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澤連斯基通電話
一夜過去,特朗普連續打了幾通電話。
在關稅談判截止還有一周時間,又加上俄烏沖突再升級,烏首都基輔被俄軍空襲的時刻,是一種巧合“嗎?
先說第一通電話,是和烏克蘭澤連斯基的。
他們的通話是40分鐘左右,時間雖然沒有和普京的通話時間長,但通話結果是積極的,雙方都認為通話重要且富有成效。
看來特朗普在普京那里“吃癟”后在澤連斯基這里又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覺。
那些主導、主動的感覺,對于特朗普來說很重要澤連斯基在感謝美國的支持,提到雙方共同成果,支持和平努力,這些寒暄話后,便開門見山要東西。
要什么呢?防空裝備,這幾次俄羅斯都是無人加加導彈,不僅源源不斷,數量還變本加厲。
說實話,澤連斯基確實扛不住了。
特朗普在北約峰會上和澤連斯基見面時給了些積極的態度,但回到美國后,又暫停了對烏的軍事援助,澤連斯基心心念念的“愛國者”導彈落了空。
澤連斯基
這次通話,特朗普給了積極的回應,同意推進空域防御能力,相關團隊將開會。
提供軍事援助,就要談到錢,現在烏克蘭已經打得啥都不剩了,武器沒有了,士兵已經上預備役了,錢包早就見底了。
現代戰爭,一旦開啟消耗戰,那就是砸錢,誰堅持砸到最后,誰就是贏家。
除了直接援助,雙方還聊了國防工業合作,特別是無人機和技術領域,包括美國投資的事。
結束通話后,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美國和烏克蘭都希望能盡快停止戰爭,重建和平,讓烏克蘭恢復穩定和尊嚴。
他還提到烏克蘭同意美國提出的和平方案,盼著能達成一個體面的和平協議。
這里面有個詞語很重要,體面。
什么叫體面,是美國體面退出俄烏沖突這灘渾水,還是烏克蘭想要的體面,我想兩者都有。
特朗普和澤連斯基的通話先說到這,等下再說幾通電話的聯系。
基輔被空襲
再來說說第二通電話,這通電話是特朗普和德國總理默茨的。
這通電話的時間應該是在與澤連斯基通話之前,報道上說的是德國先提出的。
主要聊什么呢?沒有意外,就是聊烏克蘭的情況和兩國之間的貿易問題。
關于烏克蘭的情況,德國的態度一直是繼續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二戰中的德國和蘇聯,就是抗日戰爭中的日本和我們。
為什么德國在美國暫停對烏軍事援助后,依然表現出積極援助的態度就不難理解。
誰最見不得我們好,日本。
誰最見不得俄羅斯好,德國。
之前美國決定暫時不把新一輪給烏克蘭的軍援送過去,里面就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這些。
默茨在電話里說,德國愿意出錢買下美國原本打算援助烏克蘭的一部分武器,然后轉交給烏克蘭,好補上現在的缺口。
德國總理默茨
看出來沒,烏克蘭沒武器,德國給他湊,沒錢買,德國替他買,然后給他送去。
所以,為什么之前有人說過,有一個大國在崛起,不是俄羅斯,也不是我們,說的就是德國。
德國總理默茨上臺后,德國的攻擊屬性開始展現,而且越來越明顯。
不過,這次通話也沒說定德國代購這事兒到底行不行。
另外,默茨和特朗普聊了聊德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問題,但是只是簡單的寥寥數語,也沒有什么具體結果。
通話結束后,德國就放出話了,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下周會去美國,接著跟美方談對烏克蘭援助的事兒。
注意,下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在美國訪問。
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
再說說第三通電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之間的。
這通電話就更短了,開門見山,單刀直入。
就說烏克蘭問題。
關于這通電話的報道內容很少,有價值的信息不多。
但是可以腦補一下,特朗普說老馬呀,這普京不給面子啊,昨天電話打了一個小時,都打燙了,他還在跟我閑扯呀。
馬克龍說:我特哥,你受委屈了,啥事你直接吩咐,兄弟好說話。
特朗普又說:烏克蘭現在這局面,你咋看。
馬克龍說:我在電視上看啊,我哥,基輔被炸的可兇了,我都不敢看啊。
特朗普心中一緊,這丫的比普京還會打太極。
通話戛然而止。
為什么我會這樣腦補呢?因為法國總統馬克龍之前得種種動作,已經說明了他的態度。
馬克龍和特朗普
這幾通電話總得來說都是圍繞俄烏沖突的,更多是探討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的。
法國不來氣,德國很積極,美國很糾結,烏克蘭很著急。
為什么特朗普會在這個時間點,接二連三地和普京、澤連斯基、默茨、馬克龍通電話呢?
