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報導:2025 年 7 月 3 日 17 時 35 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二十八號 B 星 01 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該衛星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制,主要用于開展空間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將對地球周圍的空間粒子環境、電磁場分布等進行系統性監測,為評估空間天氣對在軌航天器及地面高技術系統的潛在影響提供關鍵數據。
此次任務是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第 111 次發射,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 583 次飛行。
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征四號丙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是常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具備發射多種類型、不同軌道要求衛星的能力,可執行一箭多星發射任務,700 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 3 噸,支持全天候全天時發射。
值得關注的是,火箭采用了先進的控制系統優化技術,大幅縮短了發射流程,進一步提升了任務執行效率。
衛星搭載的星上實時處理系統由西北工業大學團隊研制,該系統在抗輻射、耐溫差及高速運算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能夠在太空極端環境下實現海量探測數據的實時處理,為衛星高效運行提供了關鍵支撐。
這一技術不僅體現了我國在空間信息處理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也為后續更復雜的空間任務奠定了技術基礎。
此次發射是長四系列火箭時隔近一年再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任務。
試驗隊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和科學統籌,確保了任務的順利推進,再次驗證了我國航天發射的高可靠性。
隨著衛星的成功入軌,我國在空間環境探測領域的技術儲備進一步豐富,將為未來深空探測、航天器安全防護等任務提供重要數據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