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肖夏 重慶榮昌報道
“這兩天生意確實還可以,還好你打電話預約了,你看全都坐滿了?!?/p>
忙著顛勺的陳續勇笑著看了一眼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趕緊回頭看鍋里,生怕火候過了。
陳續勇夫婦是重慶市榮昌區本地人。六年前,夫婦倆在榮昌的迎賓大道和民安街路口開出這家家常菜館“一聞知味”。店面不大,路人稍不留神就會錯過。
(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打卡的本地館子,21記者攝)
6月末的一天,被網友稱為“榮昌老高”的重慶市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邁進了陳續勇的館子,自掏腰包掃碼預付了2000元,請了兩桌企業家吃飯。
這頓飯最終實際消費1100元。當天和他一同就餐的20余人中,有到訪榮昌的營銷專家華紅兵,全國勞模、榮昌興旺種豬場場長郭平,重慶市人大代表、華森制藥董事長游洪濤,全國人大代表、榮昌養豬龍頭企業琪金食品董事長林其鑫,以及“桃二妹”等幾位90后創業者。
用高書記的話說,這頓飯覆蓋了榮昌一、二、三產業的重要參與者。
新聞并未提及具體店名,但榮昌人都知道,高書記又出來支持本地商家生意了。在鼓勵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信心的當下,“帶頭消費、帶領消費”的高書記又一次成為全網焦點。
不只是陳續勇家的餐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在榮昌走訪發現,不少高書記就餐、考察過的路邊小店都成了“網紅”,有的門店推出了高書記同款套餐,接住了新一波流量。
榮昌是今年的“頂流網紅”。4月“甲亢哥”中國行被追著投喂榮昌鹵鵝,為榮昌帶來了“天降富貴”。榮昌政府適時抓住機會,今年五一、端午等假期開放機關食堂、留出數萬個免費停車位、安排志愿者接站、送游客免費禮品……兩個小長假接待游客數共計超過33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26億元,讓榮昌的鹵鵝、夏布、陶藝都成了“網紅”。
距離網絡熱度巔峰期已有一兩個月,榮昌消費、文旅行業的火熱氛圍依舊。
當地鹵鵝龍頭企業三惠鹵鵝食品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旗下幾家門店投入幾十萬元正在提檔升級;榮昌夏布織造技藝傳承人綦濤欣喜地發現,最近常有消費者主動找來購買夏布服裝;新城區中心的幾條干道旁,出現不少剛開業的餐館、商超;開網約車的師傅說,這兩天都還接到遠從東北、廣東而來的外地游客。
在今年之前,榮昌這座位于渝西的千年古城,盡管坐擁成渝高鐵的通達便利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中間區位,卻并不算聞名。北邊的大足區,擁有因《黑神話:悟空》再度爆紅的大足石刻。東邊的永川區,有更接近重慶主城的區位優勢。西邊的四川隆昌市,與榮昌位置相鄰、名字相近,初通高鐵時,常讓分不清兩者的外地旅客下錯站。
如果說過去,榮昌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只底子不錯卻人氣不足的潛力股,那么近些年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發展消費文旅的助力下,這只潛力股終于迎來了“指數型上漲”。
