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55歲周大爺曬酒柜,沒一瓶茅臺,卻被行家拍案叫絕。
網友先笑他“瞎收藏”,行家看后直拍腿:“這是撿漏了!”周大爺年輕時跑業務,山東各地跑了個遍。每到一處必做兩件事:嘗本地酒、囤實惠酒。
“那時候不懂大牌,就認好喝、實在。”他說。
幾十年攢下的酒柜里,全是地方老酒廠的“隱形寶藏”。
頭一個說的是趵突泉酒,濟南人喝了60年的“老伙計”。
這酒根兒在明朝,90年代拿獎拿到手軟。周大爺囤的普通款,單瓶不過百,喝起來綿甜甘冽。
“本地人聚會,桌上沒它總覺得缺了啥。”鄰居直點頭。再看1985年的蘭陵大曲,瓶身都泛黃了。
當年10塊錢沒人要,現在藏家搶著收。行家估了估:“單瓶現值萬把塊,存一瓶少一瓶。”更絕的是1968年河南寶豐大曲,存世不到十瓶。
前兩年拍賣會上,拍出19萬高價。
時間才是真判官,好東西自己會說話。現在收藏圈咋了?
非盯著茅臺五糧液不撒手。好像酒柜里沒大牌,就矮人一截似的。
可周大爺這酒柜里,藏著半部魯酒變遷史。
老酒廠、老工藝、老味道,全在酒里藏著。行家直搖頭:“光認牌子的,怕是要吃大虧。
”再看現在的地方新酒,也沒差到哪兒去。
趵突泉新出的泉香系列,基酒窖藏五年打底。糧香里透著芝麻香,本地人叫它“白趵”。七八十一瓶的口糧王,不比虛頭巴腦的強?
貴州的國康1935更實在,茅臺老師傅做的。大曲坤沙手藝,窖藏年份對標飛天。
外地人不知道,在貴州當地直接當口糧喝。
收藏是比誰會淘,不是比誰牌子響。
那些跟風炒大牌的,等醒過味來就晚了。
好酒早被懂行的,從犄角旮旯里淘走了。要我說啊,會喝酒的比會花錢的,更懂門道。
還有多少地方好酒,藏在老柜子里沒人識?想知道更多地方好酒故事?點個關注慢慢聊。
文中酒款價格僅供參考,具體以實際交易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