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法治報》頭版頭條,福建高院《閩法快訊》刊發平潭法院嶼頭鄉“同心圓”法治驛站工作亮點。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
“有法律問題就去‘同心圓’法治驛站。”這成為了平潭嶼頭島上居民們的新共識。2024年12月,平潭法院嶼頭鄉“同心圓”法治驛站成立,集糾紛調解、法律援助、法治宣傳等服務于一體。將矛盾在網格內化解,讓法治理念在群眾中扎根。
“法理+情理”,就地解紛“化干戈”
碧海環抱的嶼頭島,漁民世代耕海為生。這里鄰里相熟、鄉情濃郁,卻也因頻繁的漁業雇傭,讓勞務糾紛屢見不鮮。此類案件既涉經濟利益,又系人情紐帶,若處理不當,可能引發連鎖矛盾。
2024年7月,翁某在嶼頭島修補漁網時意外身亡,其家屬與雇主陳某因賠償金額爭執不下。這起案件也在島上引起了關注。面對離島交通不便、往返耗時長的實際困難,承辦法官三次登島,頂著烈日勘察事發現場,逐戶走訪周邊漁民。在全面了解糾紛情況的基礎上,蘇平法庭啟動“同心圓”法治驛站聯動機制,聯合駐島調解員、鄉賢、人大代表,借助綜治中心力量搭建調解平臺。針對雙方情緒對立、賠償訴求懸殊的僵局,法官將民法典侵權責任條款和典型案例匯編成冊,釋明雇主責任與賠償標準;又以走訪收集的證言喚起陳某對逝者的共情,“老陳,你們相識幾十年,這不僅是賠償,更是給老伙計家屬的一個交代。”經多輪釋法析理,雙方最終達成賠償協議,積壓數月的矛盾得以化解。
法官在嶼頭島“同心圓”法治驛站調解糾紛
“多方+多元”,繪就基層“新楓景”
“多虧蘇平法庭遠程指導,這樁難事才有著落!以后還得多跟您取經!”嶼南村村書記視頻連線時,向法官連連致謝。
此前,村民老李翻建房屋損壞鄰居院墻,雙方因賠償金額和修復方案僵持不下。村調委會多次調解未果后,村書記向法庭尋求幫助。
法官即刻開啟視頻指導,通過現場照片和視頻遠程勘查后,針對老李“舊墻不應全賠”的誤區、鄰居“必須原樣修復”的堅持,結合房屋修繕規范,逐一對癥釋法。經過“云端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在法官視頻見證和調解員現場主導下,雙方完成調解協議簽署。
法院干警為轄區綜治協管員等開展矛盾糾紛調解業務培訓
為落實法院指導調解法定職責,“同心圓”法治驛站與嶼頭鄉8個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通過定期開展法律培訓、案例指導、線上答疑等方式,不斷提升村居調解員的專業能力。今年以來,法治驛站舉辦調解能力培訓會2場,累計指導村居成功化解人身損害、鄰里關系等各類糾紛27起。
同時,蘇平法庭還依托“同心圓”法治驛站與轄區綜治中心構建雙向互動新模式,雙方通過人員互派、資源共享、糾紛共調等方式,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共建+共享”,法潤阡陌“細無聲”
在嶼頭島的田間地頭,“法治進鄉村”活動如火如荼展開。面對土地承包糾紛、婚姻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農村常見問題,法庭干警化身“普法輕騎兵”,將板凳座談、法律“攀講”搬進村居院壩。他們以一樁樁真實案例為鑰匙,用鄉音俚語將法律條文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家常話”,讓港口漁排變成鮮活普法課堂。
法院干警為嶼頭中心小學學生作普法講座
法治副校長們也不閑著,選取校園欺凌、網絡安全、未成年人保護等熱點話題,借助動畫演示、情景模擬、互動問答等寓教于樂的形式,為學生們上了一堂堂生動的法治課。
嶼頭島“同心圓”法治驛站成立以來,法庭堅持共建共治共享,聯動轄區派出所、司法所、社工站等多部門,共同開展“法治進鄉村”“法治進校園”等活動8場次,讓法治種子在基層落地生根,為鄉村振興與社會和諧提供堅實司法保障。
來源:福建法治報、閩法快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