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夏促,在Steam的熱銷榜單上,幾乎所有的游戲都是折扣價,但也有那么一些“鐵骨錚錚”的,仍然保持原價上榜,而且熱度始終穩定。其中一部分屬于6月剛剛上架的新產品,也有一些已經發售了一段時間。
從玩法上來看,這幾款“新且火”的游戲其實都不算特別獨辟蹊徑,無論是SOC、ACT、多人合作,都已經是非常經典的賽道,但它們卻都在原本的核心玩法上找到了當前市場最關注的新亮點。對于苦尋突破方向的游戲廠商來說,打破瓶頸的靈感也許也能在這些游戲中找到一二。
《沙丘:覺醒》:開放世界生存建造賽道的新爆款
《沙丘:覺醒》的開發商Funcom是騰訊的海外子公司,自身的研發實力過硬,游戲最終表現出來的質量相當可圈可點,在6月10日上線當天在線人數11.7萬,沖上了Steam的全球銷量榜首。
很多玩家是先看過《沙丘》系列電影后對這個IP產生了興趣才來接觸游戲的,《沙丘:覺醒》非常清楚這些玩家的關注點,對電影中巨大沙蟲鉆出沙漠和特色的載具都做了精細的刻畫,讓玩家騎著載具穿梭沙漠采集資源并且和沙蟲戰斗。
但游戲最大的特點,還是走了開放世界生存建造這條賽道。和大多數末世求生類型的SOC游戲不同,《沙丘:覺醒》的環境更為惡劣(沙漠中心),就連喝水這種基本需求都有“收集露水”“蒸餾飲用水”“飲用血液”“建造水資源處理機”等等一系列玩法系統,同時玩家還得時刻關注陽光、沙塵暴這些加快水分流失的環境因素,然后再慢慢前進到建造基地、升級科技樹等生存建造游戲的常規設定上。
另一方面,《沙丘:覺醒》的多人在線模式將核心玩法變成爭奪資源和擴張勢力,讓SOC與MMORPG融合在一起,又一次貼近了《沙丘》IP中勢力聯合上演終極宇宙大戰的風格。
《劍星》:打破了所有PS游戲移植PC紀錄
《劍星》于2024年4月正式在PS主機發售,今年6月12日解除獨占,正式登錄PC平臺。游戲在Steam上線當天,在線人數超過19萬,打破了過去所有PS游戲移植PC的紀錄。
很多沒有主機的玩家在過去的一年里也接觸了大量《劍星》的信息,比如游戲角色的火辣造型、動作玩法的流暢刺激、畫面的真實觀感(可以和第一條聯系起來)等等,和同樣由金亨泰參與制作的《劍靈》相比,《劍星》在美學設計上顯得更上層樓,以真人體模打造的角色降低了“油膩師姐”的觀感,在一連串以凸顯肢體特征的戰斗動作中做出更有沖擊力的視覺表現,足以彌補相對薄弱的關卡設計(比如開箱子做得像個無腦解謎游戲)。
在內容上,《劍星》就是講了一個“主角從邪惡生物手中收復淪陷的地球、拯救人類、探索文明遺跡以及尋找被隱藏的真相”這樣一個老套的故事,主線和支線基本都是熟悉套路的玩家看上句能想出下句的那種,玩法就是沿著故事去跑圖打怪。得益于比較到位的打擊感,戰斗過程能讓大多數玩家滿意。
這也就可以了,畢竟幾乎每一個慕名而來的玩家,終極目的都是看女主角的大尺度動作和多樣且“貼身”的服裝設計。按照制作人的說法,《劍星》就是為了“懂得玩家想要什么”而設計,在劇情高度和戰斗深度上點到為止。因此《劍星》的各種MOD也很快入場,讓玩家們結結實實地享受了一把視覺盛宴。有趣的是,哪怕是在小紅書這種女性用戶居多的平臺上,分享《劍星》游戲體驗的玩家也為數眾多,也許,對美的追求和贊嘆,永遠都是最強的驅動力之一吧。
圖:小紅書玩家把《劍星》當成換裝游戲來玩了
《Peak》:9天賣了200萬份的合作攀巖游戲
在Steam的熱銷榜上,絕大多數游戲都已經首發支持簡體中文,但也有一些體量較小的廠商是例外,比如瑞典的Landfall公司推出的《Peak》。這款游戲在6月17日上線后,9天內賣出了200萬份,一度登上過熱銷周榜的全球TOP5。
《Peak》是一款多人合作的攀巖玩法游戲,玩家可以和3個朋友一同在一個小島上收集物資、攀上山頂最終成功逃離小島。具體的操作就是用手指摳住巖石向上攀爬,爭取在體力值耗盡之前能找到落腳點,這個過程中各種補給都能起到續命的作用,因此收集補給本身也是游戲的一環。
這種看起來笨拙又搞笑的運動有點像我們之前提到過的《一步一腳印》《掘地求升》,但由于《Peak》中加入了合作模式,因此互幫互助或者互坑互害也都會影響游戲進程。玩家也不能拋下隊友獨自登頂,因為游戲中加入了怪物設定,一旦玩家自己先爬上山而隊友都隔得很遠,這個怪物就會撲上來把玩家推下去……再加上游戲的畫風非常憨萌,讓它十分適合主播們用來整活。