2023年、2024年,榮昌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同比增長6.6%、5.8%,超出當年重慶市和全國平均增速。不僅其游客接待量、游客總消費額大漲,榮昌去年高達41.8%的工業投資增速也是遠超重慶市和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電子信息產業、醫藥產業、食品農產品加工業均有顯著增長。
從天降而來的全網熱度,到細水長流的大眾消費,再到謀劃長遠的產業布局,一環扣一環,榮昌正想方設法將流量變成“留量”,為這座千年古城續上持續不斷的經濟活力。
“高書記同款”,激活榮昌市民消費
“高書記同款”是最近不少榮昌餐館的“新賣點”。
“這道紅燒拐子筋,就是前幾天高書記請客的一道菜,是我們的招牌菜?!标惱m勇向到店就餐的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推薦,“再加個小菜,絕對夠了?!?/p>
陳續勇說,這家店已經開了六年,一直都是做周邊鄰居生意,最近雖然火了,但價格、分量都沒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餐期間觀察發現,到店食客多是周邊居民,鄰桌互相都認識,一頓飯下來人均五十塊錢上下——這是高洪波口中“榮昌當地正常的消費水平”。
出現在高書記“打卡記錄”里的,更多是一頓十來元的面館。在榮昌地標瑞爾大酒店附近,一家豬肝面館在門口放上了高書記就餐的照片,為慕名而來的食客標出了“高書記同款”。
老板娘唐柯蒙是四川廣安武勝人,前兩年從教師崗位退休后,因為兒子在榮昌安家搬了過來,發現吃不到家鄉風味,決定開一家武勝風味的豬肝面館。
“高書記來店里吃了好幾次,他有朋友來都會帶過來?!碧瓶旅苫貞洝?/p>
(高洪波晨跑完常會找一家路邊餐館就餐,21記者攝)
行業人稱“唐司令”的榮昌人唐剛今年5月回鄉創業,投資20多萬元開了一家榮昌鋪蓋面館,吸引了高書記多次光顧。聽說他做了三十多年鋪蓋面生意、徒弟遍布全國,高書記托人請他到區政府“一對一”座談,想聽聽他對榮昌鋪蓋面走出去有何建議。
“榮昌鋪蓋面是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過去沒有做好品牌和宣傳,和其他特色小吃比如沙縣小吃、拉州拉面的產業化水平差距還很大。”唐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他決心回鄉創業,正是因為見證了今年“五一”榮昌的超級流量?!皬?月1號開始,我在夏布小鎮擺攤八天,一天能賣兩三萬塊?!碧苿傉f,超預期的業績,讓他相信回榮昌做鋪蓋面大有可為。
榮昌全網爆紅后,像唐剛這樣決心創業的并不少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榮昌走訪發現,最近出現了不少新開業的餐館、商超,光是做榮昌鋪蓋面的餐館就有好幾家。
鹵鵝產業更是頂流中的頂流。榮昌鹵鵝協會會長鄒朝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最近兩三個月鹵鵝火了之后,整個榮昌多了一百多家賣鹵鵝的商家,“連以前做房地產的老板都來賣鹵鵝了?!?/strong>
外地游客涌入、餐飲旅游爆紅,豐厚了榮昌居民的錢包。
高洪波在一場公開活動上分享過一組數據——榮昌全區今年前四個月存款余額增加了58億元,已經超過2024年全年存款余額增量的50億元。
存款增加,一方面讓老百姓有底氣開展購車購房等大眾消費——今年4月初到5月中旬,榮昌全區商品住房銷售同比增長了40%,汽車消費增長了27%。
另一方面,存款余額大幅增長也說明,大眾并不缺消費能力,就等一把火。
幾個月前就在號召政府干部帶頭消費、帶動消費的高洪波,于是頻頻走進榮昌街邊小店就餐,為本地商家“吆喝”,將“榮昌老高”的流量帶給商戶。
