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導彈能讓全島斷電,未來臺島作戰,中國又添了一件“殺手锏”!
近日,央視展示了一款名為“衛士-600”的導彈系統,國內外軍事媒體一致認為,該系統的曝光顯示了大陸“武統”的決心。
而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不是導彈的威力,而是那490公斤重的導電纖維戰斗部。
為啥說這是為臺灣“量身定制”?這種武器的戰略價值在哪?
神秘武器的攻擊方式
在央視所發布的視頻中,展示了該武器的攻擊過程:
導彈的彈頭并沒有直接攻擊目標,而是從目標上空300米左右炸開,瞬間灑出一片銀色的云霧。而這片云霧才是這枚導彈的殺招。
它實則是經過化學處理的碳纖維細絲,這碳纖維比頭發絲還細,但是導電性極強,一旦附著在高壓電網上,0.03秒就能引發連鎖短路,整個城市眨眼間陷入黑暗。
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石墨的超高導電性,讓電流過載燒毀設備;同時碳纖維在短路產生的高溫下汽化并形成電弧,進一步破壞絕緣層,使電力設施長期難以修復。
想來,這枚導彈有個大眾更為熟知的名字:石墨炸彈。
其實,這種導彈的戰略意義,美軍早就在實戰中驗證過。
1991年海灣戰爭,石墨炸彈讓伊拉克85%的電網癱瘓;1999年科索沃戰爭,塞爾維亞70%的電力系統,被石墨炸彈炸癱。
但中國這次展示的型號,比美軍更絕。
這枚導彈的彈頭重量和覆蓋面積,都是早期型號的兩倍,在沒演示出來的地方,還可能整合了北斗導航實現米級精度打擊。
在這種精準打擊下,很有做到只癱瘓軍用雷達站,而不影響居民區。以至于這種武器的作用遠超單純的軍事打擊。
癱瘓敵方雷達和通訊系統只是一方面,這枚并不致命的導彈,最擅長的其實是制造社會恐慌。
試想一下:在石墨導彈的攻擊下,醫院斷電、交通癱瘓,還有社會交易系統紛紛停滯。
這種情況比直接進行導彈打擊,更能動搖當地的戰斗意志。
身為一種比較“人道”的武器,石墨炸彈造成的破壞是具有可逆性的。
在被擊中后,所針對目標可以24-48小時內可修復。
這種方式既可以示之以武力,又能為后續的談判留出余地,完美符合現代戰爭的“不毀滅”原則。
為啥說這是為臺灣“量身定制”?
因為臺灣電網有一個很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全島主要變電所都集中在西部沿海。
島上的高壓輸電網絡全靠露天鐵塔支撐,而且長期備轉容量不足10%,這兩年已多次發生全島大停電事件。
而且臺灣電力系統是個“孤島”,無法從外部接入電力,一旦關鍵節點被石墨絲覆蓋,要修復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
這意味著解放軍只要精準打擊幾個樞紐變電站,就能讓臺軍指揮所、佳山基地等核心設施變成瞎子,而其防空系統、導彈陣地全得抓瞎。
而且,臺灣的半導體產業也集中在西部地區,比如臺積電、新竹等,均有工廠在那里。
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在世界上,也是有一些地位的。
這些工廠一斷電,全球芯片供應鏈都將遭遇重創,也會逼迫國際社會施壓臺灣當局,避免沖突進一步升級。
央視放出這段動畫演示的目的,就是警告“臺獨”勢力,不要觸碰紅線。
其實這類武器的曝光,也是一種好處。
這下明確給臺灣同胞劃下了安全區:只要不跟著民進黨玩火,就不會成為打擊目標。
它最大的價值就是,不會傷害平民,可以為后續的心理戰提供空間,也不會損壞基礎設施,戰后重建工作沒那么困難。
這種威懾也讓臺灣當局陷入兩難:若加強電力防護,可能暴露更多軍事設施;若坐視不管,又無法承受社會癱瘓的后果。
而對美國來說,這枚導彈的曝光再次威脅到了其在太平洋地區的地位。
臺灣作為第一島鏈的核心樞紐,一旦失去,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基地群將直接暴露在中國導彈射程內。
用石墨炸彈先癱瘓電力系統,再用北斗導航實現精準打擊,用多任務導彈降低作戰成本,讓現代戰爭中的“重層攔截”體系將形同虛設。
難怪美媒最近炒作“美軍備戰臺海,本土可能遭攻擊”,或許就是對這種軍事技術進步的焦慮吧。
石墨導彈的短板
任何事務都有缺點,這玩意也一樣。
這類武器高度依賴天氣條件,在高濕度或降雨環境下,碳纖維絲會因受潮黏連而失去導電性,直接導致攻擊失效。
臺灣年均降雨量超過2500毫米,夏季臺風頻繁,這種氣候特性會大幅壓縮其有效作戰的條件。
而且,既然石墨炸彈造成的癱瘓并非永久性,那就意味著需要持續發動攻擊,才能維持打擊效果,這對作戰成本和彈藥儲備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關鍵是變電站可以通過增厚絕緣套管,或者采用地下化設計降低風險,而使用高壓風機形成的空氣幕墻,能直接吹散碳纖維云。
所以在使用石墨導彈時,可能會需要同步使用一些其他手段“補刀”才行。
總結
說到底“衛士-600”的真正價值不在于武器本身,而在于它傳遞的清晰信號:中國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已經從外交方面的抗議已經升級為技術層面的威懾。
而現代戰爭的勝負,可能就取決于這根小小的碳纖維絲了。
不過,我們一向反對無腦訴諸武力,因為在戰爭中真正承受代價的,永遠是那些普通人。
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