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看似遙遠的“烏托邦”,但細想想,可能并非夢想,而是不得已的"解藥"。
一、海那邊的“震撼教育”:別告訴我這是童話
前兩天,英國那邊的朋友給我發來一份數據,說是他們搞了個“四天工作制”的全球實驗。說實話,剛看到時,我心里是有點不屑的,這不就是西方那些“小確幸”的玩意嘛?但在細看數據,我沉默了半秒,不得不說,沒醉過,還真不知道酒濃。
這個實驗規模不小。61家企業,3300名員工,橫跨銀行、制造業甚至非營利機構。足足搞了6個月。結果呢?89%的企業試點后選擇繼續干,超過一半(51%)已經永久實施了。
更令人咂舌的是成果:
平均收入增長35%。這哪是減負,簡直是搶錢。
離職率下降57%。人都留住了,省了多少招聘成本?
員工壓力下降39%,工作倦怠感下降71%。這是在治療內耗,而不是小打小鬧。
工作滿意度提升48%。這幫人,活兒沒少干,心里還樂開了花。
你看,這哪是什么“童話”,分明是實打實的商業報告。可轉頭看看我們自己,心里頭難免百感交集。
二、我們這兒的“熬戰”:別說四天,就是五天、六天都得玩命干
我們都清楚,在中國,談什么“四天工作制”,最多就是文件說說,制度提一提,要真想實施,就跟火星移民一樣遙遠。我們習慣了996,習慣了內卷,習慣了“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老板張口閉口“奮斗者”,員工心里罵罵咧咧,但為了碎銀幾兩,誰又敢掀桌子?
我跟一個做制造業的老板聊過,他說現在最愁的不是訂單,而是人。年輕人寧可送外賣,也不愿意進廠。為什么?累死累活不說,賺的還不見得比送外賣多。有個朋友跟我吐槽,他做銷售的,每天早上八點半到公司,忙到晚上十點。周末也是加班處理客戶資料,時不時還有一些“緊急任務”壓下來。可即便如此,業績好時拿的獎金也只夠還房貸,身體卻亮了紅燈。這樣的日子,身邊是不是都在上演?
更要命的是,這種“全民熬戰”的惡果。一邊是少數人996忙得快猝死,另一邊是大量人失業在家,窮得揭不開鍋。我們一邊喊著“內需不足”,一邊讓3億人996沒時間消費;一邊擔心“生育率下降”,一邊讓年輕人累得連戀愛都沒時間。這不是悖論,這是自相矛盾。
所以,四天工作制,對于我們而言,真的不應該是什么“夢想”。夢想,是用來仰望的。而眼前這狀況,它更像是一份解藥,一份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用來解除當下困境的確切的解決方案。
放眼全球:這股風,早就不只是英國的“小打小鬧”
你可能覺得,英國的實驗只是個例,不具備普遍性。但實際上,這股“四天工作制”的風,早已吹向全球,且成果斐然。
遠的不說,就在迪拜,政府部門已經率先實行了“每周四天半工作制”,提升了公共服務效率和員工滿意度。在冰島,也早有大規模的四天工作制試點,取得了壓倒性的成功。甚至在歐洲那些老牌企業,比如德國的大眾汽車,在電動化轉型中都計劃試行四天工作制,這說明連傳統制造業,都能找到適配的路徑。
你看,這真不是某個國家拍腦袋的“異想天開”,而是全球范圍內,對現有工作模式的一種“再思考”和“再探索”。它不是中國獨有的難題,而是全球都在嘗試尋找的“最優解”。
三、四天工作制:不是小修小補,是整個社會的“解藥”
我知道,一提到“四天工作制”,肯定有人會跳出來說:“企業承受不了!”“制造業怎么排班?”“這不就是變相降薪嗎?”沒錯,這些顧慮我都懂。但就像大眾汽車這種龐大的制造業巨頭都能去嘗試,這說明很多所謂的“不可能”,只是我們習慣了舊模式,缺乏打破的勇氣和智慧。而且,你有沒有注意到,國內已經有包括四川綿陽、浙江在內的十余個省市,在鼓勵推行“2.5天彈性休假”?從2.5天到四天,這哪里是烏托邦,分明是政策試點的一次自然演進。
所以,那些覺得四天工作制是“小打小鬧”的人,格局可能得再打開一點。它不是企業管理層面的小修小補,不是什么“提高員工幸福感”的錦上添花。它是整個社會經濟結構,乃至民生困境的一劑猛藥,能對癥下藥的解決真正的問題。
3.1:給更多人飯碗——就業分配的“解藥”——現狀是少數人996,多數人失業。四天工作制,意味著原來100個人的活兒,現在可能需要125個人來分擔。這意味著什么?就業崗位平白增加了25%,失業率自然就下來了。以制造業為例,如果1000萬人從996改為4天制,理論上可以新增250萬個就業崗位。這比多少個“穩就業”政策都管用。社會矛盾,從根源上就被緩解了。你看街上那些焦慮的年輕人,他們不是不想工作,是找不到工作。四天工作制,能給他們一個機會,哪怕起步低一些,至少能先有口飯吃,有事可做。這不比那些隔靴搔癢的刺激消費政策管用?
