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老百姓存款的熱情持續高漲。2025年一季度,居民存款新增數額驚人,高達9.22萬億元,平均每月新增超3萬億元。國內居民為啥如此熱衷存錢呢?主要是為了應對失業、疾病、養老等各類費用支出。畢竟,生活中充滿了不確定性,有一筆存款傍身,心里才踏實。
同時,當下投資市場風險不小。股市、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看似收益誘人,但風險也大,弄不好本金都可能虧掉。與其冒險投資,不如把錢穩穩地存在銀行,至少本金和利息有保障。
然而,當儲戶去銀行存錢時,卻面臨一個難題:是選擇一年一存,還是三年一存呢?其實,這兩種存款期限各有優缺點。
先說說三年一存。目前,股份制銀行一年期利率只有1.5%,而三年期利率能達到1.9%。同樣是存10萬元,三年后利息相差足足1200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在存款利率長期下行的趨勢下,選擇三年一存可以鎖定當前利率,不用擔心后續利率繼續下調。
不過,現在部分銀行取消了三年期定期存款,只提供一年期或二年期。此外,三年一存有個明顯缺陷,就是流動性差。如果儲戶中途急需用錢,這筆錢只能按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損失可不小。
再看看一年一存,它也有不少好處。首先,流動性強。以王阿姨為例,她每月退休金8000元,每月省下5000元存銀行。堅持12個月后,手里就有12張存單。從第13個月起,每月都有一筆錢到期。這樣,就算遇到急事需要用錢,也能及時取出到期的存款,不會造成太大損失。
其次,一年一存能獲得更多投資機會。如今國內外市場復雜多變,一年一存意味著每年存款到期后,儲戶去銀行辦理續存業務時,可以順便了解市場動態,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投資渠道。要是選擇三年一存,就會錯過很多投資機會。
最后,考慮到國內貨幣超發情況,每年物價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一年一存的話,存款到期后,儲戶可以把部分資金拿出來消費,此時手里資金的購買力還沒太大縮水。而如果是三年一存,三年后存款到期,本金購買力可能大幅下降。
那么,到底該選一年一存還是三年一存呢?有內行人表示,這得看個人具體情況。如果未來三年有買房、裝修、看病住院等不確定的大額支出,那最好選擇一年期,以保證資金的靈活性。如果是給孩子存教育金、給自己攢養老金,且未來三年內不會動用這筆錢,那就可以選擇三年以上的定期存款,獲取更高的利息收益。
其實,除了單純選擇一年期或三年期,還有一種更優的存錢方法——“階梯存錢法”。具體操作很簡單,就是把手里的錢分成三份。假設你手里有30萬資金,可以拿出10萬存一年作為備用金,再拿10萬存兩年作為過渡資金,最后把剩下的10萬存三年。等這些存款到期后,全都轉成三年期。
這種“階梯存錢法”好處多多。一方面,能確保儲戶有充足的流動性。一年期的存款可以應對短期內的突發情況,讓儲戶隨時有錢可用。另一方面,又能享受到三年期定期存款的較高利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資金逐漸向三年期集中,既能獲得穩定的利息收益,又不會因為資金全部鎖定而失去靈活性,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所以,大家在存款時,不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存款方式,讓錢生錢,實現財富的穩健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