芯片,第三顆需待之后門店安裝,智駕功能和AR-HUD功能暫非完全體。(詳見財中社《造車新勢力“變天”:理想被“平替”掉隊》)
作為被何小鵬稱作“一款來自未來的車”,小鵬G7營銷槽點不少,有分析犀利指出,G7需警惕與自家的P7+(18.68萬起)、G6(17.68萬起)的內部產品蠶食效應,同時面臨小米YU7的持續(xù)壓力。交銀國際(03329)認為,G7填補了小鵬G6與G9之間的市場空白,有望提升平均售價與毛利率。
何小鵬預言,“未來5-10年中國市場將僅存少數‘特別酷和特別強’的車企”。小鵬G7酷不酷、強不強還需時間證明,人緣好卻是真的。小米董事長雷軍7月2日晚直播中,談及多家車企銷售以"攔截話術"爭奪小米YU7訂單時,大方地推銷小鵬G7:"若大家急用車,7月3日發(fā)布的小鵬(09868)G7、7月底發(fā)布理想(02015)i8和特斯拉(TSLA)Model Y都不錯。"(詳見財中社《雷軍釋疑:轉向YU7的訂單占比不足15%》)
截至7月4日收盤,小鵬汽車港股下跌6.56%,報69.1港元,市值1317億港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