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關于伊朗軍官的采訪,總覺得挺有趣。作為一個愛瞎琢磨軍事的普通人,每次碰到伊朗空軍這幾十年來的窘境,總忍不住有點既視感。
電視上那個叫阿塔·巴赫拉米的前軍官,當場表示喜歡咱們殲-10,表面上像是在夸裝備,其實更像是在吐槽,感覺伊朗軍方有一肚子說不出的苦。
說到底,問題最初還是繞不開錢。這個我太能理解了——換飛機跟咱們換車差不多,兜里沒錢只好羨慕別人。2016年他們國防部長還親自跑到中國聊100架殲-10,結果嫌貴,沒買成。后來聽說蘇-35那事兒也挺曲折,本來說好的五十幾架,實際到手的好像也沒幾個,大部分還要等好久。每次看到這種消息我就想到我們小區的張叔,嘴上說換寶馬,最后桑塔納修修補補,捱了十年。
其實,更麻煩的還是他們戰略怎么選。你說把預算都砸在導彈上,挺劃算的,好像也不太吃虧。就像下雨天糾結到底買傘還是買雨衣——你要說空軍像把好傘吧,貴不說,還容易被人搶風頭;雨衣也就是導彈,便宜還一穿就走。但碰上猶太小哥那一套制空和電子干擾,感覺你穿什么雨衣都能被沖得七零八落。有時候也挺佩服那巴赫拉米的,能在鏡頭前吐槽這些,敢想也敢說,怕是平時忍久了。
說到底,差的還是體系。就算伊朗突然買下兩百架殲-10CE,真就能追平以色列?有點像咱家小孩和象棋大師下棋,棋子夠多也贏不過人家套路多。但我總覺得要是有殲-10加遠程導彈,起碼能給以色列制造點麻煩,讓F-35也不敢亂晃。說得極端點,就像小區球場請了裁判,強隊也不敢太囂張。
說遠了,我突然想到兩伊戰爭那會兒,伊拉克空軍不也是被美制裝備卡得喘不過氣來嗎?現在伊朗的局面更復雜,光有飛機根本不考慮,還得防以色列來踢館。前幾天看一個軍事博主說,現代空戰其實跟打游戲差不多,不僅得有好的手柄(飛機),還得有高配置顯示屏(預警系統)和網速(數據鏈),不然怎么玩?
其實我自己瞎想,伊朗是不是可以考慮混搭?少量殲-35撐撐門面,梟龍當主力,殲-10CE做帶頭大哥。畢竟預算這事兒不好說,咱們自己做裝修也不可能全屋紅木,哪有這個財力?關鍵位置用點好材料,其他能省則省,這更實在。
但說到底,伊朗最頭疼的也許不是裝備,而是辦事那股東一下西一下的作風。多少年了,換裝一直拖著,誰也搞不清到底怎么定。現在國防部長都親自跑中國來了,會不會真能談成點啥?我也說不準??倸w咱們東西性價比高,售后服務也算靠譜,說不定下回再看新聞,就是新消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