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一條消息從澳大利亞國防領域傳出。6月16日,單個操作員在預警機上首次控制了兩架MQ-28幽靈蝙蝠無人機,這標志著自動戰斗機集成中的一個關鍵里程碑。據波音公司報道,這次前所未有的展示是由于對機組人員和無人機裝備之間的高級互操作性的需求不斷增長。該試驗展示了單個操作員如何從空降的預警和控制平臺中管理多個無人機,從而為更敏捷和可生存的力結構奠定了基礎。這一步前進給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及其合作伙伴帶來了巨大的希望,因為它們適應了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復雜安全挑戰。
在南澳大利亞州沃梅拉(Woomera)的能力演示中,E-7A 上的一名機組人員實時協調了兩架MQ-28無人機和一架額外的模擬飛機。幽靈蝙蝠作為前向傳感器和潛在的力量乘數運行,向前飛行,將戰術數據傳回到母親及其罷工套件中。這種集成體現了未蛋式的系統如何擴展情境意識,保護有價值的船員平臺并在有爭議的領空上啟用分布式操作。
MQ-28(也稱為Ghost Bat)通過波音國防,國防科學與技術集團和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之間的快速發展和密切合作發展。 MQ-28計劃旨在自主操作或與機組飛機共同操作,該計劃使用開放的體系結構來體現模塊化方法,以適應任務有效載荷和通信。在更廣泛的2025年競選活動中,這項最新的測試強調了飛機的多功能性和準備與E-7A,F/A-A-18F和F-35IIS等一線資產合作。這樣的網絡“系統家庭”不僅可以提高任務的韌性,而且還可以在傳感器覆蓋率,數據融合和罷工范圍內帶來指數增長。
從戰略上講,這項成功的試驗代表了技術進步的代表。它標志著澳大利亞及其盟友的故意舉動,以加強空降的指揮和控制,尤其是在關注印度太平洋的緊張局勢時。 E-7A在飛行中協調未蛋式戰斗飛機的能力可以重塑針對近乎戰斗威脅的操作策略,包括快速現代化的中國軍隊。通過分發空中戰斗功能并使敵人的目標復雜化,該概念有望增強生存能力,同時使飛行員遠離危險區域。
在幕后,大量的投資和合同是邁向綜合空中優勢的基礎。波音公司的承諾以及通過CD25等計劃的政府支持,反映了分配給自治,支持AI的指揮和控制以及下一代任務軟件的不斷增長的國防預算。這些伙伴關系表明,行業,研究機構和武裝部隊如何加速能力,以響應不斷變化的威脅格局。
這個里程碑表明,未來的戰場將嚴重依賴無縫的人機組合。一位運營商指揮E-7A的多個幽靈蝙蝠,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和波音公司發出了明顯的信號:協作戰斗機的時代不是遙遠的愿景,而是一個新興的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