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網城 ID:yjwccom
專注于燕郊本地生活資訊,為燕郊百姓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務;業務合作咨詢:13393160066 圖文廣告制作:13333160965
在民生服務的深耕實踐中,行宮東街道以社區食堂建設為突破口,將“民以食為天”的質樸需求升華為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從天洋城合風社區食堂的溫情互動,到福成社區食堂的多元關懷,再到憶江南社區食堂的惠民探索,街道通過“食堂+”模式,不僅破解了居民“吃飯難”的生活難題,更構建起情感交融、服務多元的社區治理新生態。
煙火餐桌傳遞鄰里溫度,食堂變身社區“情感樞紐”。在天洋城合風社區食堂,退休老人王勇的生活因一頓熱飯迎來了溫暖轉變。食堂開業之初,抱著“挑刺”心態提出建議的他,被工作人員虛心接納、迅速改進的誠意深深打動。如今,他不僅是食堂的常客,更主動加入志愿者隊伍,完成了從“建言者”到“服務者”的角色蛻變。立冬時節,食堂精心組織包餃子活動,獨居老人與志愿者圍坐在一起,揉面、搟皮、包餡,歡聲笑語此起彼伏,老人們在這熱氣騰騰的氛圍中,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福成社區食堂早已超越單純用餐功能,成為居民的“溫暖港灣”。冬至的餃子、元宵的湯圓、端午的粽子,每逢傳統節日,食堂都會通過免費贈餐的方式,將濃濃的儀式感傳遞到居民手中;酷暑難耐時,切好的冰鎮西瓜及時為居民送去清涼慰藉;對于行動不便的居民,志愿者風雨無阻地提供送餐上門服務。一面“社區小食堂,民聲大文章”的錦旗,訴說著食堂以餐飯為紐帶,讓“遠親不如近鄰”的情誼融入日常。
惠民舉措賦能民生服務,細節彰顯治理“人文溫度”。憶江南社區食堂憑借精準化服務收獲了居民的廣泛贊譽。“一個人做飯太麻煩,這里價格親民,還能和大伙熱熱鬧鬧吃飯!”常客李大爺的感慨,道出了眾多居民的心聲。食堂推出60歲以上老人單點8折優惠,為戶外工作者定制9.9元自助面,同時為忙碌的上班族準備便捷套餐,全方位滿足不同群體的用餐需求。這里不僅是美食匯聚的場所,更是鄰里交流的溫馨空間。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在此開展,讓居民關系愈發融洽,使食堂成為凝聚人心的“能量場”。
從前期規劃到日常運營,社區食堂的每個環節都充分彰顯著街道為民服務的初心。通過廣泛征集民意,精準把握居民需求;科學布局選點,確保服務覆蓋;引入專業運營團隊,保障服務品質;建立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讓居民吃得安心、放心。這種精細化管理,為食堂的長效運營與服務升級筑牢了堅實根基。目前,三所社區食堂日均服務超2000人次,極大解決了居民吃飯問題。
“小食堂”托起“大幸福”,多元服務激活社區活力。社區食堂早已突破飲食服務邊界,發展成為整合資源、服務民生的重要平臺。每逢傳統節日和節氣,街道以食堂為陣地,開展特色美食制作與分享活動,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餅,居民們共同參與、其樂融融。同時,食堂也作為鄰里交流的固定場所,日常組織茶話會等輕松的社交活動,從“一餐熱飯”延伸到“多樣服務”,社區食堂逐漸成為居民享受便捷服務、參與社區活動的共享空間。
行宮東街道以社區食堂為載體,將民生服務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讓居民在煙火氣中感受幸福與溫暖。未來,街道將持續優化“食堂 +”模式,不斷拓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讓社區食堂這抹溫暖的“煙火氣”惠及更多居民,為打造和諧幸福社區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繪就基層治理的溫暖新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