除了俄羅斯空襲烏克蘭加劇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時間點。
那就是,關稅談判要截止了。
昨天一篇報道是這樣說的:歐盟、日本、印度,就關稅談判對美表現強烈反抗的態度。
特朗普都要開啟瘋狂函件模式了,你們還要臨門反抗,他受不了,面子掛不住。
現在距離美國定的那檔子關稅談判截止日期,滿打滿算不到一周了,現在歐盟、日本、印度這些國家和地區,一個個都咬得挺緊,明說了絕不會隨便讓美國拿捏,自家的利益必須保住。
先說說歐盟這邊,現在是典型的“兩手抓”。3號那天,歐盟負責貿易的委員謝夫喬維奇專門跑到華盛頓跟美國談,但談得怎么樣還不好說。
歐盟老大馮德萊恩放話了:能好好談當然最好,我們也準備著跟美國簽個原則性的協議;可要是談崩了,那也別怪我們不客氣,該反制就得反制,手里的招兒多著呢,都備好了。
馮德萊恩
為啥歐盟這么硬氣?看看美國現在怎么對他們就知道了——歐盟的汽車和零件想賣到美國,得多交25%的稅;鋼鋁產品更狠,直接加50%的稅。這還不算完,美國最近又放風,說接下來可能要把征稅范圍擴大,木材、飛機零件、藥品、芯片,甚至挖出來的關鍵礦產,都可能被盯上。
這事兒對歐盟來說可不是小事。就說汽車吧,德國的汽車產業占了全國GDP的4%還多,大眾、寶馬這些巨頭在美國賣得不少,25%的關稅一加上,車價貴了,買的人就少了,廠里的工人都可能受影響。
鋼鋁行業更別說了,歐洲的鋼鐵廠本來就受能源價格影響日子不好過,再加50%的稅,基本等于把產品堵在美國門外。
所以歐盟才說“反制”不是空話——之前美國加稅的時候,歐盟就對美國的波本威士忌、大豆加過稅,真要是談崩了,估計會盯著美國的農產品、能源產品下手,反正不能吃這個虧。
再看日本,跟美國的談判早就僵住了。7月1號那天,特朗普又開始抱怨,說日本買的美國汽車、大米太少,放話要提高對日關稅:“我看跟日本也談不攏了,他們不配合,那我就寫信告訴他們,以后得交30%、35%的稅,具體多少我們說了算?!?/p>
這話一出,日本首相石破茂第二天就硬扛回去:“我們肯定要保住自己的利益。別的國家跟美國做生意可能就看貿易,但日本不一樣,我們是美國最大的海外投資國,在美國開了多少工廠,創造了多少 工作崗位?我們看重的是實實在在的投資,不是那點關稅。”
日本首相石破茂
這話可不是吹牛,日本企業在美國的投資確實猛——豐田、本田在美國的工廠雇了幾十萬人,索尼、松下這些公司也在美國砸了不少錢,加起來創造的就業比很多國家都多。
但談判的坎兒確實難跨。一個是汽車,日本汽車占了美國進口車的大頭,美國要是加25%的稅,豐田、日產這些企業的利潤得掉一大塊,日本經濟都可能跟著晃。另一個是農業,日本的大米、小麥這些,一直靠高關稅保護著本土農民,自民黨能穩住位子,靠的就是農民的支持。
美國一直想讓日本降低農產品關稅,好讓美國的大米、牛肉更多進去,但日本說了,“農業這事兒沒得談,絕不能犧牲”。
之前日美談了好多次,每次都卡在這兩點上,現在特朗普又威脅加稅,估計日本會更硬,大不了也對美國的玉米、棉花加稅,反正不能讓本土產業吃虧。
最后是印度,跟美國的談判也卡在兩道坎上。7月2號又談了一輪,還是沒進展,主要問題在農業和乳制品。
美國想讓印度降低轉基因玉米、大豆、小麥的關稅,好把這些產品賣到印度去,但印度說啥也不同意,財政部長西塔拉曼早就劃了紅線:“農業和乳制品,這倆地方誰也別想碰?!?/p>
印度為啥這么堅持?農業人口占了印度總人口的一半還多,農民本來就窮,要是美國的轉基因大豆、玉米低價涌進來,本土農民的糧食就賣不出去了,很可能引發社會問題。
