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七月剛過幾天,29個美國鐵桿盟友竟然同一天對華盛頓說"不",拒絕特朗普的關稅勒索。
更讓人跌眼鏡的是,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跑到北京,當著全世界的面喊出"脫美入亞",要團結中日韓。
美國咋就突然不香了?中日韓這次真能抱團取暖?
作者-鹽
老大哥的賬單沒人買單了
誰能想到?美國最聽話的小弟們集體"造反"了。
29個國家,從首爾到東京,再到布魯塞爾,像商量好似的,同一天向華盛頓發出最強硬的聲音。
韓國總統李在明直接攤牌,跟美國人談判?太難了,不如跟中國走得近些。日本首相石破茂更是把特朗普的威脅當成耳旁風,告訴美國人,你們那套35%的關稅,除了傷害自己,啥用都沒有。
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鬧。要知道,日本人對美國的信任度從61%暴跌到42%,這可是創紀錄的。想想看,一個信任度連一半都不到的"保護者",還能指望什么?
更絕的是特朗普的反應。先是氣勢洶洶地說要給全世界170多個貿易伙伴挨個發催款函,把誰該交多少錢寫得清清楚楚。話說得山響,仿佛背后站著千軍萬馬。
可緊接著,他又自己泄了氣,抱怨說跟這么多國家一個個談判實在太復雜,美國"沒有這樣的精力"。這句看似無心的大實話,卻把底牌漏了個精光。原來所謂的雷霆手段,不過是外強中干的嘶吼。
數據更是冷酷得讓人心寒。美日貿易額同比下降15%,日本對美直接投資減少22%。連錢都不愿意往美國投了,還談什么鐵桿盟友?這幫"小弟"為啥突然硬氣了?說到底,還是美國自己把路走窄了。
保護傘變成了枷鎖
鳩山由紀夫看得最明白,特朗普下臺也沒用,美國那套"老大優先"的思路不會變。
這位政壇老將的判斷振聾發聵:即便民主黨候選人未來入主白宮,"美國優先"的政策內核仍將延續。
拜登政府雖然在言辭上淡化對抗,但關稅壁壘、技術封鎖等實質政策早已成為兩黨共識。數據顯示,特朗普政府對日本加征的關稅高達24%,涉及鋼鐵、汽車等關鍵產業。
從慷慨的大哥變成只想著收保護費的地頭蛇,誰受得了?說句心里話,被人當提款機的滋味確實不好受。美國軍費分攤談判破裂,日方直接拒絕承擔額外35%費用。這在以前,簡直不敢想象。
鳩山直言不諱:"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恰恰暴露了美國對自身衰落的焦慮。"當一個昔日的全球霸主,國內經濟問題纏身,社會矛盾激化,它就不再是那個慷慨的保護者,而更像一個焦慮的地主,總想著從最親近的佃戶身上刮油水。
當保護傘自己都在漏雨,甚至把雨水都引到你頭上時,你還會傻站著嗎?更何況,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幾十年前那個單中心的游戲。
做美國的盟友,有時候比做它的敵人風險還高。敵人會讓你警惕,而盟友,卻可能在你背后捅上一刀。
既然指望不上美國,那就得另想辦法了。
鄰居開始串門了
你瞧,中日韓剛簽了個1000億美元的應急基金,這動作夠快的。
三國經貿部長時隔五年半重啟會議,在首爾達成關鍵共識:加速自貿協定談判。要知道,三國GDP合計占全球23.4%,貿易額占18.7%。這個超級經濟圈一旦深度綁定,關稅大棒就砸不動了。
以前老是被人從中作梗,現在有了共同壓力,反倒容易談攏了。過去,美國最擅長的,就是利用日本右翼這枚棋子,在中日韓之間埋雷、挑事,讓自貿區談判一次次擱淺。
釣魚島爭議等事件破壞了合作進程,其目的再明確不過:絕不能讓亞洲出現一個能和自己掰手腕的、緊密的經濟共同體。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共同的外部壓力,成了一劑意想不到的粘合劑。當暴風雨來臨時,同一個屋檐下的人,總會下意識地靠得更近一些。
三家湊一塊,簡直就是"產業鐵三角",中國有全球最完備的制造體系和市場,日本有頂尖的精密設備和材料,韓國則手握半導體的命脈。
就拿新能源汽車來說,中國的電池產量占了全球八成,日本掌握著核心的隔膜技術,韓國則控制著關鍵的電池材料。三者加起來,就是全球新能源產業七成以上的話語權。
中方有條件地恢復部分日本水產品進口,就被看作是雙方在小心翼翼地互遞橄欖枝。話是這么說,真要走到一起,路還長著呢。
新棋局正在開始
明年日本當輪值主席,正好借這個機會把合作框架搭起來。
2025年日本擔任中日韓合作輪值主席國,正是推動實質性進展的契機。
鳩山呼吁,三國應在技術標準制定、供應鏈多元化、綠色經濟轉型等領域協同發力,構建"東亞經濟共同體"抵御外部風險。借助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平臺,三國可共同投資區域基建,削弱對美國主導體系的依賴。
特朗普本想砌墻,結果卻意外地為鄰居們搭建了一座橋。聯合國報告預測,一旦東亞自貿區成形,區域內的GDP將迎來兩位數的增長。這種增長不僅是數字,更是地緣政治版圖的重塑。
東亞要是真聯手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占全球經濟五分之一呢。當全球的主要玩家都在尋找新的增長點和避風港時,那個高喊"美國優先"的國家,最終收獲的,可能恰恰是"美國孤立"。
中國的角色很微妙。它沒有揮舞拳頭,而是始終在倡導合作與共贏。當別人在計算一筆關稅的得失時,東方的大國在思考的是未來幾十年的格局。中國始終敞開著大門,希望和日韓一起,把區域的蛋糕做大,把共同的家園建強。
說白了,這世界需要的是能一塊兒發財的伙伴,不是非要分出高下的對手。歷史已經反復證明,單邊主義和霸權,從來都不是長久之計。這盤棋才剛開始下,輸贏還早著呢。
結語
特朗普想用關稅大棒把全世界敲得服服帖帖,哪知道這一敲,把最鐵的盟友都敲跑了。歷史就愛開這種玩笑,越想抓住什么,越容易失去什么。
真正的強者,不是讓別人怕你,而是讓別人愿意跟你一塊兒干。
你覺得這次中日韓合作,會不會又像以前一樣半路夭折?還是真能熬出頭?
信息來源: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