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耗時近一年設計的婚禮布景
竟在熱播短劇中“原景重現”
想要維權卻
遭三方“鏈條式甩鍋”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7月1日,杭州的陳女士發帖稱,自己與丈夫耗時近一年時間設計的婚禮布景竟然被原樣照搬進熱播短劇《我在回憶里萬劫不復》,據了解,該短劇播放量高達2.57億,目前位于播放平臺榜首。
陳女士指出,劇中婚禮場景出現的儀式區拱門、迎賓區設計與她兩個半月前的婚禮場景布置相似度超90%,甚至自己婚禮當天遺留在現場的高檔礦泉水空瓶也1:1出現在了劇集的道具桌上。
陳女士展示了自己的設計初稿,從拱門花朵的顏色,到裝飾云母片的數量,陳女士和丈夫在一年內數次與婚慶方交涉場布方案,還用PPT呈現修改自己的意見,陳女士認為,自己對該婚禮場地享有部分著作權。
更令陳女士氣憤的是,在她婚禮舉行的5天前,場地方小美莊園的方姓負責人就曾詢問過,是否可以使用她的婚禮場景布置(以下簡稱婚禮場布),她以“不能給別人用”明確拒絕。但是在其婚禮結束的次日,劇組方便進場拍攝短劇,而且未經她許可,直接使用她的婚禮場布。
陳女士提供的支付記錄顯示,她支付給場地方小美莊園租賃費用3800元,婚禮場景布置費10800元支付給婚慶方杭州夢悅婚禮并簽署了合同。
陳女士目前已報警并聯合律師取證,擬對上述三方同時提起訴訟。她認為三方都有侵權行為。“我們有兩個訴求,一是下架短劇中涉及我們婚禮場景相關的內容;二是希望得到合理賠償。”
婚慶方、場地方、劇組方各執一詞
7月2日,記者聯系婚慶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自己與劇組方面沒有經濟往來。并且工作人員還稱自己被場地方蒙騙,場地方提出婚禮布置留一晚,他們以為是要要拍攝內部宣傳片,并不知曉是拿去商用。此外,該工作人員還強調,拱門設計著作權歸屬婚慶方,且婚禮結束就代表公司與陳女士的合約已結束,不存在對陳女士的侵權。
婚禮場地方則堅稱,他們只收取了劇組方的場地費用,并再三表示,劇組方付過錢給婚慶方。他還透露,拍攝當天,劇組只在場地內逗留了20分鐘,且有專門布置外景的工作人員。該負責人不認為劇組使用的場景和陳女士婚禮的場景100%相同。
劇組方則明確表示,劇組已向婚慶公司支付了場地布置費用。他告訴記者,劇組方曾要求婚慶重新做一個現場布置,拍攝所用到的任何東西劇組方都已付了費。至于付了多少錢、付給誰,他不方便透露。
律師解答
當事三方均涉嫌侵權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當事人陳女士參與了婚禮布景的設計修改,投入了獨創性勞動,陳女士能夠證明對婚慶方所提供的初稿設計進行了修改,并參與了后續修改重大細節的設計工作,即使未簽署書面協議,其創意貢獻已經構成實質創作,對布景整體或者是部分設計享有著作權。
付建談到,短劇方未經許可,將婚禮布景用于商業短劇拍攝并傳播,侵犯了陳女士的著作權;婚慶方的責任在于,未經陳女士許可,仍允許劇組使用含別人獨創布置的場地以及拱門,構成違約,陳女士可向婚慶方主張違約責任;場地方明知劇組沒有經過新人同意,仍然提供含有婚禮布景的場地給他人,也侵犯了陳女士的著作權。
付建認為,婚慶方作為合同一方,需要對陳女士承擔違約責任。其與場地方的糾紛可另行解決,不能以此為由免除對陳女士的違約賠償責任。
來源 | 話匣子
編輯 | 朱潔
責編 | 陸慧
上海法治聲音
上海法治聲音是一個政法人發聲集結號。我們擁有一批熟識的政法條線工作者、基層干警、法官、檢察官和法學教授。
從法治活動、大案要案,到市民關心的法治話題和民生信息,都可能寫進我們給你的法治聲音“集合帖”。
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報業集團聯合出品。聚焦法治熱點,關注法治人群,傳播法治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