“親友靠走動,健康要運動,消費要帶動,經濟要流動。”這句話最近常被高洪波掛在嘴邊。他說,如果有消費能力的人都不支出,小商小販就更沒有收入了,所以更要帶頭消費、帶領消費。
榮昌區商務委透露,今年1至6月,全區新增經營主體3100多戶,其中住宿和餐飲業新增460余戶。
一座城市有其內生的經濟動力。在政府適當鼓勵引導下,流量帶動人氣,人氣促進消費,消費提振經濟,一座城市的活力就在街頭巷尾間流動了起來。
地方產業“出圈術”:學會擁抱流量
當很多地方還在權衡其利弊時,榮昌的官員、商家在學習如何擁抱流量、用好流量。
90后榮昌人邱濤,兩年前注冊了品牌“桃二妹”,主營各類麻辣冷食,主要通過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營銷,光抖音看就注冊了三個賬號。
今年5月,偶然一條視頻被高書記發現后,邱濤被請進了“榮昌老高”的鏡頭,高書記拉著她給網友、媒體推薦“桃二妹”的產品。
“不到24小時,我的視頻瀏覽量超過一百萬,訂單也是噌噌噌地往上漲。”第一次“蹭”到流量的邱濤難掩興奮。
二十多年前城市白領綦濤來到榮昌,接觸到夏布這一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織藝,此后一頭扎進了夏布產業化的探索中。如今她是榮昌夏布織造技藝非遺傳承人。
“這一路上其實挑戰很多,之前這些年一直都在堅持,周鴻祎周董到我們夏布小鎮店里買了一件夏布上衣,沒想到一下火了,這家店一天營業額能有往年低谷期的十倍以上,有時候一天銷量能抵以前一個月,讓我們感覺之前的堅持都是有價值的。”綦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嘆。
(360創始人周鴻祎帶火了這件紅色夏布上衣,21記者攝)
鹵鵝、夏布、榮昌陶、鋪蓋面……榮昌的幾個特色產業,每個產業都有一批商家在經營抖音、小紅書、視頻號,學習如何用平臺流量獲客。
45歲的唐剛開了幾年的抖音號,也因為榮昌和高洪波書記的流量火了一把,給他的鋪蓋面館帶來了不少生意。
“今天早上還有幾位從湖北、湖南來的游客給我打電話,問我們開不開門,我們現在其實24小時營業,就是希望游客深夜到了也能吃到夜宵面?!碧苿偢嬖V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社交平臺種草、網店轉化銷售,這一路徑已經被很多消費品驗證過。榮昌以往不為大眾熟知的特色產業,如今也終于感受到其市場爆發力。
“消費者以前不了解夏布,今年火了之后,很多人主動找到我們的賬號咨詢,到我們的網店下單,讓人特別感動,說明其實大眾是有需求的、夏布是有市場的?!濒霛f。
即便商家們接住了流量,但還不夠。綦濤說,最近高書記兩次出席活動都穿著她設計的夏布服裝,還鼓勵她主動站出來“蹭流量”,把品牌更好地打出去。
“他特別希望我們夏布企業都能站出來接流量,嫌我們還不夠大膽。”綦濤說,“我們做非遺的人還是有點矜持?!?/p>
商家們對流量的認知轉變,不只是高書記一人引導的功勞,也是榮昌當地政府轉變思維的結果:流量從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既然能幫助企業經營、帶動產業發展,流量就是該接的,熱度就是該要的。
邱濤就專門錄過一條視頻,從自身經歷出發,介紹榮昌近年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
“你想我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個體工商戶,會被區政府邀請上主席臺發言,是什么含金量?政府對我們個體工商戶也好,民營企業也好,確實非常關照?!鼻駶f。
“爆紅”后如何“長紅”?
熱度總有降溫的時候。近年因為特色美食爆紅的城市,都經歷過這一過程:熱度爆表,然后迎來下降曲線。
榮昌如何超越這一“自然規律”?
