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的某個深夜,融創北京總部的會議室里還亮著燈。孫宏斌坐在會議桌主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桌上的一份公告 ——融創中國宣布完成全部 680 億境內外債務重組。窗外的長安街燈火通明,他忽然想起 10 年前的冬天,也是在這個會議室,他拍板接下樂視的那一刻。
一、樂視的坑:“我賭的是賈躍亭的夢,不是他的債”
2016 年底,賈躍亭找到孫宏斌時,樂視已經陷入資金鏈危機。兩人在樂視總部的咖啡廳見面,賈躍亭穿著標志性的黑色衛衣,眼神里還帶著創業者的狂熱:“宏斌,樂視生態是未來,你幫我一把,我給你留 30% 的股份。”
孫宏斌盯著賈躍亭的眼睛,問了兩個問題:“欠了多少錢?供應鏈的賬期多久?” 賈躍亭猶豫了一下,說:“大概 100 億,賬期 6 個月”
后來孫宏斌才知道,賈躍亭隱瞞了至少 50 億的隱性債務。但他還是決定投:“我不是信賈躍亭的話,是信樂視的用戶和生態?!?017 年 1 月,融創以 150 億入股樂視,成為第二大股東。
接下來的一年,孫宏斌成了樂視的 “救火隊長”。他每天早上 8 點到樂視總部,晚上 12 點才離開,逐個部門梳理債務。有一次,供應鏈的老板堵在辦公室門口要賬,孫宏斌拍著桌子說:“我孫宏斌的名字值多少錢?明天上午 10 點,錢到你們賬戶?!?/p>
但樂視的坑比想象中深。
2017 年 7 月,賈躍亭突然宣布 “出國融資”,留下一堆爛攤子。
孫宏斌在記者會上紅著眼眶說:“我一定把樂視做成一個好公司,樂視的債,我認了。但賈躍亭的夢,我幫他圓不了?!?/p>
二、萬達的局:“王健林的面子,我得給”
2017 年 9 月,王健林給孫宏斌打了個電話:“宏斌,我這邊有點麻煩,文旅和酒店項目想賣,你要不要?”
當時萬達正面臨 “股債雙殺”,王健林急需現金流。孫宏斌沒有猶豫,當天就飛到大連見王健林。兩人在萬達總部的高爾夫球場上邊走邊談,王健林說:“這些項目都是我的心血,交給別人我不放心?!?孫宏斌笑著說:“哥,你放心,我幫你把它們做成中國最好的文旅項目?!?/p>
10 月,融創以438 億收購萬達13個文旅項目和76家酒店。這個交易震驚了整個行業 —— 孫宏斌剛接了樂視的爛攤子,又敢接萬達的重資產?
后來有人問孫宏斌:“你就不怕萬達的項目拖垮融創?” 他說:“王健林的面子,我得給。再說了,文旅項目是長期資產,現在看起來重,未來就是現金流的奶牛?!?/p>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接手萬達文旅后,融創用了兩年時間把無錫萬達城改成融創文旅城,2019 年開業當天客流量突破30 萬。到 2024 年,融創文旅的年收入已經超過200 億,成為融創的核心業務之一。
三、融創的劫:“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2021 年,房地產行業的 “三道紅線” 出臺,融創的債務問題爆發。當年年底,融創的有息負債超過 4000 億,評級機構紛紛下調其信用評級。
孫宏斌一夜白發,幾乎一夜老去,他再次成為 “救火隊長”,他召開了一次全體員工大會,說:“現在不是談發展的時候,是談活下去的時候?!?/p>
接下來的兩年,融創賣了 10 多個項目,包括上海的一些核心資產,回籠資金超過 500 億。
有一次,孫宏斌和債權人談判,對方提出要融創用股權抵債,他拍著桌子說:“股權是融創的根,我不能賣。但我可以給你們更高的利息,或者用文旅項目的收益做擔保。” 最終,債權人同意了債務展期。
2023 年,融創的現金流終于轉正。孫宏斌在年度總結會上說:“這兩年,我學會了一個詞 ——‘韌性’。企業就像人,摔一跤沒關系,只要能爬起來。”
2025 年 7 月,融創宣布完成全部 680 億債務重組。這個消息讓整個行業沸騰 ——恒大隕落,萬達還在渡劫,而融創成了第一個完成債務重組的頭部房企。
孫宏斌是怎么做到的呢?