乳制品更敏感,印度人愛喝牛奶,本土的奶農有數千萬,美國的乳制品要是進來,靠低價搶市場,這些人就得失業。而且印度人對轉基因食品本來就有顧慮,覺得可能不安全,政府要是松口,老百姓也不答應。
之前美國就因為印度不開放這些市場,取消了印度的普惠制待遇(就是有些商品能免稅進美國),現在又想靠關稅施壓,但印度看樣子是鐵了心,大不了也對美國的蘋果、杏仁加稅,反正不能讓自家農民受委屈。
印度總理莫迪
現在離截止日期就剩幾天了,美國想靠威脅加稅逼大家讓步,但歐盟、日本、印度一個個都擺好了架勢,要么談出公平的結果,要么就硬碰硬。
說到底,關稅談判這事兒從來不是一方說了算,你加稅我反制,最后吃虧的還是企業和老百姓——東西貴了,選擇少了,誰也撈不著好。
就看這最后幾天,能不能有人先松口,或者干脆談崩,那接下來的貿易仗估計就得打得更兇了。
很多時候,我們在處理矛盾的時候最怕什么,最怕起哄,最怕你的對立面練成一片。
假如歐盟、日本、印度,甚至其他國家都組成統一反美戰線了呢?
特朗普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出現,所以他在給澤連斯基、默茨、馬克龍通話是更多的還是想說關稅談判的事兒。
至于對烏克蘭的援助,特朗普的本心早就想逃離俄烏沖突泥潭了,不然他也不會狠批拜登政府將美國代入“火坑”了。
特朗普
最后,怎么看呢?還是粗淺三點吧,個人觀點,僅供探討。
第一,美國在用對烏援助和歐洲國家打太極。
我已經說過了,特朗普不希望美國深陷俄烏沖突泥潭。
他也不在乎澤連斯基被空襲成啥樣。
這也是為什么,特朗普從北約峰會回來后,就暫停了對烏的軍事援助。
他一暫停,其他歐洲原本支持烏克蘭的國家就會主動找他,德國默茨就是這樣,默茨甚至都要自掏腰包為澤連斯基買武器了。
特朗普的目的還是達到了一些,但是不是所有國家都愿意再下注烏克蘭。
一句話,特朗普的核心點,還是關稅談判,他的思想中,關稅戰比俄烏沖突重要得多。
特朗普
第二,俄烏沖突一時半兒還停不了。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烏克蘭敢精準制導,讓俄海軍副司令古德科夫7月2日遭烏軍“斬首”。
這就是直接打了大帝的臉。
首先,證明了俄羅斯的情報拉胯,不如烏克蘭。
其次,他剛集結5萬人,你就把他的指揮官給干了。
大帝不要面子的嗎?必須干回來。
俄羅斯用最直接的報復性軍事行動,告訴烏克蘭,大帝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烏首都基輔遭受沖突以來最大規模的空襲。
澤連斯基慌了,為了得到美國的防空系統,甚至在電話中同意了美國在烏建設投資的事情,烏的礦要保不住了。
俄烏沖突的背后
第三點,關稅戰一時半兒還停不了。
特朗普搞得關稅談判,其實就是美國經濟不行了。
想搞政治操弄、還怕別的國家超過它,幾方面攪在一起鬧出來的。
核心是拿“對等關稅”當工具,說白了就是美國想自己說了算,用加稅的方式逼別的國家聽話,其實就是場豪賭。
說到底,美國就是想保住自己的老大地位,靠加稅讓別的國家服軟,結果反而讓更多國家想自己做主。
誰看得最透徹呢?一開始就“硬剛”的我們。
所以,特朗普更希望俄羅斯和烏克蘭早點?;?,越快越好。
這才有了他和澤連斯基通話中提到的體面的和談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