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法新社7月1日報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華盛頓會晤了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等國外長,希望由此加強與亞太地區國家的關系。
魯比奧曾于今年1月21日會見過這些國家的外長。但是隨后其工作重點就放在了俄烏沖突和中東沖突上,而且還得關注特朗普總統的國內優先議題即非法移民問題。
報道稱,在接待三位外長時,魯比奧沒有直接提及中國,但是堅稱三國有必要加強合作、尤其是在原材料方面。
然而,這一平臺成立得并不容易,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均和特朗普政府有著各自的矛盾。日本是最尖銳的,自特朗普上臺,日本就一直希望能夠和美國達成零關稅協議,美日經貿團隊先后進行了四輪談判,雙方領導人也通了三次電話,但分歧仍然十分嚴重,美方只想談“對等關稅”,日本卻尋求一攬子解決所有關稅。四國會談場外,特朗普威脅貿易協議要告吹,還要對日本征收更高的關稅,日本則毫不客氣地表示,絕對不會為了與美國的談判犧牲日本農業。
印度一方面對中國鋼鐵祭出高關稅,另一方面又刻意保留與美談判的“底線”;在農產品和乳制品領域,不輕易松口。澳大利亞雖然表面緊隨美國,但對五角大樓傳出可能美方退出奧庫斯計劃低調處理,近期反倒與中國保持積極互動。這種情況下,所謂聯盟聚合力其實遠未形成合力,更多是各自押注。組建平臺的同時,美國財政部長公開要求中方放寬稀土出口,希望恢復至前期水平。應對西方可能的聯合打壓,中國早已險中布子。
稀土(資料圖)
據自然資源部消息,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自然資源部近日舉行新聞通氣會,通報了新礦產資源法的總體修訂情況、實施前的準備工作以及后續的工作計劃。
“這次修訂是礦產資源法時隔29年后的首次大修,是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大事。”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魏莉華在通氣在會上表示。
中國這招稀土出口管制堪稱神來之筆,直接戳破西方二十年畫的大餅。當年美歐叫囂要建稀土供應鏈,結果連個像樣的冶煉廠都沒蓋起來。這次咱們修訂礦產資源法,把"戰略礦產"四個字刻進法律條文,相當于給稀土上了雙保險。中國稀土集團換上的新班子,明擺著要玩兩手硬牌:民用市場按國際規則出牌,軍工領域直接鎖進保險柜。
稀土(資料圖)
修法只是其中一步。中國稀土集團也在數周前進行了高層人事調整。總經理、副總經理、三位非獨立董事一并更換。新任高層相對年輕,在國際對口方面更專業,標志著中國稀土將進行戰略轉型,以后中國對于民用和軍工的兩軌將分得更為明確,民用部分的申請將由集團來進行專業裁決裁決
不僅民用和軍用被劃清界限,出口也將更強調規范、安全與風險評估。這不是戰術動作,而是戰略設計。
中國這段時間沒少下反制組合拳。商務部明確對歐盟、英國、韓國、印尼分別甩出高額反傾銷稅,對外就是毫不含糊——誰帶頭圍堵中國,就別想在中國市場撈便宜。這回,中國沒有一句空話廢話,都是實打實的舉措。對比之下,西方國家的小動作、小算盤簡直不值一提。設問:難道美國四國抱團,就能真的繞開中國、主導全球稀土產業鏈嗎?歸根到底,日本沒提煉能力,印度欠缺基礎設施,澳大利亞資金捉襟見肘,好幾個環節都是紙上談兵。
特朗普(資料圖)
四國聯盟的成立標志著西方國家在關鍵礦產領域對中國發起的直接挑戰,但其成功與否取決于能否克服技術和協調上的障礙。相比之下,中國憑借多年的產業積累和政策支持,在稀土領域占據明顯優勢。然而,全球稀土市場的競爭遠未結束,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演變,這一領域的競爭將更加復雜,影響著全球經濟和安全的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