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ega Veneta Intrecciato編織麂皮襯衫、編織麂皮長褲
手是觸摸的器官,也是連接和動作的紐帶。但感知和動作這兩個方面,又是密不可分。手,之所以能做出那么細致復雜的姿態和操作,從根本上正是因為它有著極為豐富而多變的感知力。這個感知力,根本就體現在通感(synaesthesia)這個要點上。
我們都知道,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感。但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眾多哲學家、科學家和藝術家亦都曾清楚認識到,其實人還有一種更為原初、更為根本也更為關鍵的感覺,那正是通感。中文的“通”和英文里面的“syn-”,其實都表達著連接、貫穿、融匯等基本的含義。而在人身上,或許唯有手所具有和展現的觸摸能力,最能夠接近通感之境界。
錢鐘書先生在《論通感》中就概述了中國古代詩詞之中的通感隱喻,同樣,大文豪納博科夫也最擅長在行文之中運用通感之形象。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但通感并非僅僅是文人的特長,而更接近于人類感知的普遍而基本的狀態。有科學研究表明,胎兒在羊水中的感知就接近通感的狀態,眼睛、耳朵等具體的感官還遠未分化,不同的感覺能力都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混沌的綜合體。
上Bottega Veneta Intrecciato編織麂皮襯衫、
編織麂皮長褲
右下Bottega Veneta 白色背心
正是因此,后來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在名作《知覺現象學》中就明確總結到,通感其實要先于各種具體的感覺,它才是人的感知和生存的原初的起點,最基本的場域。而手之觸感就是此種起點和場域的最典型和生動的體現。不妨拿手之觸與目之視進行一點簡單的比較。眼睛如何看清楚事物呢?一個根本前提是必須保持一段距離,只有跟對象隔開一段空間的間距,才能看清楚看明白。眼睛離對象太近,那肯定是令人目眩的模糊一團。但觸摸就不一樣了,它的根本運作方式就是接近的、連接的,甚至融合的。觸摸雖然不像眼睛那般能夠一下子把握對象的外貌、輪廓、位置等性質,但它卻總是展現為一個極為親密的動態而深入的運動。想象在一個漆黑的房間之中,眼睛一無所見,視覺也全無用場,這時,手之觸摸幾乎變成了最重要的感知和行動的能力。我們一點點在黑暗中觸摸,一步步謹慎前行,一個個感知物體,直到最后,才慢慢拼出一幅完整的圖景。
Tom Ford 藏青色蛇紋蕾絲連衣裙
Chanel 印花連體泳衣、金色連體泳衣
而人的感知,難道一開始不正是從這個黑暗的空間開始,逐漸才了解和洞察了世界全貌?我們從出生開始,就都是那個在暗中用手摸索的孩子,只有隨著生命的成長,才能獲得清楚看見世界的視覺。所以,觸摸的這種隨時間而變,隨萬物而動,隨心靈而感的基本形態,最能夠讓它成為五感得以孕生的原初場域。即便當我們從孩子長大成人,觸摸這種基本而貫通的感知力也不會完全消失。或許正相反,它會慢慢變成一種更靈活多變的能力潛藏在身體之中,意識之下,體驗之后。感知敏銳的人,往往也是最有通感能力的人。能如手那般去觸摸,去連接,去深入,這或許是感覺體驗的最高境界。正是因此,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在闡釋弗朗西斯·培根之繪畫的小書《感覺的邏輯》之中,最終就將眼與手貫通在一起,進而創造了“觸摸之視”這個極具啟示的說法。不妨再進一步說,人身上的任何一種感知,要想達到通透的深度,穎悟的高度,似乎都需要一次次返回手之觸摸這個通感的場域。