3.2:讓錢和時間都能花出去——消費循環的“解藥”——現在很多人,要么有錢沒時間花,要么有時間卻沒錢花。四天工作制,直接讓“有錢有時間”成為常態。多出來的閑暇時間,會自然而然地轉化為消費時間。服務業、旅游業、文化娛樂業,這些過去被我們忽視的內需大頭,會迎來真正的爆發。想想看,當更多人有了周末三天小長假,誰不想出去走走?誰不想多看場電影?誰不想和朋友多聚聚?這些實實在在的消費,才能真正激活內需,而不是靠電商平臺那點“GMV”。 內需激活了,經濟自然就活了。
3.3:打破階層固化——社會公平的“解藥”——“996精英”和“閑置人群”的兩極分化,是社會公平的一大障礙。四天工作制,通過工作時間的公平分配,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到經濟活動中來,打破那種“贏者通吃”的局面。收入差距縮小了,社會自然更公正。你別信那些專家說的“拉大差距才能有動力”,那純粹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一個社會如果只有少數人光鮮亮麗,多數人卻在生存線上掙扎,那不是“動力”,那是火藥桶。
3.4:給年輕人喘息之機——人口紅利的“解藥”——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齡化,這是我們頭頂上懸著的一把劍。父母996,哪有時間生孩子、養孩子、陪孩子?四天工作制,能實實在在釋放出生活空間。育兒焦慮緩解了,生育意愿自然會提升。我有個剛生了二胎的朋友,兩口子都忙,孩子基本都是老人帶。他跟我說,最羨慕的就是能有時間帶孩子去公園玩玩,而不是把所有陪伴都壓縮到周末幾個小時。這樣的時間,比幾千塊錢的補貼,可能來得更直接,更有溫度。
3.5:讓家庭教育得以回歸——教育內卷的“解藥”——現在家長沒時間陪伴孩子,只能用各種補習班來堆砌教育。四天工作制,父母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能減少對校外培訓的依賴。教育的重心能從“外包焦慮”回到“家庭溫度”,這才是培養健全人格的根本。你是否也感到,自己似乎總是被焦慮和壓力困住,難以解脫?這種焦慮,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對孩子教育的無力感。當父母能真正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你會發現,很多問題不再需要“外包”給補習班。
3.6:家庭養老的新可能——養老危機的“解藥”——老齡化社會,養老是個大難題。子女996,哪有時間照顧老人?四天工作制,子女有多出來的時間用于家庭責任。有時間照顧老人,能大大減輕養老院的壓力,讓家庭養老重新成為可能,緩解社會養老的巨大負擔。我認識一位英國公司的HR主管,他在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中逐漸出現了焦慮癥的癥狀。當公司開始試實行四天工作制后,他能有更多的時間休息,開始回歸到健康的生活節奏中,也能抽出時間多陪陪家里的老人。結果,不僅他的健康狀況有了改善,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
3.7:激發全社會活力——創新創業的“解藥”——996消耗了所有人的創造力。天天加班,哪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學習、嘗試新事物?四天工作制能釋放出大量時間。副業、小微創業有了現實可能,全民創新不再是空談。你身邊是不是也有不少朋友,嘴上說著想搞點副業,想學點新東西,但一到下班,累得只想躺平?四天工作制,不是讓你躺平,是給你一個喘息的機會,讓你有時間和精力去折騰,去實現那些被996壓制住的“小野心”。這比那些高喊“萬眾創新”的口號,要實際得多。
3.8:讓心靈有處安放——精神健康的“解藥”——抑郁癥、焦慮癥高發,這是高速運轉下的社會代價。四天工作制,意味著有更多時間運動、社交、休息。精神壓力得到釋放,社會整體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你是否也有過深夜翻來覆去睡不著的經歷?那種沉重感,那種似乎總是被焦慮和壓力困住的感覺,正在侵蝕著許多人的生活。四天工作制,實際上就是為精神健康提供了喘息的空間。你可以去跑步、健身、參加社交活動,甚至只是靜靜地坐下來,享受片刻的寧靜。 這才是真正的“高質量發展”。
3.9:讓城市喘口氣——城市病的“解藥”——通勤擁堵,基礎設施過載,這些“城市病”讓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四天工作制能促進錯峰工作,緩解城市壓力。高峰期擁堵減少,公共設施的利用更加均衡,城市運行會更高效,我們不用把大量時間浪費在路上。你在高峰時段的地鐵上,是否感到過那種密密麻碼的壓迫感?每一個不小心的碰撞,每一個站不穩的瞬間,都是對你耐性的挑戰。四天工作制,能讓這種煎熬少一點,讓城市少一點內耗,多一點呼吸。
3.10:從“量”到“質”的飛躍——環境污染的“解藥”——過度生產帶來的環境惡化,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挑戰。四天工作制,減少無效加班,降低能耗。人們有更多時間享受自然,環保意識也會隨之提升。可持續發展,才能從理念變為現實。當人們不再被工作的枷鎖捆綁,有了更多時間去體驗生活,去親近自然,他們對環境的理解和尊重也會更深。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口號,這是從根本上改變人與環境的關系。
最后
我知道,很多人會說這不現實。企業要成本,國家要發展。但你看,英國的實驗數據就在那里擺著,它證明了效率和收益可以并行。
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面對的困境,已經不是靠打雞血、喊口號就能解決的了。就業、消費、生育、養老,這些都是硬骨頭,不是小修小補能搞定的。四天工作制,聽起來像個美好的夢想,但在我看來,它真的更是一份解藥,一份解除舊模式束縛,走向更健康、更可持續發展之路的藥。
這不是什么時髦概念,這是大勢所趨,更是我們為了自救,不得已而為之的理性選擇。
點贊、推薦、轉發,這樣我們的聲音然就可以讓整個社會、整個時代、整個國家的更多人看到、聽到。我是沈素明,以商業視角解讀世界的企業管理專家,關注經濟和民生也是關注自己。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