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交集團 原董事長王彤宙被帶走,中交地產原董事長李永前疑似失聯,控股股東中交房地產集團前董事長劉起濤也同時失聯,在此之前,中交集團總經理王海懷被傳去向不明。 這一系列重磅驚雷,與中交集團旗下中交地產的艱難處境緊密相關。
中交地產的困境并非個例,在當前大環境下,越來越多企業走向破產倒閉,有些甚至傳出高管“跑路”傳聞,讓關聯企業擔憂不已。牽一發而動全身,他們的困境也讓產業鏈上下游的供應商們深受其害。
多家企業老板跑路!供應商血本無歸
近期,老板跑路的消息不絕于耳。一些企業即便名義上尚未倒閉,老板和高管的“撤離”也已昭示企業的危局。企業主在資金與精神的雙重重壓下,放棄苦心經營的企業,全然不顧合作伙伴的死活。供應商們得知消息后的圍堵和維權,以及報案和收集證據,都成了“感動自己”的戲碼,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廣東知名門窗企業威亞森門窗倒閉,老板失聯,工廠內材料和設備被供應商拉走。據悉,威亞森門窗倒閉前變賣鋁材給員工發工資,卻坑了供應商,還在倒閉前誘導經銷商參與充值活動,致使經銷商利益嚴重受損。江蘇省丹陽市裝修企業在森林國際家居帕斯沃門窗店訂購門窗, 交付大部分定金后,門窗卻遲遲未到貨, 老板電話關機,門店大門緊閉,上百個供應商被牽連。
縱目科技同樣陷入困境,由于經營不善,取消2023年績效獎金,暫緩發放員工13薪,700多名員工近五個月工資未發,公司斷電,離職通道中斷。 CEO唐銳疑似逃往國外, 聯席CEO張爽離職,公司群龍無首。 甚至有高管私自挪用保供款,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混亂。
廣東珠海的頂固集創門窗經銷商跑路事件也令人咋舌。經銷商童某以低價吸引顧客,收取訂金后卻失聯,門店被賣場封閉。 而這位經銷商早在2019年就已被列入失信人名單,卻仍在經營門店, 坑害了眾多消費者和供應商。商場統計,該商戶有二十余筆訂單未解決, 涉及金額達98萬元,不少受害者已經報案。
杭州母嬰品牌可優比“爆雷”,老板“跑路”國外,業務部門經理、總監離職,內部計劃裁員70%,拖欠投資方和供應商款項超1億元。 公司辦公區域縮水,16樓已搬空,辦公區域縮為(17—18)兩層。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的廣東晟亮燈具有限公司老板遭供應商圍堵,網傳其欠債高達6000多萬。 工廠大門緊閉,設備原料被搬空。多位供應商講述貨款被拖欠的經過,受訪的6家供應商 被拖欠總貨款超4500萬元, 目前警方已對法人占某涉嫌票據詐騙一案立案偵查。
江西漢氏貴金屬有限公司負債超10億元,可變現資產卻不到1億, 法定代表人李永敏 失聯數月。 老板失聯,公司背負巨額債務,債券人紛紛向法院起訴。而后, 萬年縣萬投金控投資有限公司向萬年縣人民法院提出漢氏貴金屬破產的申請, 債權人來自全國各地,最大債權人云錫集團旗下公司對其申報債權達1.3億元, 其關聯公司也擁有超6億元債權。
破產清算退市,“巨頭”倒下,商票淪為“廢紙”
相對于老板跑路,企業生存困境懸而未決的情況,不少中下游企業破產倒閉的消息顯然更讓供應商絕望。企業破產不僅讓供應商貨款難回,還使得商票成為“燙手山芋”,甚至變成“廢紙”。
據涂料采購網了解,2025年以來,全國已有超50家光伏企業申請破產、清算,通過工商信息核查,累計11家企業已處于營業執照吊銷/注銷狀態,標志著行業加速出清。
統計顯示,破產企業名單中包含14家國有企業,實際控制人涵蓋國家電網、中國能建、銀星能源集團、東營區國資運營集團等地方及中央國資平臺。
在光伏行業破產的企業當中, 電池組件占比達40%的破產企業,為電池片及組件制造商,受產能過剩、技術迭代加速及價格戰拖累,該領域成為重災區;電站投資企業約 占 34%的破產企業集中于下游電站開發領域,受融資收緊、補貼退坡及項目收益率下滑影響,資金鏈斷裂風險集中爆發。
山東泰山鋼鐵正式申請破產。 這家曾年營收超200億、連 續14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的區域龍頭, 最終被11.7億商票逾期和280%擔保率壓垮。 2025年4月末,其商票逾期余額達27.27億元,承兌余額26.66億元中逾期占比91.2%,對外擔保率高達280%,資產80億卻擔保22億,2024年因擔保被執行1.44億元,法定代表人多次被限高,核心生產設備被法院查封, 涉及多起票據追索權、破產撤銷權糾紛訴訟。