高洪波最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就回應,要想把線上網絡流量變成線下經濟發展的增量,首先要有“長紅”的意識,要有所作為、主動作為。就像“鹵鵝哥”投喂“甲亢哥”給榮昌帶來的天降流量,如果當時政府不作為,三天就會冷場。
不少榮昌本地人都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到,榮昌現在幾乎每周都有活動,除了特色美食,也希望用常態化的文旅體驗留住游客。
2023年開始,榮昌每年都圍繞“千年榮昌·歷史文化周”活動,著力塑造“一都三城”(中國西部陶瓷之都、非遺體驗之城、運動健康之城、美食休閑之城)文旅品牌,全年舉辦迎春煙花晚會、端午龍舟賽、七夕河燈節、年豬文化節等民俗活動。
榮昌也在給自己貼上運動的新標簽,豐富城市IP。
榮昌從2019年開始組織馬拉松,今年5月舉行的馬拉松,酷愛跑步的高洪波書記就成了賽事的“明星”,吸引了超過7000人參賽,大批游客、網絡大V、馬拉松愛好者專程趕來。
眼看“蘇超”如火如荼,榮昌從6月開始又啟動了特色城市足球邀請賽,活動將持續至12月, 每周末都將邀請全國各地的業余足球隊匯聚榮昌,不以城市間對抗為看點,而是以特色地方美食或者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隊名。
7月1號,榮昌鋪蓋面足球隊就和豐都麻辣雞足球隊來了一場“友誼賽”,雙方都將自己的特色美食小吃擺進了現場,麻辣雞、鋪蓋面、豆腐乳、青龍茶攤前的人氣比賽場還高。
(榮昌鋪蓋面隊vs豐都麻辣雞隊比賽現場,球迷們對吃更感興趣,來自榮昌發布)
榮昌還提出自己發掘流量,培育更多本地人成為大V,給家鄉“帶流量”。
5月底的一場活動上,榮昌提出力爭到2025年底,形成10000名星火達人、1000名潛力達人、100名成長達人(100個標桿店鋪)、10名知名達人的網絡達人矩陣。規劃尤其提到,要讓“老板出鏡、產品出圈、企業出名”成為榮昌所有企業的共識。
以往自然發展的榮昌特色產業,得到了主政者更多重視。
唐剛介紹,上個月高洪波書記召集政府、行業召開了榮昌區鋪蓋面座談會,提出要推動榮昌鋪蓋面實現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讓其走出重慶、走向全國。為此,榮昌政府成立了鋪蓋面專班,榮昌鋪蓋面協會正式啟動籌備,他也加入成為理事之一。
唐剛對記者說,最近他考慮在游客集中的解放碑開一家形象店,借助重慶旅游的人氣把榮昌鋪蓋面的品牌打出去,“如果都只是在榮昌本地賣鋪蓋面那就沒得意義,一定要賣到全國去?!?/strong>
同樣在謀劃規模化、走出去的還有榮昌最大的美食招牌——鹵鵝。
在今年5月的產業發展招商推介大會上,借助鹵鵝的網紅效應,鵝產業鏈重點項目現場簽約項目8個,總投資9億元。榮昌政府已提出成立鹵鵝產業園,希望能推動全區300余家作坊向產業園集聚。
榮昌鹵鵝協會會長鄒朝文一周前接待了汕頭市獅頭鵝產業協會一行到訪,交流中對方透露的數據讓他吃驚——去年汕頭獅頭鵝產值做到了85億元,而榮昌鹵鵝一年產值才幾個億。
“榮昌鹵鵝其實就是當年湖廣填四川潮汕移民帶過來的,跟獅頭鵝有淵源。汕頭獅頭鵝產業規模能做這么大,肯定有很多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鄒朝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榮昌最大的一家鹵鵝企業三惠食品,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兩年前新建工廠引入了自動化、標準化設備,保證鹵味的穩定性和一致性。負責人藍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現在生產線能自動完成翻轉、調味、殺菌、包裝等程序,提高了效率,也避免了手工生產的偏差。
長期以來,榮昌鹵鵝行業的從業者多是家庭作坊,以短保質期鮮食為主,冷藏最多保持三五天,將榮昌鹵鵝的銷售半徑限制在了川渝一帶。
過去幾年,三惠食品與西南大學等機構合作研發適合長保質期的預包裝產品,將鹵鵝制品的保質期拉長到了90天、120天。藍偉介紹,公司現在大概1/3是預包裝、鎖鮮包裝的產品。
(三惠食品是榮昌最大的鹵鵝企業,21記者攝)
去年,三惠食品還獲得了HACCP體系認證證書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這意味著有了出口進入境外市場的準入資格,最近已經開始有東南亞、中國港澳地區的合作方來接洽。
鄒朝文認為,因為移民歷史東南亞與潮汕飲食文化聯系緊密,獅頭鵝在東南亞有廣大市場,但榮昌鹵鵝出海也有自身的優勢:一方面榮昌白鵝個頭中等、肉質適宜入口、川味在國外的受歡迎度也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因為成本優勢,榮昌鹵鵝的價格遠低于獅頭鵝,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城市形象助力營商環境