Dior 紅色絲絨連衣裙、紫色絲絨連衣裙
但手之觸,觸之通,又絕非是如此清楚明白的事情。伸手去觸摸,去緊握,去擁抱,動手去塑形,去制造,去探查,這里面包含著相當復雜而深奧的謎題。
關于這個含混性的難題,在20世紀的現象學中談論得最多,也最深刻。比如,在德國哲學家胡塞爾的文本里面,就已經談到了兩只手相互觸摸的案例。隨后在梅洛-龐蒂等人的著作之中,這個看似日常但深具哲理的現象得到了不斷的推敲。龐蒂甚至在《眼與心》等晚期著作之中由此提出了“互逆性”這個獨具慧眼的觀察。在人的各種感官之中,唯一能夠反身性地自我相關、自我循環、自我把握的似乎真的只有手之觸摸了。眼睛可以看到萬物,但它看不到自己。要想看到眼睛自身,只能把它投射到鏡子之中,屏幕之上。但鏡中的形象,已經是一種外化了,失去了自我觸摸的那種親密感與接近度。
我在觸摸自己,這既是我對自己身體的最親密撫慰,也是我對自己心靈的最真摯關懷。所以在眾多文人藝匠的筆下,經常會出現抱緊自己的孩童的形象,那既是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同時又充溢著直透靈魂的溫暖。然而,在這個自我與自身的親密接觸之中,也還包含著一個異常含混的難解之謎。荷蘭畫家埃舍爾曾有一幅名作,畫面上的兩只手正在相互繪出對方的輪廓,彼此糾纏,甚是親昵。但這只是一個觀看的形象而已,當我們真的閉上眼睛,開始用左手觸摸右手,甚而用雙手來觸摸身體,擁抱自己和愛人的時候,往往會同時感受到一種微妙的變化,那就是進行觸摸的(touching)手越來越變得主動,越來越被拉向自我這一極,但被觸摸的(touched)手好像慢慢就被疏遠、推離,甚至蛻變為外部世界里面的一個物件。
Dior 紅色絲絨連衣裙、紫色絲絨連衣裙
這就是手之觸摸的最為含混難解之處。通過觸覺,我們不僅連接了自己與外物,也同時貫通了自己身上的各個部分,各種能力。但觸覺并非只有連接這一個面向,也還同時包含著間隙、分離,甚至斷裂。由此,梅洛-龐蒂之所以論及互逆這個現象,左手觸摸右手這個活動,他想揭示的其實并非只是手之觸所營造的那種親密無間的體驗,而更是在這個體驗之中,那種既連接又分離,既拉近又疏遠的陌異效應:看似兩個如此對稱而相似的部分,卻始終無法完全重合。他就用了法文的“écart(間隙,間隔)”這個詞來形容這樣一種關系,甚為恰切。而他所援引的例證,也正是兩瓣掰開的橘子,兩片張開的嘴唇。它們都渴望著再度以觸摸的方式融合,但卻始終難以跨越那個最基本的距離。手也是如此。當左手去探觸,把握右手之時,除了這是一種親昵和慰藉的舉動之外,其實還是人對于自己生存的一種最為深刻的感觸:感知自己,了解自己,進而與自身融合,保持自身的同一,這或許正是世間最艱難的事情。
所以后來法國哲人讓-呂克·南希在論及觸感這個主題之時,也將接近和分離之間的辯證乃至悖謬作為核心線索。這一點又啟發了很多電影研究學者對“觸感電影(haptic cinema)”這個最近興起的技術現象進行深思。而從數字電影和影像出發,也得以引出一個更具根本性的思考:進入數字時代,網絡社會之后,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之下,到底我們與萬物之間的觸摸式連接是得到了不斷的增強,還是被釜底抽薪式地削弱?今天的手,還是通感的場域,自我相關的紐帶嗎?甚至不妨進一步追問,在當今的數字化生存之中,手是不是已經日漸蛻變成一個邊緣性的、附帶性的義肢呢?或許誠如很多學者所指出,今天的數字原住民們,或許只有動動“手指(digital)”的能力,而“手動(manual)”這個連接和貫通的器官,正在全面退化乃至消亡?
