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山東艦停靠香港,甲板上停滿艦載機,場面可以說非常壯觀,而各國則看到了我們山東艦的強大實力,因為山東艦剛結束在第二島鏈外和遼寧艦的實戰演習,在高強度演習訓練后,山東艦就來訪問香港,說明裝備很可靠,因為沒有通過演習高強度使用后,就進廠維修或保養,而是馬上可以展示。
從山東艦上展示的殲15T,外媒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殲15T的編號從00到39,這說明了我們的殲15T已經服役40架了。
再結合前段時間央視雙航母演訓的報道,遼寧艦已經全部換裝殲15T,按照這個速度,山東艦在年底也將全部升級為殲15T。
殲15T的T代表什么呢?代表電磁彈射,殲15的前起落架經過了特殊升級和加固,能承受電磁彈射瞬間300公里/小時的沖擊,同時兼容遼寧艦、山東艦的滑躍甲板。這種全甲板適應性在全球艦載機中獨一無二。
賦予中國三航母編隊前所未有的戰術彈性——從福建艦彈射起飛的殲-15T遇油料危機或戰損時,可直接降落到遼寧艦或山東艦上整補再戰,實現戰機、彈藥和飛行員在艦群間的動態調度。這不僅能大幅提高兩艘滑躍航母的戰斗力,還能在戰時航母受創的情況下為其艦載機提供更多的降落平臺,
這種能力在2025年6月的西太平洋雙航母演習中已初現端倪,遼寧艦與山東艦協同演練期間,殲-15T日均出動達46架次,并與火箭軍反艦火力形成聯合打擊體系,成功突破第二島鏈封鎖。
那我們的電磁彈射可以彈射重型戰斗機,這說明我們的電磁彈射系統優越的性能,殲15T作為全球唯一的能夠電磁彈射的重型艦載機,那續航、武器掛載自然要比中型戰斗機強上一大截,和殲15相比,殲15T的戰力可以說明顯升級。
采用了殲16同款的氮化鎵材料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突破400公里,我們可以拿美國F/A-18E/F“超級大黃蜂”來對比,早期批次采用的APG-79雷達約80公里,而中期批次(Block 2),升級為 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 (AESA),探測距離也只有180公里。而且我們的雷達系統還具備一定的反隱身能力。
而且翼尖掛架的改變,也讓殲15T的掛載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在電磁彈射的狀態下,可以超過10噸,可以掛載霹靂15甚至霹靂17,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殲15T可以在400公里外鎖定大黃蜂,然后在大黃蜂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直接摧毀它。
中國艦載航空兵體系化作戰能力的成熟,進一步放大了殲-15T的戰略價值。它與殲-35隱形戰機、空警-600預警機及殲-15D電子戰機組成協同網絡:殲-35憑借隱身優勢前出“踹門”,癱瘓敵防空系統;殲-15T隨后攜帶重型彈藥實施精確打擊;空警-600提供全域態勢感知;殲-15D則實施電磁壓制。
沒有錯,美軍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我們的殲15的已經服役了,電子戰飛機是具備獵殺五代戰機的實力的,以美軍EA-18G電子戰機為例子,EA-18G電子戰機是美國海軍在F/A-18E/F戰斗機的基礎上發展研制而來的,也是在與F-22對抗中,為數不多能在空戰中擊落F-22的戰斗機之一。
電子戰飛機為何能越級獵殺五代機,按道理來說,F-22 對具有“代差”的常規戰機空戰,在“先視”基礎上,可力爭在進入對手有源/無源傳感器作用距離前,以超聲速巡航狀態實施防區外“寂靜攻擊”和脫離。但電子戰飛機是一個例外,對抗隱身戰機優勢的實用方法之一,就是“抑制”法。即通過電子干擾來壓制和削弱隱身戰機雷達的性能,進而抵消其隱身先發優勢。
F22遇到電子戰飛機時,由于受到它們的電磁干擾,雷達屏幕基本上是啥也看不到,還有雜音和變形虛化的畫面,導彈無法鎖定目標,只能逼近并使用航炮進行攻擊,如果無法打掉敵人的電子戰飛機,己方的導彈就始終無法使用,只能任人宰割。
殲35如果說是單體傷害,那么殲15D就是群體傷害了。因為是重型戰斗機,所以殲15D可以掛載的電子戰設備要更多,性能自然也就更強,殲15D可以在200公里開外直接癱瘓美軍航母的宙斯盾系統。
可以說,在殲35服役之后,我們的航母戰斗群將成為全球最強組合,全球最強艦載重型機殲15T+全球最強艦載五代機殲35+全球最強艦載氮化鎵數字雷達預警機空警600+全球最強艦載電子戰飛機殲15D,不僅組合強大,關鍵的是,我們還有產能,你讓美軍怎么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