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公元前771年,犬戎殺幽王,滅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鎬京遷都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史稱東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為秦所滅,共傳25王,歷時515年。東周時期又分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與戰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兩個時期。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期,期間群雄爭霸,合縱連橫;百家紛起,辯論爭鳴。眾多美女也紛紛粉墨登臺,或悲或喜,或淫或貞,留給后人一聲聲嘆息。
今天先說“驪姬傾晉”。姬是古時美女的代稱,有時也用來稱呼帝王的妾。公元前660年,晉獻公討伐西方的一個叫驪戎的部落,驪戎打不過,就獻出了美女驪姬。驪姬長得如花似玉,國色天香,晉獻公非常喜歡她,對她言聽計從,后來竟立驪姬為夫人。
在此之前,晉獻公已經有了三個兒子,分別是申生、重耳、夷吾,其中申生是太子。后來驪姬又生下一子,取名奚齊。老年得子的獻公自是非常喜樂,把奚齊當成手中的一塊寶,而對驪姬的寵愛更是有增無減。而驪姬卻時刻不忘當年自己部落被打敗,總想著為驪戎報仇,辦法就是讓奚齊立為嗣君,以便將來能夠將晉國掌握在自己手中,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要除掉申生他們小哥仨。
春秋時期著名的演技派演員開始了她的表演。
驪姬和她的相好優施(施可真是一名演員)謀劃好了,利用美色蠱惑獻公身邊的親信之臣梁五和東關王,叫他們唆使獻公把三位公子調到偏遠的地方駐守。果然,晉獻公中計了,把太子申生支到了曲沃看守宗廟,把重耳和夷吾分別派到了蒲和屈去守邊關,而他、驪姬和奚齊坐鎮都城絳。史稱“二五害晉”。
為了徹底消除晉獻公對申生的信任,驪姬又謀劃了“蜜蜂計”和“毒肉計”。
趁申生回京述職的機會,驪姬邀他一同到花園賞花。二人正走著,忽然從前面飛來一些蜜蜂,圍著驪姬不停地飛動。申生怕后娘被蜇,自己承擔不起這個罪責,便走過去撩起寬大的衣袖為她驅趕蜜蜂,這個情景被躲在山石后面的晉獻公看見了。他老眼昏花,以為申生在摸驪姬,便出來加以阻止。驪姬便趁勢跪到晉獻公身旁,說申生想非禮她。
原來,驪姬早上梳洗時,在衣服上和頭發上抹了很多蜂蜜,引來了一群蜜蜂。申生為人忠厚,不敢申辯,悄然退出,從此晉獻公萌發了廢去申生嗣君之意。
這個橋段,被今人用在《神探狄仁杰》中,借以表現狄仁杰的聰慧和才智。
后來,驪姬又在申生進獻的祭肉中做了手腳,當晉獻公要吃祭肉時,她就找來一條狗,將祭肉扔給它,結果狗中毒而死,于是,她就以此來做文章,說申生要毒死父親。晉獻公派人去捉拿申生,申生無法自辯就自殺了。接著,驪姬又想盡一切辦法陷害晉公子重耳與夷吾,從此重耳開始了他的一段長連十馀年的流亡歲月。
到此,一切障礙都消除了,奚齊終于當上了嗣君。公元前651年,當了二十六年國君的晉獻公死了,驪姬的兒子奚齊即位。但驪姬萬萬沒想到的是,奚齊的王位還沒捂熱,就被他的老師里克給殺了,連一個謚號都沒留下來。
此后,晉國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國勢每況愈下,20年后,直到重耳回國執政,晉國的國力才慢慢得到恢復,史稱晉文公,是繼齊桓公之后的“春秋五霸”之一。驪姬圖謀晉國江山的野心遂告破滅,最后投井自盡,也有人說是被人用鞭子活活抽死。
從晉獻公開始,經申生、奚齊、夷吾,最后重耳,共五世,所以司馬遷稱驪姬給晉國帶來了“五世之禍”。
驪姬和前面說的妺喜、妲己、褒姒她們都不一樣。同樣是戰敗國的禮物,后者只是被動地接受命運的不公,而驪姬而是主動的進取,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驪姬所作的一切,對于晉人來說,固然是十惡不赦。對于有亡國滅家之恨的驪姬來說,這一切似乎有情可原。一個弱女子,在敵國的宮廷里,形只影單,只能利用上天的恩賜——美貌做武器。所以我們說,驪姬最大的貢獻是開創了后世宮廷陰謀與愛情流派,呂后、武則天乃至慈禧,都是驪姬的傳人。沒了這一派,中國歷史將會缺少很多精彩和曲折。
當然,驪姬的所作所為,雖然當時給晉國帶來巨大災難,但也因此造就了春秋時期一個杰出的政治家—晉文公重耳,后來使晉國國力大盛,稱霸一時。這就是所謂的歷史辯證法吧。
正是:
驪姬傾晉五世亂,
曲沃蒲城遭饞變。
陰謀愛情自開端,
千古流傳有一線。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