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即將迎來今夏最猛高溫。
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三天最高氣溫將突破39℃。淮河路步行街巨型風扇刷屏朋友圈。電子屏上那句合肥話"我滴媽嘞"引發集體共鳴。
這種創意降溫方式讓市民直呼太會玩。老合肥人記憶里的"牡丹"牌電扇重出江湖。上世紀80年代,這種1400毫米吊扇是家家必備。
當年能買到的都是萬元戶。中國第一臺窗式空調竟產自合肥。
1979年江淮儀表廠研制的"天鵝"牌,現在看都是黑科技。那時候誰家裝空調,整條巷子都來蹭涼。
"美瓊"花露水的薄荷味是夏日專屬記憶。
1985年輕工部評優時,合肥人家家床頭都擺著綠瓶子。
現在聞著還能想起竹床乘涼的夜晚。
井水冰西瓜的土法子至今管用。把西瓜吊在井里兩小時,比冰箱冷藏的更清甜。
老城區還能找到幾口百年老井。逍遙津樹蔭下永遠比空調房舒服。實測顯示,下午三點樹蔭溫度比陽光直射處低8℃。
帶把蒲扇就能待整天。夜市大排檔才是正經避暑地。
凌晨兩點的龍蝦攤比白天降溫5℃。
配著冰啤酒,汗出透了反而涼快。
社區納涼點藏著最樸素的智慧。棋牌室里的吊扇+涼席組合,實測體感溫度比空調房更舒適。老人們說心靜自然涼。
高溫津貼發放標準引熱議。戶外工作者每天多拿15元,夠買三瓶冰水。
這個標準五年沒漲過。老舊小區電路改造迫在眉睫。去年夏天,全市因空調超負荷跳閘超2000次。
今年用電峰值預計再創新高。防暑藥品銷量暴漲300%。藥店數據顯示,藿香正氣水日均售出8000盒。
醫生提醒別混著冷飲喝。高溫下的城市需要更多包容。給環衛工送水點增至50個,但覆蓋還不夠。
外賣小哥說最想要十分鐘樹蔭休息。這種天氣你家還用電扇嗎?
現在空調普及了,但老式吊扇轉起來的聲音,才是記憶里的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