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通過后,全美都在嘲諷,這是一項劫貧濟富的法案,連《紐約時報》都忍不住諷刺了一句:“你們聽見了嗎?14億中國人正在大笑。”
這不是段子,這是美國資深評論員托馬斯·弗里德曼的真實評價。他怒批特朗普政府推動的所謂“大而美”法案,稱之為“美國歷史上對自身競爭力最嚴重的破壞行為之一”。
這份“大而美”法案,全稱其實是“美國競爭力保障與稅收重塑法案”,但外界普遍用更通俗的名字稱呼它——劫貧濟富法案。原因很簡單,法案的幾大核心條款,幾乎全都在向資本、富人讓利,同時收緊了對普通人的社會保障。
我們先捋一下它的主要內容,分五個方面說:
稅收改革。特朗普延續了2017年的《減稅與就業法案》,將企業所得稅從21%進一步降到20%,對企業從海外帶回的利潤實施15.5%的優惠稅率。同時對富人最在意的項目,如加班費、汽車貸款利息、小費收入等,也全部免除聯邦稅。
削減社會福利。這一部分爭議最大。法案準備削減6000億到8000億美元的醫療補助,同時將食品援助申請年齡上調10歲,限制低收入人群福利領取資格,還取消了學生貸款優惠。
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富人減稅、資本得利,窮人失去保障,還得被逼著“邊吃泡面邊打兩份工”。難怪美國人說這法案是“直接劫貧濟富”,把本該屬于普通人的國家蛋糕,一刀切給了上層財團。
收緊移民政策。老生常談,屬于特朗普一貫作風。不展開說,核心邏輯是繼續關門收緊勞動力入口,但這樣一來,對美國本就缺人手的制造業、農業打擊極大。
擴大國防預算、抬高債務上限。法案大幅增加1500億美元軍費,還提高了5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這相當于“借錢買槍”,為的是讓軍工復合體繼續賺錢,而不是解決國內問題。
也是最致命的一條——打擊清潔能源、限制新能源技術合作。這部分是《紐約時報》重點炮轟的地方。法案不僅取消電動汽車的補貼,叫停清潔能源的稅收減免,還允許繼續擴大天然氣和石油開采。
更諷刺的是,法案還特意設定了一個“防中國條款”:只要美企和中國新能源企業合作金額超過100萬美元,該美企就不能享受政府補貼。這一條直接激怒了特斯拉CEO馬斯克,據傳兩人已徹底撕破臉。
所以,外界的嘲諷不是沒理由的。一邊是中國正在瘋狂建設光伏電站、風能基地、電池工廠,一邊是美國主動把自己從新能源賽道上趕出去。你說,中國人笑不笑?
從法案的核心邏輯看得出,美國的這個“大而美”,其實壓根就不是為普通人服務的。它最在意的,是資本的情緒,是權貴集團的利益。
減稅、放權、寬財政、軍費激增——這些都不是為了長遠競爭力,而是為了贏得大金主的支持。這正是弗里德曼最痛心的地方。他在文章里寫道:“美國現在最需要的是對新能源和高科技基礎的投資,而不是把未來幾十年的潛力抵押給眼前的回報。”
說得再直白點,這份法案根本不是特朗普一個人的“勝利”,而是背后金融財團、軍工巨頭、傳統能源利益集團的一次集中收割。他們推動特朗普重回白宮,不是因為相信他會“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是因為他能繼續做他們的“提款機”。
更可怕的是,法案背后的很多關鍵決策,沒有經過國會完整聽證,也沒征求科學界和能源領域專家的意見。就這么稀里糊涂地通過、實施、下場。
而14億中國人之所以在“笑”,不僅是因為中國得到了戰略優勢,更是因為看到了一個曾經引領全球的超級大國,如今竟然靠著反智、短視、自毀根基的方式在“搞自己”。
與此同時,中國的新能源發展按下快進鍵。大疆無人機、寧德時代電池、比亞迪、隆基綠能、金風科技……幾乎所有新能源領域的核心項目,中國都在加快布局,而美國卻在自廢武功。
這就形成了一個明顯對比:美國取消新能源補貼,馬斯克炸了鍋;中國集中火力建設風電水電站,電動車產銷量全球第一;美國“封鎖”中國電池企業,中國卻是幾乎全球唯一能做出“從礦產-材料-電池-整車-回收”完整閉環的國家。
中國沒有做什么天大的動作,只是堅持戰略定力,踏踏實實干自己的事。結果美國卻自己抬刀,把本來能共同參與的競爭格局變成了“單邊出局”。用弗里德曼的話說就是:“你不能指望在一個能源革命時代,還能靠化石能源去跟中國競爭。”
說到底,美國的問題,不是“技術不行”,而是“方向不對”。這份“大而美”法案最荒唐的地方,就在于它完全把國家發展的大方向,拱手讓給短期利益者。
特朗普眼里,新能源、AI、電動化、減碳,全都是“花里胡哨”;真正重要的,是讓自己背后的財團滿意,是讓支持他的人看到“實打實的好處”。
問題是,這種短期刺激一旦成癮,就等于堵死了長期競爭力。你現在砍了清潔能源補貼,那未來再想扶起來,資本還敢進來嗎?你現在對中國新能源企業設限,幾年后發現繞不開怎么辦?你現在削減福利,失業率、貧富差距、社會治安全面惡化,屆時拿什么穩局?
這一切,《紐約時報》看得很清楚,中國人看得也很清楚,只不過特朗普自己“看不清”或者“裝不看清”。
說到底,《紐約時報》那句“14億中國人在笑”的調侃,其實是美國知識分子對自家政治走向的失望寫照。明知道特朗普在開歷史倒車,在加速讓美國衰退,卻無能為力。所以中國人笑的不是美國出了問題,而是笑它明明有條件走對路,卻偏要自毀根基。對中國而言,只要繼續穩住發展推進新能源戰略,保持產業鏈優勢,最終贏得勝利的一定是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