Herme?s 烏木棕色網眼拉鏈式短連衣裙、
烏木棕色網眼短上衣、烏木棕色網眼高腰內
也許不必如此悲觀。人的身體,本來就在不斷地演變進化的過程之中,它經歷著不同的階段,也穿越著不同的時空。從物理空間進入數字、虛擬空間,也許正是人的身體所發生的又一次深刻變革。而誠如大衛·岡特萊特(David Gauntlett)所指出,其實手之觸摸這個基本的活動,這個創作的媒介,這個表達的能力,并未在數字時代徹底消失,或許反倒是煥發出更為強力的潛能。在《創制即連接》這本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中,他就指出,在以往的時代,人類用手來創制器具,用手來彼此觸摸,進而用手來感知和體驗周遭的一切。而進入網絡空間之后,我們還是在編織連接,還是在觸摸形象,還是在塑造時空,只不過背景和舞臺發生了變化。如果創制(Making)的本質就是連接(Connecting),那么,或許當今的數字空間反而能夠更完美地實現這個手的使命,更豐富而生動地實現這個手的活動。把形式和質料連接在一起,我們創制出雕塑。把畫筆和顏料連接在一起,我們創制出圖畫。進而,當我們把數字與數字連接在一起,就可以創制出天地萬物。手之觸摸,在數字和網絡的時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和增強。
Jean Paul Gaultier 螺旋飾樣網眼長裙
但龐蒂和南希的哲思,也提醒我們在連接和融合的背后,始終要保持和恪守那個間隙,那段距離。數字的平臺,看似無比拉近了人的肉身與虛擬時空之間的距離,甚而會導致二者之邊界的消失,但在這個后人類的浪潮之下,還是有必要保持一定的清醒乃至警醒。誠如著名哲學家海爾斯(Katherine Hayles)在《我們何以成為后人類》中所言,人機之間的融合,也許注定是一個難以逆轉的趨勢,但在這個轉化和突變的過渡階段,還是始終要清醒意識到,在人身上到底哪些方面不能完全被數字化,到底哪些能力不能完全被替代。
Jean Paul Gaultier 螺旋飾樣網眼長裙
深受梅洛-龐蒂影響的馬克·漢森就在《代碼中的身體》一書中,就結合數字時代的生存進一步發展了“間隙”這個要點。當今是一個界面(interface)的時代,界面拉近了人和機器之間的距離,也讓冷冰冰的數字更展現出具有親和力的人性溫情。但界面不應該僅僅是信息和數據自由流動的場所,而同時也是一個讓人得以反思、觸摸自身的根本介質。正如我們在觸摸外物的時候也被外物觸摸,我們在彼此相擁的時候也同時在用手觸摸自身,也許,在難以徹底重合的人機交互性的背后,恰恰隱現出自我觸摸這個裂隙。
界面,也同樣應該是德勒茲所言的那種觸覺性的空間,在看的同時,我們也同樣在觸;在觸的同時,我們也同時在思。觸摸,并非只是創制,也是思考。或者說,真正的創制并非只是創制對象,而更是創制主體,創制我們自身。
Tom Ford 藏青色蛇紋蕾絲連衣裙
這也就觸及跟手相關的最深奧的一個謎題,那正是物理學中所言的“手性(chirality)”。左手和右手,看似如此的相似,但卻無法重合。進而,它們看似理應起到相同的權重,但使用右手的人不僅數量更多,而且右手發揮的作用也更加重要。在這個世界之上,不對稱或許才真正營造出美感,制造出生機。在用手去觸摸,去感受,去創制之時,我們也同時體會和領悟到兩手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機器之間的根本的不對稱性。在未來的世代,手仍然將是人身上至關重要的官能,無法被徹底取代,也無從被根本數字化。憑借手之觸,我們才能一遍遍真正找到自身。憑借手之動,人類才能一次次真正激活創造的靈感。
監制Gaochi
編輯Young Linn
撰文姜宇輝
攝影Yi Tuo
造型Tracy Li
制片Ray_Z(河童Production)
美術明明
化妝Freya Ni
發型hanbin(salsa studio)
模特次仁拉姆(Rosamodels)、
婧雯(OLA management )、張沄薇(Mostar)
造型統籌Sonnie
攝影助理Hakku Zhao
美術助理Duras
封面服飾Dior 紅色絲絨連衣裙、紫色絲絨連衣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