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開口就震動世界。近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帶頭提出一項議案,要求對繼續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和鈾的國家,征收高得嚇人的關稅——稅率直接拉到500%。
這項法案打著“制裁俄羅斯”的旗號,目標卻直指中印兩國。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每天從俄羅斯進口196萬桶原油,占比達17%;而印度更夸張,日均進口量210萬桶,占到全國原油進口的40%。
兩國一個是長期合作,一個是趁俄烏沖突“抄底”,但不管出發點是什么,這都直接觸碰了美國那些極端鷹派政客的神經。他們認為,既然俄羅斯能賣油,那中印買家就是“支持戰爭”。聽上去冠冕堂皇,實則滿嘴胡扯。
值得注意的是,格雷厄姆這次是“玩真的”,按照他的說法,他最近跟特朗普一起打高爾夫球時就當面提了這個事。特朗普當場拍板同意,還撂了句話:“是時候推進你的法案了?!倍窭锥蚰纷约阂裁髡f,這項法案在參議院已經有84位共同提案人,在總共100人的參議院里,這個支持率相當高了。按計劃,參議院將在7月7日審議這項法案。
不過,這個法案留了個活口——里頭有總統豁免條款。也就是說,就算法案通過了,最后要不要真執行,全憑特朗普一個人說了算。格雷厄姆毫不掩飾他們的算計:“我們要做的,就是給特朗普總統一個他現在還沒有的工具?!?/p>
說白了,就是先把這個關稅武器法律化,然后交給特朗普當談判籌碼用。這招挺符合特朗普“無中生有造籌碼”的慣用套路。對此,中方反制已箭在弦上。畢竟,中國的態度一向清晰明了:要談,大門敞開;要打,奉陪到底。
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是平等協商、合法正當的雙邊安排,不容任何第三方插手。美國打著所謂“道義”的旗子搞二級制裁,這種長臂管轄本身就不合法。中國從不吃這一套。外交部、商務部多個層面早已明確表態:該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接受干涉。一句話概括——想訛詐中國,門都沒有。
這不是說說而已,事實上,中方早已做好準備。過去這些年,中美摩擦不斷,不管是芯片、關稅,還是產業鏈脫鉤,中國都沒有退縮,反而越打越清醒。這一次,美國玩的是極限施壓的老套路,中國早就看透:只要你敢動手,我們必然會有反制。
不是要斗氣,而是要守底線,要是真對中國出口商品一刀砍下500%關稅,那美國自身經濟也別想安穩。畢竟,中國是全球制造鏈的關鍵一環,這個賬,美國自己清楚。
相比之下,印度的反應則有些微妙。印度外長蘇杰生7月2日在華盛頓開會時回應這事,語氣軟得讓人意外。他說印度方面已經“接觸了格雷厄姆”,還向他詳細解釋印度在能源方面的需求,末了補了句“船到橋頭自然直”。這話翻譯過來就是:我們上門求饒過了,指望美國看在“交情”上網開一面。
不過在示弱的同時,印度還是準備了后招。7月4日,印度突然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宣布計劃對美國征收報復性關稅。為啥呢?因為美國對印度汽車及零部件加征25%關稅,影響了印度價值28.9億美元的出口。印度表示將對“原產于美國的產品征收等額關稅”。
雖然從現實角度來說,印度對美貿易逆差高達457億美元,真打關稅戰底氣不足。結合7月9日就是美國“對等關稅”90天寬限期的截止日這一關鍵信息,印度此刻放話報復,更像是談判前的虛張聲勢。說到底,印度怕的就是美國真下狠手,一旦被征收500%關稅,對印度來說將是沉重打擊。
深層次分析,對印度來說,選擇確實比中國更難。一方面,它和美國的軍事安全合作關系緊密,是“四方安全對話”的重要成員之一;另一方面,它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度又高得驚人?,F在面對美方要征收天價關稅的威脅,印度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貿然妥協,會損害本國能源安全;強硬回擊,又擔心損害和美國的關系。于是我們就看到,一邊求情,一邊準備反制,左右為難。
中國的選擇就明確得多。過去這些年,中國早已習慣了美國變著法子搞“小動作”。無論是打壓中企、禁止高科技出口,還是推動脫鉤,中國的應對邏輯都是一個——你有你的政策,我有我的辦法。哪怕你提出什么“豁免條款”,中國也不會為了這點“豁免”就放棄原則,因為我們太清楚美國這種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作風。
總之,局勢發展到現在,已不是一場簡單的貿易戰,而是一場多方政治博弈的升級版本。中國守住底線,給全世界做了榜樣,印度也開始嘗試還手,至少表明了不愿被當“工具人”。而特朗普和他的盟友們,則還在老套路里兜圈子,以為威脅能換來利益,可這世界早就不是他們想象中的樣子了。誰更清醒,誰更有準備,誰才是真正的贏家,不久就會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