四、上岸的路:“680 億債消,不是結束,是開始”
香港高等法院定于9月15日敲響法槌,對融創中國95.5億美元(約合680億元人民幣)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進行正式聆訊。若此關闖過,這筆債務將宣告“清零”,成為中國房企債務重組史上一次極具標志性的事件。
從6月6日公布重組方案到6月20日獲得75%支持率,兩周的時間,孫宏斌已率領融創沖破了重重圍困,兵臨這最后的、也是最關鍵的城下。
孫宏斌確認消息后,指尖輕輕敲了敲西裝口袋里的一張紙條 —— 那是他兩年前寫下的 “清債清單”,最后一項 “680 億境外債” 終于劃上了勾。
1. “一鍵清債” 的底層邏輯:用 “未來” 換 “現在” 的債務重構
融創的 680 億債務清零,本質上是一場 “債務 - 股權 - 資產” 的三角置換游戲 ,核心邏輯是:將債權人的 “當前債權” 轉化為 “未來股權收益”,用融創的 “優質資產變現能力” 替代 “現金償還能力”,通過 “控制權穩定” 讓債權人愿意共同承擔風險。
用孫宏斌的話說:“債是死的,人是活的。與其讓大家一起死在債務里,不如把債變成股,讓債權人變成股東,一起等融創活過來?!?/p>
2. 具體操刀細節:三步清債680 億
第一步,債轉股:用 “高轉股價 + 長鎖定期” 綁定債權人利益
融創的境外債重組方案,核心是 全債轉股”:680 億境外債務(以美元計價)全部轉換為融創中國的普通股,轉股價定為3.5 港元 / 股 (當時融創股價僅 1.43 港元 / 股)。這個定價看似 “坑債權人”,實則是孫宏斌的 “心理戰”——
- 給債權人 “希望”:3.5 港元的轉股價,相當于給債權人畫了一個 “翻倍收益” 的餅。孫宏斌在談判中反復強調:“上海壹號院上半年賣了 170 億,北京壹號院兩周賣了 9 億,這些項目的利潤能支撐股價漲回去?!?/li>
- 用 “鎖定期” 穩定控制權:為了避免債權人轉股后短期拋售導致股價暴跌,方案規定:債權人轉股后,每 100 美元債券對應的股份中,23 美元需轉讓給融創主要股東(孫宏斌及其一致行動人),且全部股份鎖定 6 年。這一設計讓孫宏斌的控制權從重組前的 28% 提升至 35%,既穩定了公司治理,也讓債權人相信 “孫宏斌會跟他們一起扛”。
談判初期,有兩家大型債權人(某國際對沖基金、某主權財富基金)反對轉股價過高。孫宏斌直接帶著上海壹號院的銷售數據飛到香港,拍著桌子說:“這個項目的凈利潤率是 18%,比行業平均高 5 個百分點。你們要是不同意,我明天就把這個項目賣給國企,拿到錢先還其他債權人?!?/p>
最終,這兩家債權人妥協。
第二步,AMC 入局:用 “資產盤活” 換 “現金流輸血”
債轉股解決了 “債務存量” 問題,但 “現金流增量” 需要靠資產盤活。融創的策略是 引入 AMC(資產管理公司)作為‘資金合伙人’,共同盤活優質項目”。
AMC 的入局,既給融創帶來了短期現金流(用于保交樓、償還部分緊急債務),又通過 “股權 / 收益分成” 讓 AMC 愿意承擔風險。而融創保留操盤權,能繼續發揮其在高端住宅開發中的優勢,確保項目盈利。
第三步,聚焦高端:用 “一二線城市核心資產” 做 “現金流壓艙石”
融創能說服債權人同意債轉股,最核心的底氣是 “一二線城市高端項目的變現能力”。
- 上海壹號院:2025 年上半年銷售額170 億人民幣,占融創總銷售額(234 億)的72%。該項目位于上海內環內,均價 12 萬 / 平米,開盤兩小時售罄,創下全國單盤銷售紀錄。
- 北京壹號院:2025 年 7 月開放樣板間,兩周內認購 25 套,銷售額9 億人民幣。該項目位于北京朝陽公園旁,均價 15 萬 / 平米,客戶主要是企業家、明星等高端群體。
- 杭州壹號院:2025 年上半年銷售額35 億人民幣,均價 8 萬 / 平米,去化率達90%。
融創從 2023 年開始,徹底放棄三四線城市的擴張,將全部資源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區域,開發 “壹號院” 系列高端住宅。這些項目的特點是:位置好、單價高、去化快、凈利潤率高(平均 15%-20%,高于行業平均 10%)。
高端項目的高銷售額和高凈利潤率,為融創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讓債權人相信 “融創能活下來,未來能賺錢”。
用孫宏斌的話說:“一二線城市的核心資產,就像冬天里的‘暖寶寶’,再冷也能給你溫度。”
五、“扛事” 之外的 “商業智慧”
融創的 680 億清債,不是 “賭運氣”,而是“扛事哲學”+“商業智慧”的結合:
- 用 “未來” 換 “現在”:通過債轉股,將當前的債務壓力轉化為未來的股權收益,讓債權人愿意與融創共擔風險。
- 用 “資產” 換 “現金流”:引入 AMC 盤活優質項目,獲得短期現金流,同時保留操盤權,確保未來收益。
- 用 “聚焦” 換 “效率”:放棄三四線城市,集中資源在一二線高端項目,提升變現能力和凈利潤率,增強債權人信心。
就像孫宏斌在股東會上說的:“我從來不是一個‘賭徒’,我是一個‘解題者’。債務問題不是‘能不能還’,而是‘怎么還’—— 用對方法,再大的債也能清。”
孫宏斌繼續說:“680 億債清了,不是結束,是開始。融創未來要做的,是從‘地產開發商’變成‘高端生活服務商’—— 用品質,服務更多高端客戶;用文旅、物業的現金流,支撐企業的長期發展。”
現在的融創,業務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房地產收入占比從 2021 年的80%下降到 2024 年的50%,而文旅、物業、租賃住房的收入占比則上升到50%。孫宏斌說:“未來,融創的利潤會來自于用戶的持續消費,而不是一次性的賣房?!?/p>
窗外的陽光照在他臉上,他的笑容比幾年前更沉穩。
孫宏斌的故事從來都不缺少戲劇性。從順馳的轟然倒塌,到融創的絕地求生。
或許,對于孫宏斌來說,“上岸” 不是終點,而是下一段旅程的起點 ——一段更注重品質、更注重長期的旅程。
寫文不易,點擊關注,點個“贊”和“評論”唄,感謝,致敬每一個為生活奔跑的人!
析商戰,探AI,觀創業,解項目,聊八卦,有謀有略;成王敗寇,興衰浮沉,皆由己造。商海里見真章,浪潮中見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