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 也陷入財務困局,2025年6月被曝出擬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有1.99億元商票到期未兌。 合眾新能源作為被告的多起案件密集開庭,案由多樣,從去年10月被曝拖欠貨款與薪資,到今年5月遭債權人申請破產,短短半年多,企業深陷泥沼。截至今年6月12日,哪吒汽車作為被告涉訴案件累計達469件,涉案金額高達2.28億元; 現存被執行人信息103條,被執行總金額達1.58億元。
上海票據交易所披露, 青建集團及其旗下多家分公司 因商票逾期1.34億元新上榜黑名單, 累計逾期金額高達2.781億元。 這已是青建集團一年內第二次爆發票據危機,2024年10月曾因財務人員“操作失誤”導致5張商票逾期1.1億元。青建集團涉及司法案件超2000條, 其中票據追索糾紛達200起,已被列為被執行人76次, 執行總標的近億元。
不銹鋼和鎳鐵民營龍頭企業 江蘇德龍 因擴張過快資金鏈斷裂, 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法院已裁定江蘇德龍系30家公司進行實質合并重整。其破產如同多米諾骨牌,多家央企、國企、上市公司受累。象嶼持有江蘇德龍系89.74億元債權,中國一重9.86億元印尼德龍項目應收款回收受阻,浙商中拓涉及21.6億元訴訟,五礦發展旗下相關子公司也有大額應收款項債權。德龍系公司實質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披露,共收到1774家債權人提交的債權申報材料, 申報債權金額合計717.63億元。
資金鏈風險蔓延,建材產業鏈面臨“生死局”
在基建工業、房產建筑等多個領域企業倒下的背后,是大量的“踩踏”事件,涂料、水泥等建材行業深受波及。而這些行業上游的企業同樣難以獨善其身,面臨著嚴峻挑戰。
涂料行業作為建筑、家具、光伏、鋼鐵等行業的配套產業,與各方都有著極為緊密的關聯。當下游市場出現集中爆雷的時候,對涂料企業會帶來致命的打擊。
回顧當年恒大的突然爆雷讓一大批供應商企業瞬間破產,真是成也恒大,敗也恒大。 這其中不乏有大量的涂料企業,曾經那些以房抵債的涂料企業,那些手里拿著大把大把承兌商票的企業,都在生死邊緣掙扎。
水泥行業與房地產、基建行業息息相關,房地產市場低迷和基建項目減少,使得水泥需求急劇下降。水泥企業庫存積壓嚴重,價格持續走低,企業營收大幅減少。與此同時,水泥企業在建筑項目中的應收賬款回收困難,大量貨款被拖欠。水泥經銷商同樣面臨市場需求不足、庫存積壓、經營成本上升等問題, 眾多經銷商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被淘汰。
水泥生產相關的砂石、骨料、砂漿等上游原材料企業,因水泥產量下降,需求同步銳減。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產品價格不斷下跌,企業營收受到嚴重影響。此外,水泥企業資金緊張,拖欠砂石、骨料、砂漿企業貨款的情況屢見不鮮,導致這些上游企業資金周轉困難。部分企業為維持運營,不得不削減成本,減少設備維護和安全生產投入,帶來安全隱患, 或因訂單不足,設備閑置,相當于躺平降本,企業經營舉步維艱。
企業的破產倒閉形成了錯綜復雜的多角債局面,一家企業的資金鏈危機,如同蝴蝶效應,引發整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陷入困境。這種困境本質上是企業信用體系崩塌與供應鏈金融脆弱性的集中體現,當山東泰山鋼鐵 11.7 億商票逾期、合眾新能源 1.99 億元商票無法兌付時, 其背后是成千上萬家供應商的資金鏈斷裂。 更嚴峻的是,擔保鏈的連鎖反應正在形成 “信用沼澤”,眼下卻缺乏有效的風險對沖機制,一旦核心企業出現問題,整個供應鏈的資金流動就會瞬間凝固。這也意味著,生存高壓之下,面臨生死考驗的工業制造業企業,將越來越多。
來源:PCB行業融合新媒體
添加小編微信可進行業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