街邊餐館、特色產業維系的是地方民生,如果說推動消費、提振規模是優化經濟的毛細血管循環,榮昌政府也不忘強健大動脈,著力把產業引進來。
4月開始爆紅后,榮昌的招商部門便開始跟進布局鹵鵝養殖場、家禽疫苗等項目,2025年第二季度,榮昌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投資總額達84.3億元。
最近榮昌政府接連“出擊”,面向外地企業開展推介,高洪波也帶隊外出考察,積極推介榮昌的投資環境,洽談對接項目。
7月2日,深圳市金誠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欣業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皓光電有限公司、寶璽科技(廣東)有限公司、廣東力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榮昌區政府簽署了投資落戶協議,將在榮昌布局光學鏡頭設計及生產、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汽車塑件改性材料研發等項目,預計年產值超過10億元。
事實上,五家企業的負責人一天前剛到榮昌,在詳細了解榮昌產業發展和營商環境后,就當場表達了投資意愿。
汽車制造配套、新材料,正是榮昌近年來積極引入的產業方向。近年來,榮昌積極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制造業、食品農產品加工業、醫藥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布局。
2024年,榮昌的規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中,電子元件產量同比增長38.4%,印制電路板同比增長27.8%,獸用藥品同比增長77.4%,不銹鋼日用品同比增長22.4%。
榮昌位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軸黃金聯接點上,既可以承接重慶汽車產業資源轉移、成渝電子信息產業配套的發展機遇,也能融入成渝地區多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的區域大局。此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龐大消費需求,疊加榮昌豐富的農牧產品資源,也給食品農產品加工業提供了發展基礎。
最近幾個月,來榮昌考察投資的外地企業并非少數。
在高書記考察的另一家街邊餐館面山鍋鋪蓋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遇到了來自河北的劉先生,從事汽車智聯網配套服務的他已經在榮昌考察了三天,了解當地市場需求。
開網約車的朱師傅也發現,最近一兩個月,來榮昌考察的外地商人很多。“都提著公文包,開口就是普通話,要么去政府、產業園,要么就是去幾個景區逛。”56歲的朱師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前來考察的外地企業家,普遍都對榮昌的城市面貌感到意外。
硬件方面,與重慶主城的山城地貌完全不同,榮昌城建規整,道路筆直寬闊,工業園區與居民生活區接近,高鐵站距離園區、城區也只要十幾二十分鐘,對于企業招工、物流運輸構成便利。
(下班高峰期的榮昌街頭,21記者攝)
軟件方面,榮昌政府近年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除了“一站式企業注冊審批服務”“免費幫企業代辦服務”等優化行政審批的服務項目外,還強調政府政策的穩定、一致。
一個登上新聞的事例是,一家電子企業在榮昌考察了幾年,盡管中間榮昌換了三任區委書記,當地給到的招商引資政策一直按進度如期兌現,最后這家企業欣然落戶榮昌。
曾經苦于不夠紅的榮昌人,如今終于體會到了“太紅了也有煩惱”——游客、企業紛至沓來,如何把“網紅流量”轉為“經濟增量”,如何讓外來游客常來、讓外來投資長期扎根,需要長期下功夫。但好在,這已經不是高書記一個人的戰斗,而是所有榮昌人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而且經過這幾個月來的城市形象塑造,外界對榮昌的善意和期待也在增長。
正如河北人劉先生所觀察的,“其他熱門城市,很多產業早就有投資進去了,而像榮昌這樣,以前相對冷門、現在正當紅的城市,可能正是一片藍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