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華以前在央視和倪萍的地位旗鼓相當,怎么這么多年過去了,卻沒了她的消息呢?”
“相聲、小品、魔術雜技......”
《曲苑雜壇》在當時,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節目,因為它實在是太有趣了,節目主持人也汪文華,也因此有了“央視名嘴”的稱號。
原以為這個節目會常駐央視,結果有一天卻被突然停播了,而且再也沒有重新播出過。
當時有傳言說,因為汪文華當眾揭露了姜昆的丑聞,所以才被封殺了,沒有電視臺要她,自然就沒有曝光度了。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當初她是因為什么而退出大熒幕的?
現在的她又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01
成為“央視名嘴”
1991年,對汪文華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年,也可以說是她人生中的轉折點。
憑借著對評書和京韻大鼓還有相聲的了解,她開創了一檔非常新穎的節目《曲苑雜壇》。
這個節目既展現了傳統曲藝的魅力,又融入了很多現代娛樂元素,來豐富它的趣味性,讓觀眾覺得不枯燥。
當時汪文華只是電視臺的一個新人,雖然臺里看好她這個節目,但實在沒有人手,可以派來幫她一同準備。
但汪文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個人獨挑大梁。
她既是主持人,也是制片人,甚至還得親自跑腿,去聯系老藝術家們。
想要見上那些老藝術家們一眼,汪文華可以說是費勁了心思,甚至還請了她的恩師,袁闊成出山。
為了讓節目有意思,她每一期策劃選題的時候,都很頭疼,常常崩潰,在崩潰過后又自愈。
努力是有回報的,《曲苑雜壇》一經播出,在那個娛樂貧瘠的年代,受到了廣大觀眾朋友們的喜愛。
這個節目里不僅有評書,讓大家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還有搞笑的小品和神奇的魔術,《曲苑雜壇》也因此成為了當時央視的頭牌節目。
她的主持風格很幽默很穩,所以不少觀眾還稱呼她和倪萍一同為“央視名嘴”。
02
成長之路
汪文華從小就特別喜歡和藝術相關的東西,其他小孩沒事喜歡出去瘋玩,而她則是喜歡聽大人講有趣的故事,還特別喜歡唱歌跳舞。
只要學校舉辦唱歌跳舞類的活動時,汪文華永遠都是第一個舉手報名的。
14歲的時候,她加入了武漢空軍文工團,在這里,她終于有機會接觸到藝術了,每次上課汪文華都是最專注的那一個人。
而且不管團里的領導給她安排什么很難的任務,她寧愿累倒自己,也絕不說一聲放棄。
后面她迷上了評書,經過一番打聽,打聽到了曲藝大師袁闊成,在這一方面很權威,而且掌握的東西那是相當多啊。
于是汪文華便有了拜袁闊成為師的念頭,但袁闊成是何等人物啊,每個月都有人來找他拜師,他從未同意過。
有很多人不是真的想學藝的,而是沖著他的名氣去的,畢竟袁闊成弟子的身份,在戲曲圈也是有一定地位在的。
汪文華被拒絕一次后并沒有氣餒,她開始自己在家聽戲,然后把自己對曲藝的了解與看法,全部寫了下來,她還自己寫評書,寫好的東西她會分批次寄給袁闊成。
袁闊成收到她一次兩次信件的時候,覺得她堅持不了多久,誰承想,汪文華在沒收到袁闊成回信的時候,每周都在堅持寄信。
正是這樣的毅力,將袁闊成打動,同意收汪文華為徒弟。
拜入師門后,她每天都在吊嗓子,閑來無事也不出去玩,反而是在房間讀《資治通鑒》和《史記》。
正是因為有了這段經歷,為她之后把節目做大做強,奠定了很大的基礎。
03
發生矛盾
“不倫不類,誤人子弟”
這是姜昆2005年,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上,發表對曲藝發展的看法。
他是一名正派的相聲演員,這樣說無疑是對當時最火的節目《曲苑雜壇》的一種批判。
而姜昆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和汪文華在節目的創作上發生了爭執的肆意報復。
《曲苑雜壇》之所以受眾群體能那么廣泛,是因為它有多元化的加入,能讓觀眾朋友們感到新鮮感。
但姜昆因為自己是相聲演員,想在節目中更加突出相聲這一領域,便和汪文華產生了激烈的爭執。
姜昆覺得,既然這么多人去看這個節目,為什么不多給相聲演員些機會呢,這樣還能讓相聲走進千家萬戶當中。
《曲苑雜壇》是汪文華一手扶持起來的節目,她覺得節目受歡迎,就是因為“雜”。
她當然不同意有人去更改她的觀點,兩人最終不歡而散,這才出現了姜昆在節目中貶低曲藝的這一幕。
事后汪文華看到這則新聞后,非常生氣,因為他的話,自己節目的收視率一直在下降,她覺得全都是姜昆搞的鬼。
于是汪文華在公共場合上,特此點名,別看姜昆有點墨水,但他也是通過走后門進來參加節目的。
這一句話,讓姜昆一下子陷入了輿論的漩渦。
兩個人的公然開“撕”,讓《曲苑雜壇》的制作變得異常艱難,后面因為種種原因,《曲苑雜壇》被停播,汪文華也因此淡出了大熒幕當中。
所以這么些年來,一直有人說,汪文華退出大熒幕,是姜昆一手搞的,畢竟他是一個有背景的人,想搞一個出身貧寒的小主持人不是輕而易舉的嗎?
但事情的真相,到現在也沒用被爆料出來。
04
現狀
現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汪文華也不再年輕,成為了一個70歲的老太太。
從央視退出以后,她并沒有放棄傳承曲藝文化,一直在參加曲藝相關的活動。
習慣于忙碌的汪文華,即使是在退休以后,也沒有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
她上了老年大學,學習京劇還有舞蹈表演,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是多姿多彩。
汪文華一直都有在做公益,資助山村里的孩子們,給他們提供物資,讓他們不要放棄學習,堅持學業,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她的人生就像一場漫長的曲藝表演,有過高朋滿座的輝煌,也有過曲終人散的落寞。
雖說汪文華已經70歲了,但他對藝術的熱情四號未見,一直在為之付出。
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