但目前來看,《Peak》存在服務器不穩定的問題,對國內玩家的影響尤為明顯,有喜歡這種搞怪風格合作游戲的玩家,可以暫時觀望一段時間。
《斷箭》:美俄之間的全面戰爭硬核軍武游戲
最能體現“與人斗其樂無窮”的游戲類型大概要數軍武游戲,這條賽道上的死忠玩家幾乎都是對游戲產品愛之深責之切的,一旦發現了一款品質過硬難度靠譜的游戲,不盤個溜光水滑是不會罷手的。因此,雖然6月20日上線的《斷箭》在Steam上目前好評率僅為73%,但游戲卻在熱銷榜上穩占一席之地。
《斷箭》的開發商是俄羅斯的Steel Balalaika工作室,這也是他們的首款產品,游戲以美俄之間在21世紀20-30年代的全面戰爭為背景,并且采用了現代戰爭題材,讓軍武游戲迷們有了全新的體驗。
在玩法上,《斷箭》有點像《戰爭游戲》系列,玩家從卡組里選擇單位卡牌來組成自己的牌堆,進行合理配置,目前游戲里出現了300多種不同用途和屬性的單位,絕大多數都基于冷戰中后期和現代武器裝備設計。而且游戲為單位增加了自定義系統,給玩家的戰略帶來了更多的選擇。
樂趣增加的同時,游戲難度也會加大,硬核軍武迷尚且需要自發整理攻略,何況是新手玩家。在游戲的Steam評論區里,很多差評就來源于“難得離譜”,再加上外掛和匹配機制的問題,PVE缺乏完整的內容,PVP體驗忽上忽下,讓《斷箭》亟待更深入的調整優化。
圖:游戲時長上百小時,這個差評就很有含金量了
《明末:淵虛之羽》:預購成績也上了熱銷榜
新游戲不打折也能憑實力沖上熱銷榜,那么根本還沒發售的游戲是不是也能沖上熱銷榜呢?預購價248元,將在7月24日正式上線的《明末:淵虛之羽》表示完全可以。
《明末:淵虛之羽》的前進之路也不太平坦,2021年游戲公布第一個實機預告時,因為角色的動作僵硬,UI面熟,缺乏特色,被當時的玩家群起嘲諷“碰瓷只狼”。后來項目組宣布回爐重做,埋頭苦改,如今的新實機畫面堪稱是脫胎換骨。
在線下試玩中,玩家也看到了超多的游戲內容,光是第一章的boss就有7個,服裝武器道具法術系統更是花樣繁多。游戲過程中的視覺效果也相當炸裂,像是木頭干裂的紋理、燭光火堆的光影都極為真實,不同場景的氛圍對比強烈,沉浸感拉滿。
而作為一款類魂的動作游戲,《明末》的戰斗環節也做得可圈可點。可以說,回爐了4年后,游戲的質量對得起玩家的期待,說它是《黑神話》之后又一款3A級的國產單機游戲也不為過。
《雙影奇境》:一款都在說“難”的雙人游戲,
好評率高達97%
新游戲不打折,那么已經發售了幾個月的游戲是不是應該趁著夏促給玩家來一個史低呢?其他游戲可能會同意,但是今年3月上線的《雙影奇境》卻堅定地維持了原價,并且在Steam熱銷榜上居于前列。
《雙影奇境》是“雙人合作”賽道上的又一款新作,繼續主打“兩個人在分屏畫面里一起游戲”,利用動作創意,讓玩家體驗各種酷炫的移動前進,共同通過難度極高的關卡。
很多合作類游戲在合作思路上走的是1+1=2的風格,也就是大家都知道怎么做,但一個人的力量不夠需要合起來才能突破障礙,但《雙影奇境》需要玩家在觀察與想象中找到自己角色的定位,然后才能進行溝通互助。比如某一關里要用炸彈炸開障礙,但關卡中沒有任何關于位置的提示,兩個玩家要先想通誰能放置炸彈,誰又能移動炸彈再通知對方引爆,才能順利過關。這種“互動式合作”,在思路上就顛覆了那種“本質是一個人玩只不過分了2P”的傳統合作游戲。
而且,《雙影奇境》還加入了更為硬核的雙搖桿操作,要求玩家在移動過程中關注隊友并進行射擊,對那些玩《胡鬧廚房》都要手忙腳亂互相抱怨的手殘黨來說,這個要求可謂突破天際了。但盡管如此,《雙影奇境》仍然讓加入的玩家們樂此不疲,游戲首周銷量就超過了200萬,很多玩家甚至會專門去電玩店里點名體驗,既享受合作的樂趣,也享受如看電影一般的視覺體驗與劇情震撼。
結語:
今年算是個PC游戲大年,光是在6月就有好幾個熱門爆款新作登場,值得高興的是,有越來越多的優秀產品出自國內游戲廠商的研發工作,屬于我們的文化、技術和創意,正在逐步于世界范圍產生影響力,也許下一款將在熱銷榜上大放異彩的黑馬,很快就會出現在所有玩家面前。
作者:芥末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